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蓝又称芥兰,十字花科芸薹属草本植物,华南地区特产蔬菜之一,以其花薹和嫩叶为食用个别,养分非常充盈。据测定,每百克产品中含水分92-93克,蛋白质1.2克,碳水化合物2.5克,脂肪0.2克。矿质元素中,含钙176毫克,磷68毫克,铁3.5毫克,钾353毫克,镁52毫克。其它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其中维C含量最达51-68.8毫克,是一种非常梦想的保健蔬菜。
芥蓝的食用一些质地脆嫩,清甜可口,风味别致。食用对策多样,既可与牛肉、鸡肉等搭配炒食或清炒,也能够焯烫1-2分钟后凉拌,还能够与另外蔬菜做成拼盘,味道都十分鲜美。
芥蓝在深圳地区可周年栽培,但以秋冬种植为主,在生产中要做到高产务必做好以下几点:
1, 品类选择 早秋宜选用顺宝芥蓝、绿宝芥蓝等中早熟杂交芥蓝品类或通例品系中花芥蓝,此类品系生育期相对较短,耐热性好,多以单苔采收为主。越冬种植宜选用迟花芥蓝或粗苔芥蓝等,这种品系生育期较长,低温下成长良好,品质好,采收单苔后能够适期采收侧苔。
2, 地块选择 芥蓝是一种根系好气性较强的蔬菜,所以种植芥蓝应选择那些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中性或微酸性沙壤土或壤土地块。
3, 培育壮苗
3.1有条件的可用草炭土或椰糠等基质作无土育苗,宜采用72孔穴盘育苗。没有无土育苗条件的能够自配营养物质土,用6份无菌肥土加4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堆在一起,每立方米加三元复合肥2千克充分拌匀摊平在育苗畦中或装育苗盘。
3.2播种:育苗畦或育苗盘浇足底水,育苗盘内采用点播,每穴1-2粒,育苗畦中采用撒播,每平方米育苗床用种10克,每亩生产田需育苗床20平方米,播后上面覆盖干燥细土0.3-0.5厘米。
3.3播种后用黑纱网覆盖,起到遮荫保湿的作用。子叶出土后准时揭掉黑纱网,但一般不能浇水,此时.要恰当下降育苗土的湿度,避免幼芽疯长成高脚苗。
3.4准时剪苗,穴盘育苗保证一穴一株,育苗床育苗坚持苗间距为3 cm。多余的用指甲掐掉成长点。
3.5坚持地面面湿润,堤防预防苗期猝倒病及跳甲、小菜蛾危害成长点。
4,订植
4.1,芥蓝一般苗龄22-25天可定值。
4.2,整地作畦 每667平方米定值田施充分腐熟的猪粪或鸡粪2500~30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硫酸钾复合肥25千克,深犁耙平,作成包沟宽1.5-2.0米的深沟高畦。
4.3,订植密度,中早熟品系的株行距为20×25cm,中晚熟品类的株行距为25×30cm。订植后浇透订植水,初秋时宜盖黑纱网,有利于缓苗,越冬种植时宜选择晴天定值,温度高能够促使缓苗。
5、田间管理
5.1浇水:芥蓝喜欢湿润的土壤条件,但不耐涝,订植时务必浇透定根水,促生新根使小苗快速恢复成长,平常田间土壤相对湿度应经常坚持在饱水持水量的80%-90%。如叶色鲜绿,油润,蜡质较少,是水分丰富成长良好的标志,若叶小、颜色暗淡、蜡粉多,则是缺水的体现,要准时浇水。
5.2追肥:前期重要以速效氮肥为主,采用随水淋施或根部穴施的办法,堤防少量多次,采收前15天多以磷钾肥为主,辅以叶面追施有机生态肥料。当然,每次追肥后都要准时浇水。
5.3 中耕及盖土:芥蓝的种植最忌土壤的板结,坚持根部的通透性非常主要,因此应准时中耕,为了保证在中耕时不伤及芥蓝的根系,能够在中耕时恰当向根部盖土。
6,病虫害防治和治疗
6.1病害:芥蓝很少形成病害,但在老菜区芥蓝的重要病害是霜霉病,一些地方还会形成菌核病。霜霉病发病初期用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2500-3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喷雾,每隔7天1次,间断2-3次。菌核病发病初期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隔7天1次,间断2-3次。
6.2虫害:常见的虫害有跳甲、菜青虫、小菜蛾、潜叶蝇和蚜虫。
最重要的虫害是跳甲和小菜蛾。尤其以跳甲的防治和治疗最为主要,宜采用综合防治和治疗,老菜区或大面积的叶菜成片栽培区,订植前一定要将大一些的跳甲成虫杀死,能够采用跳甲绝、甲先决、甲好清或杀跳甲蓟马等药喷雾,也可用5%的毒死蜱颗粒剂1千克每亩拌土撒施。特别要堤防跳甲幼虫的防治和治疗,跳甲的幼虫危害芥蓝的根部,多在定值后不久体现为植株成长不良或植株萎蔫,酿成芥蓝田成长不整齐或缺苗严重,拨出成长不正常的植株可见白色幼虫,能够用4.5%高效氯氰菊酯800倍液灌根防治和治疗。小菜蛾防治和治疗难点是.因为抗药性强,可采用锐劲特、菜喜、除尽、甲维盐、爽朗、阿维菌素+BT等药剂轮换应用或混在一起便用。
6.3不能应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采收期内利用农药要小心安全间隔期。
7,采收
芥蓝的菜薹包括薹叶和菜薹,在菜薹的发生过程中,前期以薹叶成长为主,后期以薹成长为占优势。薹茎较粗大,节间较疏,薹叶少而细嫩,为优质菜薹。为保证质量,必需适期采收。采收的标准是齐口期,即芥蓝的花茎与基部叶子大致在同一高度,花球欲开而又未开的时候采收,质量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