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螨虫防治五

时间 : 05-19 投稿人 : 东嘉 点击 :

食用菌螨虫也称菌虱、菌蜘蛛、菇螨,为害多种食用菌。食用菌播种初期发生菇螨为害,接种块的菌丝首先被咬,常不见菌丝萌发;稍后发生菇螨为害会引起菇蕾萎缩死亡。在子实体上发生菇螨为害,被害部位变色或出现孔洞,严重影响产量与质量。由于菇螨虫体小,肉眼不易看清,菇螨容易乘机为害菌菇。因此,在食用菌栽培管理中要及时防治菌螨虫。 在食用菌播种后7天左右,将有色薄膜盖在料面上5-10分钟,然后用放大镜贴近培养料的一面观察,一旦发现体小呈扁平或椭圆形、白色或黄色、长有多根刚毛的菇螨时,江苏省滨海县食用菌研究所韩朝正(高级菌类园艺工)经多年实践总结出菌类螨虫以下五种防治方法:

1、熏蒸杀螨。用菇虫一熏净(每袋30立方米)进行密封熏蒸,使药物挥发熏蒸毒死螨虫。

食用菌螨虫防治五 | 菌菇种植

2、喷药杀螨。用2000倍的虫螨净进行喷雾。用洗衣粉400倍液连续喷雾2-3次,也有很好的杀螨效果。

3、菜籽饼诱杀。在菇螨为害的料面上铺若干块湿布,把刚炒香的菜籽饼撒在湿布上,待螨虫聚集到湿布的菜籽饼粉上时,将湿布取下置开水中片刻即可杀死螨虫。

4、糖醋药液诱杀。取1份醋酸、1份清水、0.1份白糖,混匀后滴入1-2滴敌敌畏,即配成糖醋药液。用纱布条或棉花浸湿药液放在料面上,待螨虫群集其上时,取下烫死害虫。重复以上操作,直到无螨为止。

5、鲜骨诱杀。 将新鲜猪骨放在菇螨出没为害的床面上,相间排放。待螨虫群集其上时,将骨头置开水中片刻即可杀死螨虫。反复进行几次,直到床面上无螨为止。

相关文章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银耳关键环节采收与加工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银耳关键环节采收与加工

    一般大家都知道,银耳周期短,到最后关键环节亦不可忽视,那就是采收和加工,下边与大家分享一下自己总结的经验知识。 (1)采收的标准及加工方法 当四朵银耳长到碰在一起时(约35天),就可取掉纸罩直接加水,并加温到26℃3天,空气相对湿度100%,待耳片全部展开,没有苞芯,耳瓣色白,半透明,稍有弹性,...

    2451 食用菌种植教学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病虫害 | 科学认识农药
    食用菌病虫害 | 科学认识农药

    一提到农药,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关联词是“有毒”,并视其为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罪魁祸首,唯恐避之不及,希望能不用最好。现在我国使用的农药都是什么样的?未来我国农药发展会有哪些热点趋势?对此,农民日报记者王腾飞、见习记者颜旭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作为从事农药研发...

    2894 菌类 食用菌病害诊断标准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食用菌速冻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食用菌速冻技术

    食用菌速冻加工是将烫漂冷却的食用菌置于低温环境,使其迅速通过冰晶形成阶段,然后置于低温冷库中冻藏的加工方法。由于采用快速冻结的先进设备和科学工艺,可在30~40分钟内完成冻结过程,使冻品的中心温度达到-18℃,从而使食用菌在冻结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现象达到最大限度的可逆性,使速冻食用菌较大程度地保持鲜...

    1566 食用菌种植教学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废料栽培鸡腿菇接菌技术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废料栽培鸡腿菇接菌技术

    ①菌袋规格:采用规格为24×40厘米的塑料袋。②生料栽培接菌:接菌的方式采取边装料边接菌的双层接菌法。当装料至离袋底1/3处时,以三点式贴膜各接一菌块,继续装料至离袋底2/3处时再用同样方法接一次菌,再装料1/3并拧紧袋口。用竹针在菌袋接菌处各打一小孔,以利通气。装料要求两头紧中间松,四...

    2996 木耳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香菇、银耳、金银花复合保健酸奶的工艺研究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香菇、银耳、金银花复合保健酸奶的工艺研究

    香菇、银耳、金银花是中外医疗保健界公认的健康食品,由于它们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而备受青睐。现代科学证明,香菇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起到多种医疗保健作用。银耳与人参、鹿茸、燕窝同俱盛名。金银花主要成分为氯原酸和异氯原酸,有抗菌消炎、抗病毒、降低胆固醇,提高人体免疫力等作用。新型的香菇、银耳、金银花...

    1869 食用菌种植技术 食用菌种植指南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补充营养要注意几点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补充营养要注意几点

    1.补充方法:给食用菌补充营养的方法有喷洒、灌注和浸泡。最常用的方法为配制一定浓度的营养液,结合补充水分在菌床、菌块上喷洒。在幼蕾期喷洒时,要注意将营养液喷在无菇处或小菇蕾附近,喷后用清水淋洗子实体。喷洒营养液最好在落潮时进行,对菌块、菌棒和椴木还可采用浸泡法补充,即让其在配制好的营养液中吸足后取出...

