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平菇品种简介

时间 : 07-04 投稿人 : 炫然 点击 :

一、平菇SD—1

平菇品种简介 | 菌菇种植

育种者: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士壤肥料研究所。

特征特性:属中低温型品种。菌丝体浓密、洁白、粗壮、生长整齐,气生菌丝较多。子实体丛生,菌盖扇形、平展,直径10—15厘米,较大,厚度1—1.4厘米,肉质厚、有韧性,不易破碎。菌盖在4—15℃时黑色,15℃以上时灰黑色,菌柄原白色,实心,长1.0—2.5厘米,直径1.1—1.8厘米,菌褶白色;孢子印灰白色。

产量表现:在2009年春季生产试验中,生物转化率130.36%。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秋、冬季栽培,选用棉籽壳、玉米芯等原料生料或发酵料栽培。菌丝适宜生长温度22℃—25℃,子实体生长温度范围3℃—25℃,适宜生长温度10℃—18℃。发菌期料温控制在22℃—25℃,避光,适度通风,25天左右菌丝发满,发满菌后5℃—8℃温差刺激、散射光照、提高空气相对温度到80%,适量通风进行催菇处理。出菇期温度控制在8℃—22℃,空气相对温度控制在90%,适度光照,定期通风。第一茬菇采收后,停水2—3天,少量通风,准备第二茬菇生长。

审定意见:在全省平菇生产区利用。

二、平菇SD—2

育种者: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士壤肥料研究所。

特征特性:属中高温型品种。菌丝体浓密、洁白,生长整齐,气生菌丝较多。子实体叠生,菌盖扇形、表面有条纹、边缘下卷,直径6—14厘米,厚度0.6—1.1厘米,肉质略疏松,菌盖在10℃—18℃时灰色,18℃以上时灰白色,菌柄白色,实心,长1.0—2.0厘米,直径0.7—1.5厘米;菌褶细白,孢子印白色。

产量表现:在2009年春季生产试验中,生物转化率125.84%。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夏末、早秋栽培,选用棉籽壳、玉米芯料发酵栽培。

审定意见:在全省平菇生产区利用。

三、秀珍菇LD—1

育种者:鲁东大学。

特征特性:中高温型品种。菌丝体洁白,细密,子实体单生或丛生。菌盖灰白至深褐色,扇形,边缘薄初内卷、后反卷,表面光滑干爽,菇柄白色,内实、多侧生,基部稍细无绒毛,长4—6厘米,粗0.5—1.5厘米;菌褶白色、延生、稍密不等长。孢子印白色。

产量表现:在2009年春夏生产试验中,平均生物转化率100.2%。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春季、早秋常规熟料栽培。菌丝适宜生长温度23℃—25℃,菌丝满袋后需要8℃—10℃温差刺激以利原基形成。出菇温度为15℃—32℃,最适温度18℃—25℃,空气相对温度为85%—95%,适度散射光和通风。

审定意见:在全省秀珍菇种植地区利用。

四、海南2号

出菇温度12---36度,该种是从海南菇农送检的野生平菇中分离获得,经试验在夏季长势喜人,抗霉性能超过伏源1号、夏伏200等菌株,产量超高。常规白色高温品种中,头潮菇后料袋就停止出菇,且易感染绿霉或发生黄菇病,而该种在夏季六、七、八月出菇正常,转潮快。其抗霉、抗黄菇、早熟性、商品性均名列前茅。主要特点:菇大肉厚,产量高、耐运输、色泽白、为高温品种的升级换代菌株。

栽培要点:高温型品种大多要求熟料栽培最为稳妥。其培养料配方和发菌方式均按常规,出菇期为防止黄菇病的发生,要采取以下措施:

(1)避免出菇期菌垛温度过高。发好菌的菌袋直接码垛出菇,可造成菌垛温度过高,使菌丝受烧后活力下降,这一点往往容易忽视,后果是头潮菇经常出不好,但二潮菇迟迟不转潮或出菇后黄斑病等细菌性病害大面积爆发。解决的方法是在每层菌袋间平行摆放两根竹杆,使菌袋间生物热得以散发,避免高温对菌丝的伤害。

