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降低食用菌接种污染的五种方法

时间 : 07-21 投稿人 : 科瀚 点击 :

 秋冬季是生产食用菌的黄金季节,但每年因接种污染给菇农造成的经济损失在20%左右。采用以下5种方法,可降低接种污染率。

降低食用菌接种污染的五种方法 | 菌菇种植

 一、瓶装发酵料 在培养基的上方离瓶口4厘米处装入1~2厘米深的发酵料,再灭菌。其优点是杂菌不易浸染培养基,并且菌种的菌龄一致。

 二、麦粒发芽法 让麦粒发芽后再装瓶灭菌。即一次性让做菌种的麦粒发芽,芽的长度为麦粒的1~2倍,再充分晒干贮存。在做菌种的前1天,浸泡麦粒12小时,直接装瓶灭菌。其优点是省去煮麦粒的过程,发菌快,杂菌少。污染率在2%~3%。

 三、使用液体培养基 传统菌种培养采用的是固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的缺点是发菌慢,菌龄不一致,杂菌浸染的几率大。改进的方法是使用液体培养基,这就克服了固体培养基的缺点,可以直接把用液体培养基培养的菌种作为栽培种进行栽培,污染率可降至2%。

 四、从原种瓶的下部接菌 原种瓶下部的菌种菌龄短,生命力旺盛,并且杂菌少,接种后菌丝吃料快,污染率低。建议将正常原种瓶口上部1/5的原种弃掉,污染率可降至3%。

 五、合理安排制种季节 在高温潮湿环境中,杂菌蔓延快。改进方法是在气温较低的时间接种,如早晨或晚上。如果在有空调的室内接种效果更佳。

相关文章

  • 食用菌病虫害 | 草菇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草菇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草菇生产中整个过程都处于高温高湿环境中,虫害及杂菌都较多。杂菌主要是鬼伞菌、木霉、青霉等。发生鬼伞的主要原因是原料含氮量偏高,pH值偏低,发酵和消毒不彻底等。木霉、青霉主要是由于发酵不充分,菇房内温度偏低等原因引起。防治方法:选择新鲜无霉变原料,添加辅料时含氮量高的原料比例不要超过5%,含水量控制在...

    839 食用菌 食用菌病害与病因
  •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补水后高发的黄菇病,怎么“破”?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补水后高发的黄菇病,怎么“破”?

    黄菇病别名黄腐病,是由假单孢杆菌(pseudomonas agarici)引起的一种平菇病害。当温度稳定在20℃以上,湿度95%以上,且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条件下,极易诱发此病;即使温度在15℃左右,但菇棚温度趋于饱和且密不透风时,也有较高的发病率;在培养料及菇棚内用水不洁或多次浇淋菇体吸水处于饱和时...

    973 菌类病虫害图片 食用菌
  • 食用菌病虫害 | 让绿色木霉远离灵芝
    食用菌病虫害 | 让绿色木霉远离灵芝

    在灵芝栽培中,常因杂菌的污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其中绿色木霉是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最高的,在灵芝栽培的各个阶段均可发生。绿色木霉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各种有机物质和土壤中,还常以分生孢子的形式漂浮在空气中,它适应性强,特别是在营养丰富的基质上生长迅速,传播蔓延快,既可以和栽培的灵芝菌丝竞争养料,消耗养分,...

    2493 食用菌杀虫药有哪些 菌类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关于草菇的采收、贮藏、保鲜及运输,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了!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关于草菇的采收、贮藏、保鲜及运输,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了!

    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又名兰花菇、麻菇、苞脚菇及中国菇。起源于广东韶关的南华寺中,300年前我国已开始人工栽培,在20世纪约30年代由华侨传入世界各国,是一种重要的热带亚热带菇类,是世界上第三大栽培食用菌,我国草菇产量居世界之首,主要分布于华南地区。草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

    1097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种植知识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原种制作技术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原种制作技术

    将食用菌母种接在瓶或袋的木屑培养基上,通过培养,即成原种。其技术要点如下: 1、原种木屑培养基配方:杂本屑77.5%,麦麸20%,蔗糖1%、石膏粉1.2%,硫酸镁0.3%。pH值(灭菌前)6.5——7,含水量调至60%。将上述原、辅料混合拌匀,装入750毫升的玻璃菌种瓶内,装...

    970 菌类 食用菌种植方法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天麻萌发菌菌种制作技术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天麻萌发菌菌种制作技术

    1.萌发菌的种类现已报道的天麻种子萌发菌均属口蘑科、小菇属的4种真菌,它们的名称是:一是紫萁小菇;二是兰花小菇;三是石斛小菇;四是开唇兰小菇。1999年,专家分离、培养出另一类天麻种子萌发的真菌,为多孔科的大白栓菌。此菌在较高温季节生产和应用要优于上述四种菌类。2.萌发菌的制作技术①采取紫萁小菇、石...

