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病虫害 | 秋栽袋料香菇出现烂棒的原因及对策

时间 : 04-27 投稿人 : 杜永 点击 :

香菇袋料栽培一般分为春栽、夏栽和秋栽三种。其中秋栽一般在初秋开始制棒点菌,秋末至入冬转色出菇,一直到次年春季收获完毕。其优点是从制棒点菌到转色出菇,整个生产过程所需时间较短,且不需要漫长的越夏环节;其缺点是烂棒现象发生较为严重,有时可高达20%以上。

秋栽袋料香菇出现烂棒的原因及对策 | 菌菇种植

一、发生烂棒的主要原因

1. 品种抗性较弱。不同香菇品种因其抗逆性不同,发生烂棒的情况差异较大。有的品种抗逆性较强,烂棒数量就较少;有的品种抗逆性较弱,发生烂棒的概率就较高,而且发生数量较大。

2. 添加污染废料。制棒时,如果将有污染的废菌棒粉碎后,直接添加到新的培养料中,就人为地增加了培养料中的杂菌数量。这样的培养料装袋后如果灭菌不彻底,就很容易造成更大规模的感染。即使灭菌彻底,也会影响菌棒的质量和后期的香菇产量。

3. 培养料含水量偏高。在拌料时,如果培养料加水过多,或拌料不匀,使上下层料含水量不一致,就会导致部分菌袋中的培养料含水量偏高,菌棒内部缺氧,菌丝生长细弱,抗逆性较差,容易出现烂棒现象。另外,培养料含水量偏高,转色时菌丝吐出的大量黄水如果没有及时排出,还会使菌棒内部缺氧的情况加剧,烂棒现象将更为严重。

4. 错过最佳点菌时机。秋栽香菇最佳点菌时间在不同年份和不同海拔、不同区域虽有一定差别,但大多数集中在8月10日至9月10日,只有短短的30天左右。点菌过早,气温偏高,杂菌生长非常活跃,香菇菌丝长势弱,因此极易被污染导致烂棒;点菌过晚,温度偏低,菌丝生长速度慢,如果年内不能转色出菇,就会严重影响香菇种植效益。

5. 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如果栽培设施完善,对环境条件能够进行有效地控制,袋料香菇制棒点菌时间就可以适当延长。但很多栽培企业(户)投入不足,缺乏接种室、养菌室等关键设施;不少人因陋就简,直接在大棚内点菌、发菌、养菌,对自然环境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遇到持续高温,如果没有有效的应对措施,就容易造成大量烂棒。如发菌、养菌期间遇暴风雨或持续降雨,栽植场地内积水无法及时排除,导致空气湿度过大,也容易造成杂菌感染和大量烂棒。

6. 发菌场地选择失当。很多栽培企业(户)受条件限制,选择的发菌场地常不如人意。有的场地周围杂草丛生,垃圾等废弃物较多,不易清理干净,容易滋生病虫;有的场地海拔低,日照时间长,秋季温度高,通风条件差,降温比较困难;有的选择在河边低洼处,遇大雨天气或持续降雨,场地环境湿度过大,这些都会使烂棒风险大大提高。另外,近年来有些地区建设了不少光伏发电站,有的光伏板还建设在农田上。为减少农田浪费,一些栽培户就把菇棚搭建在光伏板下,在光伏板下养菌、出菇。但在光伏板下,一是只能设置一道遮阳网,棚内光照往往过强;二是光伏板高度有限,造成下面的菇棚通风困难,棚内热气不易散出;三是光伏板晒热后热量向下传导,会直接给菇棚加热,导致棚内温度升高;四是光伏板反射的光线,容易吸引趋光性昆虫。这都导致在光伏板下养菌污染率较高、烂棒较多。

7. 菌棒排放过于密集。实际制棒数量如超出养菌场地的承载能力,导致菇棚建设过密,或棚内菌棒排放过密,使棚内通风不良,一旦遇到恶劣天气,就极易造成菌棒大量被污染和烂棒。

