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杏鲍菇菌种培养基配方筛选研究

时间 : 07-27 投稿人 : 秀丽 点击 :

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隶属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1]。其子实体菌肉肥厚,质地脆嫩,风味极佳,口感独特,而且药用能提高免疫力,有抗癌,降血脂,润肠胃,美容的效果[2],早已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我国20世纪90年代开始从国外引种栽培,商业化栽培规模尚小,技术仍不完善,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对杏鲍菇的研究主要限于其生物学特性,菌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等方面[2-6],对生产上杏鲍菇各级菌种配方的研究尚未见报道。而目前生产上杏鲍菇菌种的制备过程中明显存在菌丝生长速度慢、长势弱等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杏鲍菇各级菌种不同培养基配方的比较研究来探讨生产上适用的杏鲍菇菌种培养基优良配方,从而推动杏鲍菇栽培业的发展。

杏鲍菇菌种培养基配方筛选研究 | 菌菇种植

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菌株 杏鲍菇3号。

1.2 试验设计

1.2.1 母种培养基配方 本试验初步选择8种母种培养基配方进行比较研究,筛选适合杏鲍菇母种生长的培养基。其中配方1(PDA培养基)为生产上常用的一种通用培养基,作为对照。各培养基配方组成见表1。

表1 母种培养基配方的组成

培养基编号 土豆 棉籽皮 木屑 杏鲍菇出菇料 麸皮 葡萄糖 琼脂 蛋白胨

1

 200

 20

20

2

 200

 20

20

5

3

 100 100

  50

20

20

2

4

 100 100

  50

20

20

8

5

 100 100

  50

20

20  15

6

 100

100

50

20

20

8

7

 200

 20

20

5

8

 200

 20

20  15

注:除配方1外其它各处理中均要加入KH2PO4 3g,MgSO4 1.5g,维生素B1 2片。

1.2.2 原种、栽培种培养基配方 本试验选择8种生产上常用的原种、栽培种培养基配方进行比较研究,筛选适合杏鲍菇原种、栽培种生长的配方,以最为常用的配方4作为对照。各配方组成见表2。

表2 原种、栽培种培养基配方的组成

培养基编号 麸粒 棉籽皮 木屑 麸皮 玉米面 蔗糖 石膏

1

 98

 2

2

 65

33

2

3

87

 10

 1

2

4

82

 15

 1

2

5

82

 10

5

1

2

6

77

 20

 1

2

7

41

41

15

 1

2

8

 82

15

 1

2

注:配方1和2中的麦粒前处理:先将麦粒用冷水浸泡12h后水煮,开锅后小火再煮20min左右,使麦粒充分煮透,胀而不破,切开后无白心,用水冷却后沥水摊开,晾干表面水分,将石膏拌入麦粒即可装瓶。

1.3 试验方法

1.3.1 不同母种培养基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母种培养基以常规方法配制后进行分装,每个配方5个φ90mm×18mm的培养皿,每皿分装培养基15mL,制成平板培养基,常规灭菌后等量接种(8mm菌丝圆片),然后置于2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每2d标记测量1次菌丝生长量,并把各配方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情况进行观察比较,当有一种配方的菌丝长满培养皿时,停止试验。

1.3.2 不同原种、栽培种培养基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采用750mL的罐头瓶,每个配方分装10瓶,装至瓶肩处,料水比例为1﹕1.3~1.5。按常规方法灭菌后接种,每管母种接4瓶原种,然后置于2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定期观察菌丝生长情况,并记录菌丝长满瓶的天数。

2 结果与分析2.1 不同母种培养基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测定平板培养基上菌丝8d的生长量,算出平均生长速度,并记录菌丝生长情况(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杏鲍菇母种菌丝在8种培养基上均能生长,但是生长速度及菌丝长势明显不同。其中菌丝生长最快的是配方6和配方4,菌丝的生长速度分别达到5.187mm/d和5.156mm/d,而且长势良好;生长最慢的是配方7,菌丝的生长速度只有4.312mm/d,而且长势较弱。F测验及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各配方间菌丝的生长速度存在极显著差异,配方6和配方4上的菌丝生长速度极显著得快于配方1(对照),配方7上的菌丝生长极显著慢于对照,而配方5、8、2与对照间差异不显著。从菌丝的生长速度和生长势综合表现可以看出,生产上最适宜的杏鲍菇母种培养基为配方6和配方4。

表3 不同母种培养基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及生长速度的差异显著性分析(LSR法)

