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黑斑病

时间 : 07-01 投稿人 : 吉新 点击 :

黑斑病。这是一种由假单孢菌引起的细菌性病害。发病后,金针菇菌盖出现椭圆形褐色或深褐色斑点,初为针尖状,扩大后直径达2~4毫米,边缘整齐,有时菌盖开裂。防治方法:最重要的是控制好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对菇房洒水时,不可将水直接洒在金针菇子实体上,特别不可用冷水喷洒。菇房内的湿度不可长时间高于90%,要看天气变化洒水,晴天洒水要轻、勤、细,阴雨天要少洒或不洒水。每次洒水后先加强通风,然后覆盖地膜。出菇期间室内气温应调至17℃以下。发病后要及时将病菇摘除,并喷洒每毫升100~200单位的农用链霉素或漂白粉600倍液。

金针菇黑斑病 | 菌菇种植

锈斑病。该病由假单孢菌引起,主要浸染金针菇菌盖,初期为针头状,后扩大成芝麻粒大小,边缘虽不整齐,但病斑之间可互相联合成不规则的大锈斑。防治方法:为预防锈斑病的发生,对菇房洒水时不要直接洒向子实体,洒水后要及时通风,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不要长时间超过95%,菌袋表面覆盖地膜时要待子实体水分晾干后。发病初期,应防止病菌向健康子实体蔓延,并用50%的多菌灵800倍液或每毫升含100~200单位的农用链霉素喷洒。

相关文章

  • 食用菌病虫害 | 香菇杂菌污染预防方法
    食用菌病虫害 | 香菇杂菌污染预防方法

    防止杂菌污染,要安排适宜温度栽培,香菇菌丝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2℃~25℃,子实体发育的最适宜温度为15℃。菌龄以菌丝长满瓶底5天左右为最佳。菌丝要求生长均匀、粗壮、绒毛多、色泽洁白、未扭结成原基、有鲜香味,千万不能采用带杂菌的菌种。培养基所用的木屑、麦麸子等都要新鲜、无霉变,培养料含水量50%~5...

    768 食用菌杀虫药有哪些 菌类
  • 食用菌知识 | 痛风不敢喝汤?用好这种菇和瘦肉,有营养又补气
    食用菌知识 | 痛风不敢喝汤?用好这种菇和瘦肉,有营养又补气

    老火靓汤,是广府饮食文化的精髓,但患有高尿酸血症的市民并不能饮用,所以不少市民煲汤时都特别注意。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饮食建议分为禁止和限制,动物内脏禁止食用,海鲜、红肉和老火汤等可少量限制食用,并不是完全不能吃。专家表示,有很多饮食建议认为,菇菌类的嘌呤含量较高,尿酸高或痛风人群不能吃,但其实植物性嘌...

    2958 菌类吃法 食用菌保存方法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白灵菇保鲜要注意5个方面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白灵菇保鲜要注意5个方面

    1.温度。鲜菇的保鲜性能与其生理代谢活动强度有密切关系,白灵菇贮藏的最适宜温度为-0.5℃~0.5℃。温度过高,会加快色变或衰老,甚至腐烂;过低,又会造成冷害或冻害。 2.湿度。保鲜效果与空气湿度也有密切关系,贮藏环境的空气相对湿度以95%~100%为宜。 3.水质。水质会影响鲜菇色泽的变化,水...

    721 蘑菇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羊肚菌栽培:使用后的外源营养袋如何处理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羊肚菌栽培:使用后的外源营养袋如何处理

    羊肚菌大田栽培的成功得益于外源营养袋的使用, 虽和传统食用菌相比,废弃的菌包(外源营养袋)数量并不多,一亩地2000袋计算,干物质约500-600斤,但大规模栽培中,这也是一个不小的数量,需要恰当处理。处理不当,则会隐患无穷。现如今的栽培技术中,外源营养袋的主要配方是小麦、玉米芯、谷壳和木屑,辅助田...

    2584 食用菌 蘑菇种植教程
  • 食用菌资讯 | 云南:人工鲜牛肝菌今年首次出口荷兰
    食用菌资讯 | 云南:人工鲜牛肝菌今年首次出口荷兰

    海关关员深入牛肝菌种植基地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陆春莹摄近日,经昆明海关所属西双版纳海关产地检验合格,景洪宏臻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宏臻农业”)一批20千克、货值3000多元的人工鲜牛肝菌顺利出口荷兰,这也是今年云南人工鲜牛肝菌首次出口荷兰。“与‘靠天吃饭’的野生菌相比,人工栽培的牛肝菌无虫蛀、无...

    2601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相关知识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食用菌采摘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食用菌采摘技术

    一、掌握最佳采收期。各种菇耳基本上是在七八成熟时外观优美、面色鲜润、好吃,这时采收就可以。以香菇为例,七八成熟标志,菌膜已破,菌盖尚未完全开展,尚有少许内卷,形成“铜锣边”,菌褶已全部伸长,由白色转为黄褐色或深褐色。这时为香菇的采收期。适时采收的香菇,色泽鲜艳,香味浓,菌盖厚,肉质软韧,商品价值高,...