8. 连续种植香菇虫害加重。一些养菌场地在连续使用几年后,各种病虫数量会明显增加。如果在开始生产前,未对场地及周边环境做认真的清理、消毒、杀虫处理,就会导致病虫基数过大。特别是一些害虫如菌蚊等,个头虽小,但在高温季节繁殖和蔓延速度却极快,如果不注意防治,一些菌棒就会因虫害大发生,导致病害随之侵染传播,造成大量烂棒。

二、防治对策

1. 选用抗逆性强的香菇品种。从目前推广的香菇品种中通过品比试验,筛选出适宜当地气候与环境条件、抗逆性强、丰产性好的袋料香菇品种推广,可有效减少烂棒现象的发生。

2. 杜绝使用污染废料。被杂菌污染的废菌棒,不可添加到新料中大规模制棒。污染严重的废旧菌棒不宜再用于食用菌栽培,可运至有机肥厂,添加粪肥、饼肥等,通过高温堆沤制成有机肥,或者深埋入茶园、果园、菜园土壤中,不可随意堆放在制棒场地内或丢弃在附近。污染较轻的菌棒,可挖掉被污染的部分,在未污染部分中添加新料,用于栽培平菇、鸡腿蘑等抗杂菌能力较强的食用菌。

3. 确保培养料含水量适中。一是拌料时培养料兑水量要精准,且拌匀后要仔细检查。秋栽袋料香菇培养料含水量宜低不宜高,最好控制在55%以内,以用力握培养料成团、指缝有水迹但不下滴,齐胸落地即散为宜。二是每次拌料数量不能太多,要将料反复拌匀,确保装袋时培养料湿度均匀一致,避免部分菌袋含水量偏高或偏低。

4. 严把制棒时间。那些基础设施较差、没有专业发菌室的制棒企业,要严格按照技术要求,选择在最佳制棒季节组织生产,尽量使菌丝在适宜的温度下健壮生长,进而增强其抗性,减少烂棒现象的发生。另外,制棒规模要量力而行、合理确定,不可因贪多求快,盲目提早制棒、点菌时间。

5. 完善配套设施。要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接种、养菌等重点环节的投入,改善接种、养菌环境,特别要增强对烈日高温、持续干旱、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的防范能力,尽量做到环境安全可控。只有设施配套完善,才能为菌丝生长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烂棒现象也会明显下降。

6. 选择适宜的发菌场地。发菌场地必须选择周围环境清洁无污染、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冬暖夏凉、通风良好的地方,光伏板下不宜用作发菌场地。场地选好后,要连同周边环境一起清理干净,以尽量降低病虫基数,同时开好排水沟渠,严防场内积水。另外,秋栽袋料香菇在低山地区制棒养菌,很容易遭受烈日高温危害。若转移至气候凉爽、环境适宜的高山地区制棒养菌,不仅能减少烂棒数量,同时菌丝在适温下生长健壮,菌棒质量也可明显提高。

7. 控制菌棒排放密度。生产规模一定要根据场地可容纳菌棒数量来确定,不能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建设菇棚时,既要考虑充分利用场地,也要兼顾将来的通风问题,不可建得过于密集。同时,菇棚内的层架也不可设置得过密,排放菌棒时要留足空隙,严防密度过大导致棚内通风不良、温度偏高而造成烂棒。

8. 尽量压低场地病虫基数。对连续使用多年的养菌场地,秋季制棒前一定要做好环境清理、消毒、杀虫等工作,特别是不能将污染的废旧菌棒堆放在场地内,或者倾倒在场地附近。如果有条件,可以将其转移至其他新场地,或者建设两个场地轮换使用。可使用毒饵、黄板、杀虫灯诱杀害虫,或者根据虫害发生情况,每隔7~10天用高效低毒杀虫剂对场地及周边环境喷洒1次。

相关文章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冬虫夏草菌粉生产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冬虫夏草菌粉生产

    作为冬虫夏草的主产区(国内60%以上产自青海),青海不仅有着地理海拔的绝对高度,同时也不容置疑地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研发以及产业发展优势。 据了解,人工虫草的科学研究由来已久。早在上世纪50年代,美、日、英等国家的学者就已经开始探索人工培养冬虫夏草,但未取得突破。80年代,青海牧科院从青海海拔450...