(2)做好黄菇病和病虫害防治 对黄菇病可用万消灵或细菌杀和黄斑消进行防治。虫害可用菇虫净和高效氯氯菊脂治疗,并对菇无药害、不畸形。

五、夏平1号

出菇温度10—36℃,是我所新筛选灰黑色的平菇优良菌株,经几年全国各地大面积推广,获得一致好评,被列为2007年本所夏季出菇灰黑色当家品种,具有如下特点:①品质优良 鲜菇灰褐色,粗蛋白、多糖、维生素含量高,肉厚细嫩,口感好,味爽口,仔细品尝会有一种特殊的鲜味。②一种多用 该种珊瑚期可充当姬菇,幼菇期可充当秀珍菇,成菇期可作正常大菇销售,其中做秀珍菇销售获得利润最可观,因幼菇期单生多,菌株易分开,不粘连,形状完全和正宗秀珍菇比美,在无锡、上海市场售价可达每公斤8—10元,极有市场开发潜力。③高产、稳产 棉籽壳袋栽六潮菇转化率可稳定在160%以上,最高产量达200%。④抗黄菇能力特强 长势长相突出,后劲足,最多可出8潮菇,从出菇开始到产菇结束,至始至终不发生黄菇、死菇、萎缩菇。

栽培要点:比常规培养料中多家5%麸皮或玉米面。以加强菌丝浓白粗壮。配方举例:棉籽壳100斤,麸皮5斤,复合肥1斤,石灰3斤,菇大壮50克,克霉灵或克霉增产灵50克。栽培方式以生料和熟料袋栽,两头套环出菇最理想,因套环内出菇,菇形好,出菇集中整齐,商品价值高。有的用户在发菌后期直接敞口出菇,结果现蕾密集,菇长不大就卷边或畸形,同时也会造成菌袋失水,多后期产量都有影响。

六、平菇“特白一号”

纯白色平菇“特白一号”菌种,该品种出菇温度较灰色品种低,柄短,头潮菇菇潮集中,产量可以达到生物学效率50%以上,单产在生物学效率120-140%。由于色泽洁白,在北京市极受欢迎,价格较灰色品种高0.2-0.4/千克,且较灰色品种卖得快。

七、灰色平菇“中蔬10号”

该品种丛散生,大小中型,菌盖厚度中等,子实体色泽随温度变化,低温下深灰棕色,高温下乳白色。抗性强于主栽品种。子实体清脆、清香。丰产性良好,生产性栽培较灰色品种产量高,纯棉籽壳栽培产量可达到生物学效率130-170%。

八、灰色平菇“亚光1号”

灰色平菇“亚光1号”菌种,该品种最大优点是耐高温,菌丝体耐40℃高温2小时,可忍耐32℃4小时。是北京夏季栽培品种。子实体丛生,大中型,菌盖厚度中等,子实体色泽随温度变化,低温下深灰棕色,高温下灰白色。抗性强于主栽品种,在较高含水量和35℃基质中霉菌发生大大低于其它品种,丰产性良好,生产性栽培较主栽品种产量高16%以上,纯棉籽壳栽培最高产量可达到生物学效率240%。

九、白优二号

该品种是河南省沈丘县刘湾食用菌科技示范园刘甫研究员经多年研究选育成功的一个纯白色平菇新品种。

该品种具有栽培发菌快、出菇早、朵形美、品质好、产量高的优良性状。冬夏季栽培,不论气温高低,菇体色泽洁白如玉,非常诱人。

栽培技术简单。栽培原料广泛,可利用棉子皮、玉米芯、玉米杆、木屑、稻草、麦秸、豆杆及工农业废料栽培生产。该品种栽培发菌温度为2-36℃,出菇期适应温度为2-32℃,是一个适应高低温度出菇的双耐型菌株。

因栽培选用原料不同、产量高低不同。一般生物转化率为100-180%,如覆土栽培高产可达250%。

经我们从全国各大科研院校引进的所为纯白平菇品种,进行品比试验。我们的白优二号品种各实验指标均超过对照,名列前茅。初试推广中,栽培成功率100%。为此,我们认为白优二号是一个值得大力推广应用的平菇新品种。

十、“抗病2号”

“抗病2号”是采用单孢杂交选育成功的广温型平菇新品种,经两年来大面积栽培证明,其生物性状稳定、抗杂力强、出菇快、转潮快、出菇多、菇形好、耐运输、产量高,是秋、冬、春上市的一个优良菌株。