    2456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种植指南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平菇优、劣菌种的特征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平菇优、劣菌种的特征

    优质菌种的特征:(1)从外表看,袋内菌丝全部呈棉絮白色,粗壮密集,分布均匀,没有杂色菌丝,前端整齐,呈扇形发展。(2)菌丝分解过的棉籽壳培养料变成黄褐色,木屑培养料变成白色至淡黄色,吃料到底,有朽木香味。(3)菌种有平菇的特殊芳香味,用手按培养基时有弹性;掰菌种时不易碎。刚刚形成少量桑葚状的小菌蕾,...

    1555 食用菌种植教程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双孢蘑菇菌种制种方法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双孢蘑菇菌种制种方法

    1 制种时间 制种时间的确定很重要,一般栽培种菌龄在适温下45d为最好。根据这一规律,应切实安排好制种时间。可采取倒推法计算时间。如:9月1日播种,那么制种时间应该在7月15日左右。 2 制种原材料制种原材料分主料和辅料。小麦为主料,一瓶菌种应准备250g小麦,小麦要求无霉粒,籽粒饱满,碎粒少,隔年...

    2352 食用菌种植教程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病虫害 | 造成食用菌杂菌污染的原因有哪些?
    食用菌病虫害 | 造成食用菌杂菌污染的原因有哪些?

    食用菌栽培习惯上属于农业,农业生产比较粗放,人们常常把植物栽培习惯带到食用菌生产里来,这种习惯对食用菌生产非常不利。植物对大部分微生物有天然抵抗力,而食用菌对多数杂菌没有抵抗力。自然环境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微生物生长繁殖速度惊人。细菌繁殖一代的平均时间不到20分钟,在温度、湿度、营养满足的情况...

    1433 食用菌药使用方法 食用菌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黑木耳的贮藏要点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黑木耳的贮藏要点

    适时采收 无论春耳、伏耳、秋耳,都要在雨过天晴、耳片稍干后采收。如果天气干旱,应在采收的头天傍晚均匀地喷一些水,在次日早晨露水干后采收,这样的木耳不易碎。如遇连绵阴雨天气也必须采收,以免造成流耳。通常用小竹刀或小刀沿着子实体的边缘插入耳根,割下耳片并挖出耳根。 及时制干 采收后的鲜木耳含水量较大,如...

    807 食用菌种植教程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金福菇科学配制基料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金福菇科学配制基料

    培养基常用的配方有以下几种,可以任选。配方一:菌糠(干废料) 60 %、棉籽壳31 %、麸皮5%、石膏粉1 %、石灰2 %、过磷酸钙1 %。配方二:玉米芯50 %、棉籽壳46 %、石膏粉1 %、石灰2 %、过磷酸钙1 %。配方三:稻草78 %、棉籽壳18 %、石灰2 %、石膏1 %、过磷酸钙1 %。...

    2715 食用菌种植教程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接种室采用动态空气消毒技术的探讨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接种室采用动态空气消毒技术的探讨

    近来,食用菌行业流行应用NICOLER动态技术实施空气消毒。本文针对食用菌行业应用NICOLER动态技术时存在的问题,结合食用菌行业特点,详细的阐述NICOLER动态消毒技术的优缺点,并对动态空气消毒设备的有关应用问题进行了探讨。 食用菌的接种操作需要无菌环境,所以接种室必须经过空气消毒,使之达到适...

    1676 食用菌药使用方法 食用菌种植教程
  • 食用菌病虫害 | 气温升高种菇须防螨
    食用菌病虫害 | 气温升高种菇须防螨

    夏季,气温逐渐升高,高温季节种植蘑菇要想获得高产,防治螨害极为重要。如果忽视了对螨害的防治,往往会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一、受害症状发生螨害的菌种,瓶口处的菌丝不够浓密,且萎缩退化,甚至培养基中看不到菌丝。菇体发菌期受到螨害时,白色的菌块会变黑,并散发出难闻的霉臭味。幼菇或成熟的子实体受害时菌盖或菌...

    2782 菌类病虫害防治 木耳
  •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出菇太脆,怎么补救?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出菇太脆,怎么补救?

    一、原因分析1、品种本身的问题。平菇品种种类繁多,在挑选品种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市场需求和种植时间来挑选,同时新的品种也在层出不穷,菇农可以大胆尝试新品种,先试种,再扩大规模。2、培养料的问题。一是从培养料的组合配比上,要适当增加营养丰富的辅料,如豆粕、豆皮、麸皮以及磷酸二氢钾、过磷酸...

    485 食用菌药品牌 食用菌种植技术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猴头菇原种制作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猴头菇原种制作

    ① 配料 配方一:棉子壳90千克,麦麸10千克,蔗糖2千克,石膏粉1千克,水150千克左右。 配方二:木屑60千克,棉子壳20千克,蔗糖2千克,石膏粉1千克,石膏粉1.5 千克,水160千克左右。 上述两配方拌匀后稍加堆闷,令其组织充分吸水并软化,根据气温高低的不同堆闷6~12小时不等,装瓶(袋)时...

    2560 食用菌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