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的设施蔬菜重要采用春天提早和秋天延后2种种植模式,其中春天提早种植的效益更好,该区域的设施西瓜和甜瓜种植也重要集中在春天,因此春天设施种植是许多新型经营主体主抓的重点,但在早春又面临低温寡照的问题,怎样合理用好设施蔬菜多层覆盖技术,实现春天设施蔬菜提早上市就成为设施蔬菜种植管理的重点。
本文重要对长江流域设施蔬菜种植的棚型结构进行剖析,以及设施蔬菜多层覆盖的成效和有关要点进行介绍,以期能为设施蔬菜生产供给参考。
1 长江流域设施蔬菜棚型结构
长江流域设施蔬菜生产过程中的园艺设施类型包括塑料棚室、塑料中棚、小拱棚、连栋棚室和阳光温室等,其中塑料棚室和塑料中棚是长江流域设施蔬菜扩展的重点棚型,连栋棚室近年来在一些地区的设施蔬菜新型经营主体中扩展快速。
1.1 塑料棚室
塑料棚室根据其设施骨架材料结构分为钢架结构、水泥骨架结构、竹木结构等,其中热浸镀锌钢架结构塑料棚室是近年来设施蔬菜基地重要采取的棚型结构。
目前长江流域的单栋钢架棚室棚型结构重要采用GP~C625、GP~C825、GP~C832几种,其中GP~C625棚室跨度为6 m,棚体长度为30 m左右,顶高为2.7~2.8 m,肩高为1.5 m,适合速生叶菜类蔬菜的生产,也适合瓜类的爬地式种植,此类棚型结构的优点是抗风雪能力较强,缺点是棚室的肩高比较低,不适合机械化作业;GP~C825和GP~C832的棚室跨度均为8 m,棚体长度为40~50 m,顶高为3.1~3.2 m,肩高为1.6~1.7 m,适合瓜类、茄果类、豆类等果菜类蔬菜的生产。
1.2 塑料中棚
塑料中棚大多数以竹木结构和水泥骨架结构为主,但竹木结构较常见。如浙江温岭长季节西瓜种植农户搭建的毛竹中棚棚高1.8-2.0 m,跨度5.5-6.5 m, 覆盖0.05-0.06 mm 厚的无滴膜。
塑料中棚在早春的设施蔬菜和西瓜甜瓜生产中利用比较多,为了更好发挥设施的保温作用,近年来将其作为连栋棚室或单栋钢架棚室中的一种多膜覆盖形式利用且逐渐加强。
1.3 连栋棚室
连栋棚室重要是指两跨及两跨以上,经过天沟连接起来的塑料棚室,自然通风型的连栋棚室长度一般为40 m左右,单拱跨度6-8 m,肩高 2.5-3.0 m,跨度则按照地势而定。
差别地区采用的连栋塑料棚室的棚型结构有差异,如上海所用的8430型连栋棚室顶高为4.5 m,肩高为3 m,江苏阜宁尖顶型连栋棚室的肩高为3 m。采用连栋棚室用于设施种植能够节约土地空间,由于内部空间比单栋钢架棚室更为高大,加倍有利于机械化操作,通风排湿的成效也比较好。
2 塑料棚室内早春采用多层覆盖后的成效解析
北方地区寒冷季节,阳光温室重要经过外覆盖材料如保温被、草帘等材料的利用来保温,近年来随着卷帘机的普及,保温被已成为阳光温室外覆盖保温材料的主体,而南方地区重要的棚型结构为塑料棚室、塑料中棚和连栋棚室。
为了防止早春天节低温对设施蔬菜种植的不利影响,南方地区重要采用多层覆盖的方式来进行保温,常见的多层覆盖方式重要有2层覆盖、3层覆盖、4层覆盖、5层覆盖。
2.1 2层覆盖
2层覆盖是指“单层棚室+地膜”的覆盖形式。江苏东台的试验表明,和外界露地相比,“单层棚室+地膜”覆盖形式平均加强气温 5摄氏度左右,最低气温加强 2摄氏度左右,平均加强地温 7摄氏度;湖北荆门的观察也表明,采用2层覆盖的棚体(棚室+地膜),棚温能够加强4摄氏度左右,当外界温度到达~2摄氏度时,棚内温度仍能达到2摄氏度。
2层覆盖种植常用于茄果类、瓜类、豆类等作物小拱棚大春播早中熟种植,在设施蔬菜的实际生产中,除了“单层棚室+地膜”的覆盖形式外,“小拱棚+地膜”2层覆盖的形式更为多见,如果要发挥塑料棚室提早上市的优势,则要选择其他的多层覆盖方式。
2.2 3层覆盖
3层覆盖是指“单层棚室+小拱棚+地膜”的覆盖形式,在连栋棚室中也有“连栋棚室+中棚+地膜”的形式。在湖北荆门的利用表明,采用“单层棚室+小拱棚+地膜”覆盖形式,棚温能够加强8摄氏度左右,当外界温度~3摄氏度时,棚内温度仍可达到 5摄氏度。
3层覆盖的外层棚室为钢管棚室,也可是水泥骨架或竹木结构棚室,三层覆盖的方式在长江流域设施蔬菜种植中比较多见,种植作物常为西红柿、黄瓜、西葫芦、蕹菜、西瓜、苋菜、菜豆、莴笋、芹菜等。春提早一般于1月下旬至2月上中旬定值或播种,4月底始收。
2.3 4层覆盖