该品种菌丝浓白粗壮,爬壁力强,母种接种后5—6天菌丝满管。由于该菌株的特殊性,菌丝满管后会产生黄色气生菌丝,属正常现象。出菇温度2℃—32℃,秋季发酵料袋栽,菌丝17天满袋,20—22天现蕾。菇体丛生,柄短,紧凑,耐性好,运输不破碎,质嫩味鲜,菌盖在15℃以上为浅灰色,12℃以下为深灰或灰褐色,肉厚1—2厘米。秋、冬、春季均能大量出菇,2℃—15℃时,菇体生长速度明显快于其他黑色品种,若遇冰冻生长停止,解冻后仍可正常生长,且耐二氧化碳。

管理要点 “抗病2号”适合生料、发酵料、熟料栽培,常规袋栽及覆土出菇、垒墙出菇均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用棉籽壳、玉米芯、豆秸栽培,生物转化率稳定在200%左右。菇体及菌丝对氧气的要求不严,但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菇体特别肥厚、柄短。培养料含水量以60%—65%为宜,出菇阶段空气湿度以85%—90%为宜,菇体发育过程中,特耐重水,淋水后不死菇,这是其他黑色品种无可比拟的。

因该品种耐重水,特抗黄菇病,在整个产菇期内不发生黄菇、死菇和斑点菇,所以老菇区和已经发生黄菇病的地区,均适宜改种该品种

十一、农科五号

中国科学院育出。

该菇菇体肉厚、柄短,盖圆正,光滑油亮,新鲜感特强,肉质细腻鲜美,极耐CO2,菇体柔软结实,从而克服常规品种远途运输易破碎的弊端,当外界气温达到15℃以下时,菌盖比黑木耳还黑,属典型的黑色食品,备受市场青睐。

该菌株对培养料的选择相当广乏,分解基质能力强,各种农作物秸秆如稻麦草、玉米秆、玉米芯、花生壳、棉秆粉等都可用来栽培(棉籽壳更好)。每公斤干料可产鲜菇3公斤以上。菌丝生长温度为1—32℃,出菇及生长温度为2—26℃,适合室内外及塑料大棚种植,如采用室外大田栽培,则产量更高。还具有发菌块、抗病力强等优点。因此,该菌株是目前平菇发展最为理想的换代新菌株。

十二、 风云888

平菇“风云888”就是经过种子脱毒处理后,利用太空技术在数十个品种中育出的优良新菌株。它不仅改变了原始菌株本来性状,且较常规品种具有更强的抵抗杂菌侵染能力、抗病较强,极耐粗放管理。从而克服常规品种子实体生长期因调湿、喷药和施用生长素而导致幼菇大批死亡的弊端。菇体生长期即使大水直接喷淋,至今也末发现菇体死亡现象。同时特抗细菌性病害。整个生长期不会因通风不适,温度增大而遭受平菇黄萎病和斑点病等病害。彻底解决南方大棚高温、高湿,北方冬季着重保温而产生高湿给平菇生长带来的一系列的病害。

“风云888”除具备抗病耐粗放管理等特点外,更为重要的是产量较高,菇质优秀。整体结实长途运输不破碎,出菇温度以3~26 ℃为最佳,北方一年四季可栽培,南方则以秋冬栽较好。该品种的育出实为以平菇产区的菇农带来福音。

十三、平菇新品种---2001

 “2001”系2002年新选育成的平菇新品种,经晶比试验和规模生产证明:该品种具有高抗黄菇病和锈斑病、高产、高效3大突出特点,号称“三高”品种。

1、高抗黄菇病、锈斑病。“2001”属广温型平菇,子实体浅白至灰白色,在1--33℃温度范围内均可出菇,大面积生产自早秋种植到春季结束,在黄菇病、锈斑病发生区,“2001”能安全无恙,照常出菇,即使最后料袋养分耗尽呈海绵状时也不会遭受感染。

2、适应性广、产量高。“2001”分解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能力很强,在稻草、麦秸、玉米芯、豆秸、阔叶木屑、棉籽壳等培养料上都能生长良好,充分显示出它适应性广、产量高的优点。经品比测产得知:该品种总产量一般较其它品种高18%--30%。

3、效益高。该品种在华南地区9月底,华中、华东地区9月初,华北地区8月中、下旬上市,为早秋上市品种,售价高,再加之该品种具有丛生、大朵、柄短、盖厚、形状美观、韧性好、优质、商品性好等诸多优点,市场竞争力强、价格高、经济效益好,因此深受生产者和消费者欢迎。(《农业信息与科技》)

相关文章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液体菌种生产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液体菌种生产

    传统菌种生产工艺,一般是由试管母种扩繁成二级种、三级种,生产周期长、污染率高、成本高、需大量人工、管理困难。液体菌种生产具有纯度高、活力强、繁殖快的特点,接种到培养料内有流动性好、萌发点多,发菌迅速等特种点。应用于生产与固体菌种相比有以下优点: 1.菌种生产周期短。固体种一般需25—40...