    1729 蘑菇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组织分离复壮平菇菌种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组织分离复壮平菇菌种

    使用组织分离复壮平菇菌种,简便易行、效果明显,很适宜一般种植户。其操作技术要点是: ⑴在菇床、菌墙中选择出菇早、无杂菌侵染、株型紧凑、圆整肉厚、色泽美观、七八成熟的第一潮菇的肥壮菇体作种菇; ⑵在种菇中部取最大的3-4张菇片,用70%的酒精轻擦表面后置于接种箱内消毒; ⑶将菇片纵向撕开,在每个裂面靠...

    529 蘑菇 食用菌种植指南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怎样预防食用菌菌种老化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怎样预防食用菌菌种老化

    1.保证菌种的纯培养,注意不要用被杂菌污染的菌种。2.适当低温保存菌种,低温型菌种如平菇、香菇等,在4℃有利于保存菌丝体的活力,高温型菌种如草菇在16℃有利于保存菌丝体的活力。3.避免在单一培养基中多次传代,菌种不宜过长时间使用。超龄菌种会出现老化,而老化与退化是有机相连的,生活力弱的菌种很容易出现...

    383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种植知识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菌种老化预防方法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菌种老化预防方法

    1、保证菌种的纯培养,注意不要用被杂菌污染的菌种,不要近距离相连接培养。 2、严格控制菌种传代次数,减少机械损伤,保证菌种活力。 3、适当低温保存菌种,低温型菌种如蘑菇、香菇等,在4℃有利于保存菌丝体的活力,高温型菌种如草菇在16℃有利于保存菌丝体的活力。 4、避免在单一培养基中多次传代;菌种不宜过...

    2901 木耳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如何选用黑木耳菌种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如何选用黑木耳菌种

    看菌瓶标签与黑木耳菌种是否相符。培养时间应在两个月以内,从接种日算,菌龄应在30~40天为宜,同时看瓶塞壁有无破裂或棉塞脱落等现象。 看菌丝菌丝洁白纯度高,绒毛粗壮、短密齐的为优质菌种。如有绿、黄、红、青、灰色菌丝,则为已感染杂菌的菌种,需淘汰。 看耳基瓶壁与料之间如无淡黑色耳基的为优良菌种,有...

    2883 食用菌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 食用菌病虫害 | 香菇病虫害的种类及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香菇病虫害的种类及防治

    一、病毒性病害感染症状:菌丝退化,生长不良,逐渐腐烂,子实体感染后引起畸形菇发生。防治方法:在感染处注射1:500苯来特50%可湿性粉剂,并用代森锌粉剂500倍水溶液喷洒菇场,防止扩大传染。二、细菌性病害①褐腐病:病原菌为荧光假单孢杆菌,在香菇的组织细胞间隙中繁殖,使受害子实体停止生长,菌盖、菌柄和...

    733 菌类病虫害图片 食用菌
  • 食用菌菜谱 | 三杯杏鲍菇这么做,上瘾了!
    食用菌菜谱 | 三杯杏鲍菇这么做,上瘾了!

    用料:杏鲍菇 3根青红辣椒 各1根姜 3片蒜 3瓣生抽 30ml香油 35ml老抽 5ml米酒 50ml瘦肉丝 50克做法步骤:1、三杯指的是这三种调味料:香油,生抽,米酒。不一定要1:1:1杯,依自己口味放就好。2、肉丝加适量生抽和料酒,抓拌均匀,腌制十几分钟。3、杏鲍菇洗净,沥干水份。用刀切成3...

    2428 食用菌菜谱 食用菌食用方法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盐渍草菇工艺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盐渍草菇工艺

    (1)漂洗:将草菇进行清水漂洗,清洗菇身上的泥屑,并在清水漂洗时及时拣尽杂质。(2)预煮:预煮必须在铝锅或不锈钢锅中进行。将清水或10%的盐水烧开,按菇水1:(2—3)的比例倒入,煮沸10—15分钟,以菇心无白色为度。(3)冷却:煮好后应立即捞出,倒入流动冷水冷却,要求充分冷...

    1321 木耳 食用菌种植知识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食用菌新型快捷干制方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食用菌新型快捷干制方法

    食用菌新型快捷干制法只需15分钟,即可将新鲜食用菌制成干品,且食用菌的营养和风味无任何丧失和变革。值得食用菌加工行业采用。 新型快捷干制法,是采取一种高压常温单调系统进行的。即将新鲜食用菌放入密闭的单调器中,立刻送入高压单调空气流,并使空气在单调器内循环流动。因为气体的流动,在鲜食用菌中的水分会快...

    1895 菌类 食用菌种植方法
  • 食用菌资讯 | 四川巴中:“党建+合作社+农户”种羊肚菌,亩产600斤
    食用菌资讯 | 四川巴中:“党建+合作社+农户”种羊肚菌,亩产600斤

    近年来,四川巴中曾口镇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采取“党建+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大力发展羊肚菌种植等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近期,曾口镇书台村羊肚菌培育基地的羊肚菌迎来成熟采摘期。该基地于今年试种羊肚菌,目前已种植羊肚菌300余亩。为方便销售,基地采购了烘干设备对羊肚菌进行烘干处理,...

    2654 食用菌新闻 食用菌动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