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羊肚菌母种的组织分离技术

时间 : 06-01 投稿人 : 伟森 点击 :

组织分离是一种用子实体的某一部分来分离菌种的方法。

羊肚菌母种的组织分离技术 | 菌菇种植

因为组织分离法操作简便,不易带入杂菌,容易获得纯菌种。后代不易发生遗传重组等变异,能保持原菌株的优良特性。因此组织分离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分离手段。

组织分离的方法

1. 选择无污染并菇形健壮的蘑菇幼菇(6分成熟),采摘后及时放入灭过菌的纸袋中带回接种室,连同母种用试管培养基等用品一起放入接种箱或超净工作台内消毒。

2. 先用75%的酒精消毒双手,将镊子、接种铲、小刀等接种用用具用酒精消毒,用酒精棉擦一下,拿到酒精灯上烧一下。

3. 用略干的酒精棉球将子囊果菌柄特别是基部与土壤交界处的灰尘或泥土擦拭干净,擦拭过程中及时更换酒精棉球。

4. 切开羊肚菌,切取菌柄与菌盖交接处组织较厚的部位,什么地方肉厚用什么地方,切取菌柄2~5mm组织块2~3块,用镊子夹住,将组织块在无菌水中涮一下,并在酒精灯上快速过几下。(过程中少用升汞或酒精消毒,避免将羊肚菌菌丝全部杀死。)

5. 将组织块放入培养皿培养,在22~25℃避光培养,2~3d萌发出新菌丝,新菌丝长到培养基上,48小时后,此时菌丝长约0.2~ 0.4 cm,菌丝粗壮;56 ~ 72小时后,成功萌发的菌丝将长至0.5 ~ 1.5 cm长,菌丝纤细,无色,不浓密,前端近似整体,根根分明,此时可挑取菌落尖端进行挑出纯化。

6. 纯化后的试管要贴上标签,注明接种日期和品种的名称。

7. 纯化的羊肚菌12 h左右,可见到从接种块萌发到培养基上的新生菌丝,7天左右长满试管,并出现白色菌核,10天左右,小菌核由初始的白色,逐渐变浅黄、变大;培养15天左右后可放4度冰箱保存。

得到纯菌种后进行转管操作,15~18天菌丝即可长满试管,挑选菌丝健旺、无污染的菌管再进行转接扩繁,须经出菇试验合格后用于生产。

羊肚菌皮薄,遇水,酒精不会萌发。根据以上方法,可进行多次试验。(从业者需根据实验操作来调整相关细节,以上操作仅供参考。)

注:羊肚菌作为一种子囊菌,与其他食用菌相比最大缺点是容易退化,变异和生霉。因此,分离菌种要进行出菇和比较试验。

相关文章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菌种老化预防方法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菌种老化预防方法

    1、保证菌种的纯培养,注意不要用被杂菌污染的菌种,不要近距离相连接培养。 2、严格控制菌种传代次数,减少机械损伤,保证菌种活力。 3、适当低温保存菌种,低温型菌种如蘑菇、香菇等,在4℃有利于保存菌丝体的活力,高温型菌种如草菇在16℃有利于保存菌丝体的活力。 4、避免在单一培养基中多次传代;菌种不宜过...

    618 木耳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 食用菌病虫害 | 滑子菇木霉和链孢霉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滑子菇木霉和链孢霉防治

    1.木霉。培养料被木霉侵染后,先产生白色棉絮状菌丝,后从菌丝层中心向四周扩展至边缘呈浅绿色,最后转为深绿色,且出现粉状分生孢子。 防治方法:一是保持场地及工具洁净,经常对培养室、栽培场、工具等进行消毒,保持周围环境洁净。 二是培养料消毒处理,配制培养料时,按其干重加入0.1%的50%可湿性多菌灵,也...

    2198 菌类病虫害图片 食用菌种植教程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黄菇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黄菇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黄菇病的特征:黄菇病主要通过土壤、水源、虫害、空气、病菇传播的一种假单孢杆细菌。该细菌无论低温、高温季节都适应繁殖生长,尤其是春、夏季节。发病初期局部呈微黄,菇体生长缓慢僵化直至菇体整株被感染成菇菌褶扭曲萎缩干巴,属典型的干腐病。另一种发病初期局部出现淡黄色斑点,发病部位有粘湿感,菇体腐烂并有黏稠状...

    496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药使用方法
  • 食用菌基地 | 云南鲁甸县:打造羊肚菌试种基地 助力乡村振兴
    食用菌基地 | 云南鲁甸县:打造羊肚菌试种基地 助力乡村振兴

    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积极推动产业发展,坚持绿色发展、生态发展理念,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发展思路,加快现代特色产业发展步伐。鲁甸县乐红镇结合实际,创新发展思路,在利外村试种10余亩羊肚菌。据了解,羊肚菌是一种营养价值十分丰富的菌种,是人们非常喜欢的食用菌,被称为...

    520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基地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超详细!灵芝林下栽培技术要点来了
    食用菌栽培种植 | 超详细!灵芝林下栽培技术要点来了

    一、栽培技术1. 品种选择应符合NY/T 1742栽培种的要求。选用适宜当地气候条件、经过各种方法选育的灵芝品种,或经省级及以上行业主管部门审(认)定或登记的品种。2. 扩繁与贮藏灵芝菌种扩繁与贮藏程应符合NY/T 528的规定。培养基原料质量要求应符合NY 5099的规定。3. 栽培季节在11月中...