    1760 菌类 食用菌种植方法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眼菌蚊的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眼菌蚊的防治

    食用菌眼菌蚊通过成虫迁飞人菌袋并将卵产人菌丝体中,卵孵化后,幼虫开始蛀食菌丝体、菇蓄甚至于培养料,从而对食用菌生产造成危害。其在食用菌菌袋上危害可以从菌丝量减少的外观上进行早发现,也可以从观察幼虫爬行时留下的痕迹来发现。 一般来说,现在的菇场危害随时都可能发生,最早可在刚接种的菌袋上感染,在菌种萌发...

    2050 食用菌药使用方法 蘑菇
  • 食用菌病虫害 | 针对食用菌“吐黄水”,如何综合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针对食用菌“吐黄水”,如何综合防治?

    1. 发病症状初期菌种收缩变形,呈“塌肩”状,后期菌种软瘫呈水渍状,并有黄色水溶物出现的现象。“吐黄水”的菌种、菌袋松软、水分大,不成快,菌丝少或不明显,无菌种香味。症状轻微的“吐黄水”菌种适温栽培后发菌不理想,出菇晚,产量低。...

    404 食用菌种植 菌类病虫害防治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虫害--拟步行虫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虫害--拟步行虫

    中文别名:黑壳子虫,幼虫俗称鱼心虫拉丁学名:Penebrionidae形态特征:成虫黑色,有光泽,体椭圆形,长0.8~1.2厘米,宽4.5—6.0毫米。角11节,眼内凹,肾形。前胸背过于长,密布粗大刻点,前缘稍内凹;后缘略凸出。腹板前缘密生短棕褐色毛一排。小盾片近似等腰三角形。鞘翅长卵圆形,每个鞘翅...

    1861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病害与病因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二氧化碳储存香菇方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二氧化碳储存香菇方法

    采用二氧化碳(CO2)低氧杀虫法,能使香菇储存不受自然气候的影响,不生虫、不生霉、不变质,保证一年四季供应市场。一、用聚乙稀薄膜制作一个能密封的罩子,大小自定,一般可容5—10吨为宜。罩子成长方形,顶端留个检查口。堆放时将成件香菇袋口解开,堆成长方形或正方形。成堆分三层,底层为防潮剂,中层存放香菇,...

    2037 食用菌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病虫害 | 白灵菇害虫预防六要点
    食用菌病虫害 | 白灵菇害虫预防六要点

    1、建议改善棚内的通风条件。2、避开极端高温和低温,棚内温度最好维持在24℃-4℃。3、菇棚内要保持适当湿度、通气条件,尽量减少菇房昼夜温差,湿度尽量不要低于70%。4、必须保持发菌场所内的卫生清洁、还要保持良好的通风,当菌袋点片发生绿霉时,用5%浓度的石灰清液注射霉菌斑及周围培养料,以此来抑制绿霉...

    519 食用菌种植 菌类病虫害防治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草菇菌种的鉴定方法
    食用菌栽培种植 | 草菇菌种的鉴定方法

    草菇栽培前要对菌种质量进行鉴定,尽量选用优质菌种。优质菌种都有哪些外观表现?通过怎样的方法来进行鉴别?优质菌种外观表现为:菌丝粗壮、上下菌丝发育一致、气生菌丝呈白色或半透明状。具体鉴定方法: 一、用来栽培的菌种,菌龄在30天左右,菌丝粗壮浓白,菌丝上有浅褐色的厚垣孢子,拔掉棉塞后能闻到草菇的香味。这...

    979 食用菌 食用菌种植方法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双孢蘑菇片的加工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双孢蘑菇片的加工

    生产脱水蘑菇片的原料,可以用优质菇,也可以用次品菇。鲜菇经漂洗护色后,纵切成2.5~3.0毫米厚的薄片,摊放在烤筛上,不要重叠。开始烘烤时,温度控制在30~40℃,然后每小时升温2~3℃,使温度提高到50~60℃,慢慢干燥。干燥时,温度不能急剧变化,要缓慢地使其干燥。干燥的切片菇以边角不卷起、指甲掐...