    2862 食用菌种植教程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螨虫的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螨虫的防治

    食用菌螨虫也称菌虱、菌蜘蛛、菌螨,可为害多种食用菌。食用菌接种初期发生菌螨为害,接种块的菌丝首先被咬,常不见菌丝萌发;稍后,菇螨为害会引起菇蕾萎缩死亡。 在子实体上发生菇螨为害,被害部位变色或出现孔洞,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菇螨虫体小,肉眼不易看清,容易为害菌菇。因此,在食用菌栽培管理中要及时防治菇螨...

    1351 木耳 食用菌药使用禁忌
  •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病虫害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病虫害防治

    1、场地消毒: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搞好生产场包括原料堆放场、拌料场、冷却场、接种室、接种箱、培养室、菇棚等的全面清洗、消毒工作,可用生石灰、漂白粉等进行消毒。 2、杂菌处理:为控制绿霉、黄曲霉等杂菌蔓延感染,对已清理出来的感染菌袋必须及时隔离、及时处理。培养期间,菌丝尚未完全定植(即菌...

    1505 食用菌种植 菌类病虫害图片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平菇生长期受哪些因素的调控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平菇生长期受哪些因素的调控

    1、通风平菇是好气性菌类,子实体成长发育要不断从环境中吸收氧气,如果棚内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时,菌柄发育快,菌盖发育慢,因而会构成柄粗长,菌盖小的长柄菇。但通风和保湿.保温相结合,实践中常呈现通风影响温度和湿度的现象。因而在春夏秋季要坚持每天人日夜24小时空气对流,气温高于20摄氏度,要把大棚两端...

    2438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如何降低食用菌菌种污染率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如何降低食用菌菌种污染率

    瓶装发酵料一厘米高在培养基的上方离瓶口4cm左右,装入1-2cm的发酵料,再灭菌。因为发酵料本身是无菌的,接入菌种后,菌丝很快布满整个瓶的上部,菌丝同时吃料。这种方法优点是杂菌不易浸染培养基,并且菌种的菌龄一致。污染率可降至3%以下。麦粒发芽法让麦粒发芽后再装瓶灭菌。麦粒的贮藏物质主要有淀粉、脂肪与...

    596 菌类 蘑菇种植教程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蘑菇保鲜五要点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蘑菇保鲜五要点

    影响蘑菇保鲜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温度:温度越高蘑菇保鲜越差。0~4℃是蘑菇保鲜的适温。除速冻外,0℃以下易造成冻害。水质:水中铁或铜含量超过2毫克/升时,蘑菇色泽变暗、变褐,故禁用铁、铜器皿与工具。湿度:要求湿度在95-100%之间。低于90%色泽变暗,易开伞变质。气体组成:含腐烂的重要原因,可利...

    847 食用菌种植教程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病虫害 | 双孢菇胡桃肉状菌的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双孢菇胡桃肉状菌的防治

    胡桃肉状菌是一种竞争性较强的杂菌,生长速度快,危害严重,减产幅度大,且可连年感染,菇农形象地称之为“菜花菌”,故应引起高度重视。 1、杜绝使用带菌菌种 不在发病的菇房留种菇和分离菌种,不从发病严重的地区调购菌种。播种前对菌种进行全面检查,发现受污染菌种,例如瓶内有白色或淡黄色...

    2450 菌类病虫害图片 蘑菇
  • 食用菌病虫害 | 竹荪粘菌病的发病原因及其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竹荪粘菌病的发病原因及其防治

    1 形态特征美发菌Comatricha pulchell(C.Bab)Rost,又名美发网。其形态特征为孢囊群生,有时密集,有柄,卵圆形至圆柱形,顶略尖,深褐色或锈色,全高0.7—1.5(—3)mm;柄黑,一般比孢囊短,很少达到全高的一半;囊基膜薄膜质,盘状单生,或一群连片;囊轴直,向上渐细,近达囊...

    985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病害诊断标准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如何推迟菌棒出菇时间?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如何推迟菌棒出菇时间?

    让菌丝发育成熟、即将出菇的菌棒推迟出菇是可行的,主要从温度、湿度等管理措施入手。首先要清除袋口的幼菇和子实体,用干净的小塑料片封口。其次要停止给菇房喷水。最后是减少通风,白天尽量关闭门窗,覆盖草帘,早晚可以适当通风降温。在此期间,要随时检查菌棒,发现袋口有子实体要及时摘除,以防培养料养分损失。( 来...

    340 食用菌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病虫害 | 冬季香菇菌膜厚不出菇原因和处理措施
    食用菌病虫害 | 冬季香菇菌膜厚不出菇原因和处理措施

    香菇在冬季菌棒转色不好会太深,菌膜会增厚表现为皮层质坚硬,不易出菇。原因是:1、脱袋太晚,菌龄过长,营养料内养分不断向表层输送,菌丝扭结逐层加厚。2、培养料配比例不合理,麸皮超标,氮源过量,碳氮比例失调,菌丝徒长,延长倒伏造成菌膜加厚。3、通风不当,脱袋后没有按照转色规律要求的时间,揭膜通风或通风次...

    249 食用菌种植教学 菌类病虫害图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