4层覆盖是指“单层棚室+中棚+小拱棚+地膜”的覆盖形式。在湖北荆门的观察表明,采用4层覆盖,棚温能够加强13摄氏度左右,当外界温度在~5摄氏度时,小拱棚的温度仍能够坚持8摄氏度。此类覆盖方式适用于瓜类、茄果类、豆类等蔬菜春天极早熟种植,一般于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中旬订植,个别地区在3月中旬就可开始收获。
在生产实际中,4层覆盖还有“单层棚室+草帘+小拱棚+地膜”的形式,即在塑料棚室内不架设中棚,而在小拱棚外面覆盖一层草帘保温,此类保温成效也不错。而且连栋棚室中,4层覆盖就变成“连栋棚室+中棚+小拱棚+地膜”或者“连栋棚室+双棚室+地膜”的形式。
2.4 5层覆盖5层覆盖是指“单层棚室+中棚+草帘+小拱棚+地膜”的覆盖形式,或者是“双层棚室+中棚+小拱棚+地膜”,或者“连栋棚室+双棚室+小拱棚+地膜”的形式。
浙江采用“三棚五膜一布”多层覆盖方式用于甜瓜种植,即在棚室内搭内棚室与拱棚,覆盖棚室农膜与内棚室农膜各一层,在拱棚上覆2层农膜,2层农膜间覆无纺布,地上覆地膜,甜瓜能够在4月底上市。
采用5层覆盖方式能够将设施蔬菜采收上市的时间较早熟种植再提前,实现设施蔬菜的极早熟种植;这类方式也可用于临时应对低温灾害对策,在遇到临时降温时,农户在4膜覆盖的基础上加强1层覆盖物用于保温,可有用防止低温冻害的形成。
3 多层覆盖保温技术要点
3.1 按照种植目的和产品上市时间选择合适的多层覆盖方式
从以上差别多层覆盖对气柔和地温的影响来看,多层覆盖的层数越多,提升设施内气柔和地温的成效越好。应按照设施蔬菜种植的目的和产品估计上市时间来选择适宜的多层覆盖方式。
极早熟种植应选择5层或4层覆盖种植,早熟种植应选择3层覆盖种植,2层覆盖种植虽然提升地温成效比露地种植的好,但蔬菜成熟和采收时间比3层和4层覆盖种植要晚许多。
以江苏东台为例,在 2 月下旬 3 月上旬移栽西瓜适宜用“双层棚室+小棚+地膜”方式;3 月中下旬移栽适宜用“双层棚室+小棚”方式;“单层棚室+小棚+地膜”方式 3月下旬能够移栽;“单层棚室+地膜”方式必需在4月5日后,无倒春寒和早春霜冻方可移栽,“双层棚室+小棚+地膜”方式种植的,5月上中旬就可收获,每667 m2 纯收益较“单棚+地膜”方式增收2 221元。
3.2 按照选定的多层覆盖方式选择适宜的播种育苗时间
由于区别多层覆盖方式对提升气柔和地温的成效区别,在选定好多层覆盖方式后,应对播种育苗时间和订植时间进行相应调解,极早熟种植由于采用5层或4层覆盖种植,提升地温的成效明显,其订植时间要比一般的3层覆盖提早7~10 天,且应在订植前15 天做好整地施肥等工作。
果菜类蔬菜一般要求土壤10 cm 处土温 10摄氏度以上、最内层的棚温20摄氏度以上时选择晴天订植,定值后应快速将设施内的多层覆盖完成并将棚密封,待小苗缓苗后再进行管理。
3.3 选择适宜的多层覆盖材料
根据从设施最外层覆盖到最内层覆盖薄膜的厚度依次递减原则,选择适宜的多层覆盖材料。
目前利用最多的是塑料薄膜,最外层的塑料棚室能够选择厚度为0.08~0.10 mm的薄膜,里面的塑料中棚应选择厚度为0.04~0.06 mm的薄膜,塑料小棚应选择厚度为0.02~0.03 mm的薄膜,且薄膜都应选择无滴膜。
在采用4层或5层覆盖时,小拱棚外的覆盖材料可选用草帘、无纺布等保温材料。
3.4 掌握合理的多层覆盖时间
设施蔬菜春天种植采用多层覆盖的目的是保温,,为了达到梦想的成效,傍晚应将每一层的覆盖盖严封实;而在白天,如果是晴天,则应在8:00左右将设施内中棚和小棚上的塑料薄膜和上面的覆盖物揭开,使日光能充分投射到棚内蔬菜上,晌午前后还应将塑料棚室的门窗打开,恰当通风换气,以下降棚内相对湿度。
到了16:00~17:00,则应按照天气状况先盖上小拱棚薄膜,之后再盖上中棚薄膜,最后再密闭外层棚室。
一般冬天订植缓苗期,大、中、小棚的薄膜都要覆盖,以提升土壤温度和棚内气温;缓苗后白天坚持25摄氏度,并揭去小拱棚膜,加强光照;超过25摄氏度,揭去中棚膜,恰当通风降温。而对于需要吊蔓或撘架的果菜类蔬菜,则要在撤除小拱棚后方可操作。
3.5 采用辅助对策做好设施环境调控
设施内采用塑料薄膜等覆盖材料进行多层覆盖的目的是为了坚持设施内的温度,这类保温的成效受外界天气影响较大;同时由于多层覆盖后会下降棚内的光照强度,多层覆盖的层数越多,下降光照的成效越显著,因此在保温的同时,需要监测棚内的光照状况。
如果长期阴雨天多层覆盖的保温成效不足以抵抗外界低温,就要在棚内采用临时加温设施以提升棚内温度,同时还要堤防棚内的通风换气,准时下降棚内的空气相对湿度,防止灰霉病等低温高湿病害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