    1600 食用菌种植技术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黑斑病怎么治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黑斑病怎么治

    黑斑病是一种由假单孢菌引起的细菌性病害。发病后,金针菇菌盖出现椭圆形褐色或深褐色斑点,初为针尖状,扩大后直径为2~4毫米,边缘整齐,有时菌盖开裂。防治方法:控制好温度和湿度。给菇房洒水时,不可将水直接洒在金针菇子实体上,禁止用冷水喷洒。菇房内的湿度不宜长时间超过90%,要看天气变化洒水,晴天洒水要轻...

    2217 食用菌药使用禁忌 蘑菇
  • 食用菌病虫害 | 怎样杜绝平菇中的“白疙瘩病”
    食用菌病虫害 | 怎样杜绝平菇中的“白疙瘩病”

    近几年,在平菇生产中发生了一种严重的新病害,这种病害大部分发生在第一茬菇采收后,也有少数发生在二、三茬菇后。病害初发时,平菇培养料表面长出少量白色小点,呈瘤状,很象未分化的平菇子实体原基,逐渐长大连成一片,后期变成褐色,该病传染性强,一旦发生,不再正常出菇,养殖人员称这种病叫“白疙瘩病”,。 据有关...

    2769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病害与病因
  • 食用菌知识 | 各国对灰树花的研究
    食用菌知识 | 各国对灰树花的研究

    各国对灰树花的研究成果:1. 提高调节免疫力——《美国癌症辅助疗法》2. 灰树花多糖与化疗配合使用抑癌率98%——陈昭妃博士《营养免疫学》3. 修复保护肝脏,对乙肝病毒的抑制作用。——《抗病毒研究》4. 抗癌功效——孙庆济教授《癌患康复应用研究》5. 皮肤病功效——孙庆济教授《牛皮癣、红斑狼疮学术研...

    321 食用菌相关资料 食用菌文化
  • 食用菌资讯 | 甘肃天水护林村猴头菇试种成功 乡村振兴路上开出科技之花
    食用菌资讯 | 甘肃天水护林村猴头菇试种成功 乡村振兴路上开出科技之花

    仲夏时节,在甘肃省天水市科技局帮扶村食用菌种植基地,首次试种的猴头菇长势喜人、丰收在望。依托天水生产力促进中心“三区”科技人才项目,武山县高楼镇护林村从武山滩歌南沟村股份合作社引进食用菌新品种猴头菇,建成了猴头菇栽培实验钢架大棚1座,摆放菌棒1050个,每个菌棒产鲜菇4斤,预产菇4200斤左右,带动...

    1110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相关知识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野生牛肝菌的储藏加工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野生牛肝菌的储藏加工

    1.采后处理 (1)选菇:野外采摘的牛肝菌有时会混有杂菌、杂物,加工前要仔细精选,将不同种类的牛肝菌进行分类,分别加工,以保证加工产品的纯正。 (2)摊晾:雨天或阴天采摘的菇体含水量高,要在通风干燥处摊晾3—5小时,以降低菇体水分。采后不能及时加工的牛肝菌也应在通风处摊晾。 (3)去杂:...

    2572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 食用菌菜谱 | 双菇滑牛肉
    食用菌菜谱 | 双菇滑牛肉

    食材:平菇、双孢菇各100克,瘦牛肉200克,鸡蛋清、料酒各1茶匙,酱油、蚝油各1汤匙,红尖椒少许,姜片、蒜末各少许,油、盐、鸡精各少许做法:1. 瘦牛肉清洗干净,切薄片,加酱油、料酒和鸡蛋清用手抓匀,腌制15分钟备用。如让牛肉变嫩,可在腌制前加少许水并揉捏一会儿,以吸足水分。2. 双孢菇洗净去蒂切...

    1809 食用菌食用指南 食用菌加工方法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青霉菌的防治方法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青霉菌的防治方法

    青霉菌又称绿霉菌,食用菌生产中常见的青霉菌种类有常现青霉(Penicillium frequentans)、淡紫青霉(P.lilacinum)、鲜绿青霉(P.viridicatum)、产黄青霉(P.chrysogenum)、疣孢青霉(P.verruculosum)。青霉菌在平菇、蘑菇、香菇等多种食用...

    945 菌类病虫害图片 食用菌种植教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