    2768 蘑菇 蘑菇种植教程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新型双核臭氧杀菌技术有效提高菌菇接种率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新型双核臭氧杀菌技术有效提高菌菇接种率

    接种是食用菌生产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对环境卫生的要求较高。采用新型双核臭氧杀菌技术,可预防杂菌对接种环节的污染,能有效提高食用菌的接种率、促进食用菌产业发展。 食用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且含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如高分子多糖、β-葡萄糖和RNA复合体、天...

    2514 木耳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栽培料如何快速发酵杀虫灭害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栽培料如何快速发酵杀虫灭害

    利用酵助剂制作食用菌培养料,具有发酵快,发酵好,既能高温发酵,又能低温发酵,大大缩短发酵制作时间,减小劳动强度,降低成本等特点外;还有“广普性”(几乎可发酵一切需发酵的有机物料)发酵和“适应性强”(对环境条件要求较宽松)等特点。对比试验示范表明,金宝贝发酵助剂比国内外同类产品(如日本的EM、韩国的农...

    2585 食用菌杀虫药有哪些 菌类
  • 食用菌病虫害 | 菌种被污染的几个主要原因分析
    食用菌病虫害 | 菌种被污染的几个主要原因分析

    (一)菌种容器污染主要原因:1.装瓶(袋)、接种及运输过程中未轻拿轻放或机械破损所致;2.灭菌时温度急骤上升或压力急骤上升、下降、排气速度过快,致使容器破裂造成污染。(二)棉塞或套环污染主要原因:1.试管口或瓶口未洗干净,沾有培养基或培养基与棉塞接触;2.棉塞或套环被打湿;3.灭菌时叠放不当,加水过...

    321 菌类病虫害图片 食用菌种植教程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羊肚菌烘干前的加工工艺步骤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羊肚菌烘干前的加工工艺步骤

    步骤一:适时采收适时采收是加工优质干羊肚菌的关键措施之一。过早采收产量低,过迟采收营养成分低,价值也低。羊肚菌子囊果的成熟以菌柄淡黄色,菌柄初变褐为标志,通常采收的子囊果要以八分成熟为宜,此时整个菇体分化完整,颜色由深灰变浅灰或褐黄,菌盖饱满,盖面沟纹明显,边缘较厚,外形美观,口感最好。羊肚菌通常上...

    2687 木耳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资讯 | 贵州开阳县硒城街道刘育村灰树花大量上市预计可生产灰树花鲜品7.5万公斤
    食用菌资讯 | 贵州开阳县硒城街道刘育村灰树花大量上市预计可生产灰树花鲜品7.5万公斤

    眼下,正值灰树花采收季节,在贵阳市开阳县硒城街道刘育村富硒高钙食用菌产业园,灰树花进入采摘期,大量上市。刘育村地势平坦、土壤硒含量高,最适宜种植林下食用菌。2020年,开阳县农业特色坝区建设(富硒高钙食用菌产业园)项目落地刘育村,该村利用开阳兴硒农投公司与中国先进技术科研团队柒江食用菌技术服务有限公...

    2915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动态
  • 食用菌病虫害 | 浅谈猴头菇发生畸形和粉红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食用菌病虫害 | 浅谈猴头菇发生畸形和粉红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在猴头菇子实体的生长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畸形和粉红病,分析其发病的症状、原因以及应采取的措施,并在生产上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能有效提高猴头菇子实体的产量、品质并保证其商品性状。 1 畸形菇   1.1 光秃无刺菇①症状:子实体呈现块状,没有菌刺分化,块状子实体表面粗糙,有时出现皱褶。虽然块状子...

    257 食用菌种植技术 食用菌病害诊断标准
  •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退菌的诊治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退菌的诊治

    去年秋冬季节平菇生产中退菌现象发生较多,今年春夏也有个别发生。退菌的症状表现为:菌种块萌发正常,吃料较正常偏慢,种块处呈放射线状生长,当菌丝长度在4~5厘米时,从种块开始菌丝逐渐稀疏,尖端菌丝较为浓密、浓白并继续发展,后边的随之淡化、稀疏,最后整个菌袋表面呈略灰白甚至无菌丝状。播种后40天,菌袋呈灰...