    1437 菌类 食用菌种植知识
  • 食用菌基地 | 河北秦皇岛:小小银耳绽放致富花
    食用菌基地 | 河北秦皇岛:小小银耳绽放致富花

    银耳又称作白木耳、雪耳、银耳子等,富有“平民燕窝”的美誉。据汉代《神农本草经》和明代《本草纲目》记载,银耳“色白如银,形似菊花、鸡冠,长于古树,味甘辛、清肺热、济肾燥、强心神、益气血”。它既是营养滋补佳品,又是扶正强壮的补药,拥有"菌中之冠"的美称。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台营镇万民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

    504 食用菌文化 食用菌指南
  • 食用菌知识 | 关于毒蘑菇的N种谣言
    食用菌知识 | 关于毒蘑菇的N种谣言

    谣言1:鲜艳的蘑菇都是有毒的,无毒蘑菇颜色朴素错!根据颜色与形状不能简单区别蘑菇是否有毒,比如褶孔牛肝菌是颜色鲜艳的食用菌,而灰白色的灰花纹鹅膏是毒蘑菇。谣言2:可食用的无毒蘑菇多生长在清洁的草地或松树、栎树上,有毒蘑菇往往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地带错!干净的树上一样可以长毒蘑菇,比如鹅膏、口蘑、红...

    1558 食用菌食用知识 菌类功效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姬松茸干制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姬松茸干制技术

    1、晒干。采收前2天停止向菇体喷水,菌盖直径4厘米内含苞未放,表面淡褐色有纤维鳞片,菌膜尚未破裂,晴天采摘为宜,用手握住菌柄转动取出,用竹片刮除菌盖鳞片和菇柄泥沙,用不锈钢剪剪去菇脚,清洗一遍在通风处的阳光(烈日)下,菌褶朝上摆放于晒席或竹筛等摊晒工具上翻晒,3~4天可干燥。 2、烘干。将采收清洗...

    2200 木耳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虫害巧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虫害巧防治

    冬春季节是栽培食用菌的旺季,在栽培过程中,菇房内常会滋生一些害虫危害食用菌。下面介绍几种食用菌虫害的防治方法。 糖醋液诱杀法。将糖、醋、白酒、敌敌畏、水按2: 3: 4: 1: 90的比例配制药液,然后用纱布或棉球浸上药液,取出拧干后盖在料面上。也可将糖、醋、敌敌畏、炒黄的麦麸按1: 5: 10:...

    2089 菌类病虫害防治 木耳
  • 食用菌病虫害 | 草菇死菇的原因及对策
    食用菌病虫害 | 草菇死菇的原因及对策

    一、草菇死菇原因1.菇房通风与保湿不协调。草菇是好气性真菌,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分,通风过多易缺水死亡。通风不足易造成二氧化碳过多而缺氧死亡。2.菇房温度骤变。南方栽培草菇大部分用泡沫菇房,对恒温恒湿起重要作用。但若受台风袭击时没能及时关闭门窗,或遭冻害时没有及时加温,或遇持续高温时没能及早通风降温,或...

    2855 木耳 菌类病虫害图片
  • 食用菌病虫害 | 链孢霉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链孢霉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链孢霉(Neurospora)亦叫脉孢霉、粗糙脉孢霉(N.crassa)、红面包霉,俗称红霉菌,红娥子,常见的有粗糙脉孢菌和间型脉孢菌。在分类学上属子囊菌亚门,粪壳霉目,粪壳霉科。无性世代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丝孢种的链孢霉属(Monilia)。链孢霉生长初期呈绒毛状,白色或灰色,匍匐生长,...

    1400 菌类病虫害图片 食用菌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毛木耳采摘的注意事项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毛木耳采摘的注意事项

    毛木耳的栽培方法有很多,但是现如今主要使用熟料袋栽方式和塑料大棚式两种,这两种方法既省时省力,还能高产。毛木耳属中高温型食用菌。菌丝生长温度为10~35℃,最适20~30℃;子实体生长温度为18~33℃,最适温度为22~30℃,低于18℃,子实体不易形成或生长缓慢;高于35℃,子实体停止生长。一般毛...

    2588 菌类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灵芝精粉的加工工艺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灵芝精粉的加工工艺

    1、准备工作:原料选用无土尘、无霉变的干品灵芝子实体;设备包括粉碎机,夹层反应罐、真空薄膜浓缩器、喷雾干燥机。 2、灵芝浓缩液的制作:将灵芝子实体洗净,粉碎后置于夹层反应罐内加水适量泡煮。在100度下保持2小时后压挤出液体,反复3次合并提取液,过滤,得滤液。然后滤液导入真空灌膜浓缩器,将液体浓缩至1...

    1574 菌类 食用菌种植方法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哪些方法可防止双孢菇菌种退化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哪些方法可防止双孢菇菌种退化

    防止菌种退化,可以提高产量,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减少农药用量,是生产有机双孢菇的基础。1.培养菌种的环境温度不能超过28度,培养好的菌种在常温下存放时间不宜超过半个月。2.切实掌握好培养基出菌的时间和温度,防止破坏营养成分,酸碱度要适宜。3.要经常更换培养基,如麦秸或稻草、鸡粪、棉籽壳、麦麸等培...

    1933 木耳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资讯 | 黑龙江海林市猴头菇种植基地喜获丰收
    食用菌资讯 | 黑龙江海林市猴头菇种植基地喜获丰收

    近日,黑龙江省海林市猴头菇种植基地喜获丰收,一个个菌袋上整齐的摆放在菌架上,一朵朵毛茸茸的猴头菇从菌袋中冒出来,村民们正在忙着进行采摘工作。近年来,海林市立足良好生态和适宜气候优势,大力发展猴头菇种植产业,加强对猴头菇企业、种植合作社的培育和支持,推动猴头菇深加工,不断延长产业链,提升产业园软硬件设...

    2148 食用菌相关知识 菌类文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