玉米播种到拔节这一阶段为苗期。重要是长根增叶、茎节分化,成长中心为根系。幼芽喜温,较耐干旱,怕涝,田间更怕苗荒与草荒。土壤宜疏松。田间管理要立足于“早管促早发”,避免发生“老幼苗”,达到促根、壮苗,新苗早,足、齐、壮的目的。重要办法有:
1、早间定苗。应在三叶时期苗,四叶期定苗。间定苗时.要去幼苗、弱苗、病苗、杂苗,留成长一致的壮苗。缺苗断垄较重地段,可留成长一致的双株, 保证密度。
2、中耕锄草。玉米出苗后要准时中耕松土,以疏松土壤,消灭杂草,促根深扎。中耕次数2-3次。中耕深度掌握苗旁浅、行间深的原则。第一次中耕在定苗前进行,深度为3-5厘米。第二、三次中耕在拔节前进行,深度以8-10厘米为宜。
3、追肥浇水。追肥一般在定苗后至拔节前进行。此次施肥有促根、壮苗和促叶壮秆的作用,为穗多穗大打好基础。没有放足种肥的,要早追。要给瘦弱苗施偏肥,促苗早发。玉米苗期耗水量占全生育期耗水量的31.8%,适宜的土壤相对含水量在65%左右。苗期的浇水次数可掌握在1-2次,浇水时切不可大水漫灌。灌水量667平方米60立方米左右。苗期遇涝,应准时挖沟排水,解除渍涝,并准时中耕,以便还苗。
4、防治和治疗病虫。玉米苗期害虫重要为粘虫、蓟马,防治和治疗粘虫可用50%辛硫磷乳剂3000倍液喷雾。蓟马用40%乐果乳剂或50%敌敌畏乳剂各稀释1500倍喷雾。喷洒乐果、菊酯类农药还可杀死蚜虫、灰飞虱等传毒昆虫,起到避免病毒病出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