    2491 食用菌种植技术 菌类病虫害图片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出口香菇保鲜贮运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出口香菇保鲜贮运法

    一、排湿刚采摘的香菇含水量较高,须进行排湿处理。(1)晾晒。鲜菇置于晒帘上,菇盖倾斜向上均匀排列。晾晒时间:秋冬菇3--6小时;春菇6--7小时;夏菇1--2小时。(2)热风排湿。菇盖向下均匀摊在晒帘上,置于自制的热风回转窑内,在40摄氏度环境中排湿。(3)利用排湿机排湿。排湿后的鲜菇,采用大包装时...

    637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种植方法
  • 食用菌菜谱 | 辽参烧鲜松茸
    食用菌菜谱 | 辽参烧鲜松茸

    材料:关东辽参1头..鲜松茸菌两只..鲜百里香适量..鲍汁适量..做法:1.发涨好的关东辽参放到鲍汁中入味.2.鲜松茸改刀用黄油煎至两面金黄色.3.把画好的百里香盘放入关东辽参和鲜松茸.浇上鲍汁既可!!!!...

    2575 食用菌加工方法 食用菌保存指南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出口鸡腿菇的制作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出口鸡腿菇的制作

    1.采收分级 用于保鲜出口的鸡腿菇的采收适宜期为菇蕾期,即在菌盖紧包菌柄、菌环尚未松动或刚刚松动、菇体6~7成熟时采收。特大型ECO5鸡腿菇的采收高度15~20cm,普通品种的采收高度8~15cm。采收时按菇大小分开放置,轻拿轻放,菇脚用不锈钢刀切削整齐、干净。要求无泥土、无杂质、无破损、菇朵含水量...

    2050 木耳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病害防治——链孢霉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病害防治——链孢霉

    链孢霉又叫脉孢霉、红色面包霉和红霉菌。常见的有好食脉孢霉(Neurospora sitoohita)和粗糙脉孢霉(N.crassa)。是夏季生产时常见且危害严重的一种杂菌。具有生长速度快、传染性强等特点。感染链孢霉后,在5~7天内菌丝体就可长满袋或瓶,并在袋口或瓶口形成橘红色块状物或孢子粉。   (...

    1800 食用菌药品牌 蘑菇
  • 食用菌病虫害 | 床栽鸡腿菇常见的病虫害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床栽鸡腿菇常见的病虫害防治

    1.病害 ①胡桃肉状菌。又名假“木耳”,是鸡腿菇栽培中易发生的一种恶性传染病。发病初期多在覆土层内产生浓密白色棉絮状菌丝,继而在土表层发生大小不等类似木耳形状的子实体,挖开发病部位培养料会发出浓烈的漂白粉味,鸡腿菇菌丝自溶,培养料发黑。防治方法:严格挑选菌种,凡发现不良的菌种...

    758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药品牌
  • 食用菌病虫害 | 麦秸栽培平菇病虫害防治技术
    食用菌病虫害 | 麦秸栽培平菇病虫害防治技术

    平菇病虫害近几年发生较频繁,常给菇农造成一定损失。但麦秸栽培平菇一般病虫害较轻,主要有以下几种: 1.菌丝徒长。当空气的相对湿度过高时,菌丝体表层会生出大量团状气生菌丝,影响出菇。解决办法是降低湿度,加强通风换气。 2.锈斑。喷水过多、空气湿度超过95%且通风不良时,菌盖、菌柄均可产生褐色斑点。此时...

    2606 食用菌杀虫药有哪些 木耳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不同食用菌种类的液体菌种发酵种配方
    食用菌栽培种植 | 不同食用菌种类的液体菌种发酵种配方

    不同食用菌种类的液体菌种发酵种配方(1)平菇配方:马铃薯100克,红糖15克,葡萄糖10克,麦麸30克,蛋白胨1.5克,磷酸二氢钾1.5克,硫酸镁0.75克,维生素B11片,聚氧丙稀甘油0.3毫升,pH值自然;(2)金针菇配方:马铃薯100克,红糖15克,葡萄糖10克,麦麸40克,蛋白胨2.0克,磷...

    2700 菌类 食用菌种植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