培养基编号 菌丝生长速 差异显著性 菌丝长势

  度/(mm•d-1) 0.05 0.01

6

5.187

  a

A 菌落边缘整齐,菌丝洁白浓密并扭结成菌丝团

4

5.156

  a

A 菌落边缘整齐,菌丝洁白浓密并扭结成菌丝团

3

4.968

 ab

AB 菌落边缘整齐,菌丝洁白浓密

5

4.906

 bc  ABC 菌落边缘整齐,菌丝洁白

1

4.718

 cd  BCD 菌落边缘稀疏,菌丝洁白,略显羽毛状

2

4.625

  d

CD 菌落边缘稀疏,菌丝白,略显羽毛状

8

4.593

  d

DE 菌落边缘整齐,菌丝白

7

4.312

  e

E 菌落边缘整齐,菌丝白

注:表中结果为4次重复的平均值。

2.2 不同原种、栽培种培养基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研究表明,杏鲍菇菌丝在8种原种、栽培种培养基上均长势良好,但生长速度存在明显差异,菌丝长满瓶的天数及其差异显著性分析见表4,可以看出,菌丝在配方1中生长最快,仅用15.9d就长满培养基,其次是配方7、2、8,其菌丝生长速度也较快,而在配方3和4上生长最慢,长满培养基分别用了26.6d和26.5d。通过F测验及多重比较表明:配方1、7、2、8、5、6中的菌丝生长速度均极显著地快于配方4(对照),其中配方1、7、2、8中的菌丝长速与配方5、6之间的差异也达极显著水平,而配方3与对照间差异不显著。可见配方1、7、2、8为较理想的原种、栽培种培养基配方,但在实际生产中,由于麦粒种(配方1、2)成本较高,菌丝易老化,不耐贮存,而配方7和8中不仅原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而且菌种老化慢,较耐贮放。综合考虑可知,麦粒菌种适合于生产上急需时做快速制种,长满后要尽快用完,而配方7、8更适合用于生产上常规原种、栽培种的制备,长速较快,又能短期存放。

表4 不同原种、栽培种培养基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及差异显著性分析(LSR法)

培养基 长满天 差异显著性

编号  数/d 0.05 0.01

 3

26.6

a A

 4

26.5

a A

 6

25.3

b B

 5

24.2

c C

 8

19.9

d D

 2

19.8

d D

 7

19.2

d D

 1

15.9

e E 注:表中结果为10次重复的平均值。

3 讨论3.1 杏鲍菇菌丝生长适宜的碳源及碳氮比(C/N)

腐生型食用菌是食用菌中最大的一群,靠分泌胞外酶分解基质中的有机物而生活,据腐生菌分解的基质不同可分为两大类:木腐生菌和粪草土腐生菌。目前大多数人工栽培的食用菌均属于木腐菌,但许多木腐菌分解木质素的能力并不强,以分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为主。而杏鲍菇是一种分解纤维素和木质素能力较强的食用菌,生长发育要求丰富的碳源和氮源[4]。兰瑞芳等[5]以杏鲍菇、双孢蘑菇、美味侧耳、茶薪菇、凤尾菇和香菇的新鲜子实体为试材,研究了其中漆酶的活性,结果发现杏鲍菇中漆酶酶活最高。而漆酶在木质素降解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中发现,以木屑为主料的原种、栽培种培养基(配方7和8)中菌丝生长速度均极显著快于纯棉子皮为主料的,从而也证实了杏鲍菇菌丝确实有较强的分解木质素能力,与其漆酶酶活高相一致。另外,各种食用菌菌丝的生长均需要适宜的C/N,宫志远等[6]以合成培养基研究表明杏鲍菇母种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蛋白胨,适宜的C/N为40:1~70:1,最适C/N为60:1。本研究中用的母种培养基为生产上常用的天然培养基,由于是浸煮液,不能算出较准确的C/N;而原种、栽培种培养基各配方的C/N经计算在25:1~100:1之间,各培养基上菌丝均长势良好,但菌丝生长速度与C/N无相关关系,这可能与菌丝对不同主料的分解程度不同有关。可以利用主、辅原料相同的配方调节其C/N来进一步研究杏鲍菇菌丝生长最适宜的C/N。

3.2 最适宜的原种、栽培种配方

由于原种、栽培种用种量大,占据空间大,很难冷藏保存,而生产上又难以避免原种、栽培种的短期存放,因此,与母种不同,选择适宜的原种、栽培种培养基配方时需考虑多方面因素,除了菌丝的生长速度及菌丝长势外,还应考虑培养基配方中原料的来源应广泛,成本要低,同时要考虑菌种的耐贮性。在本研究中,虽然麦粒种长速最快,但它的成本高,老化快,前处理烦琐,如果时间紧,急需菌种时可选用;而配方7和8中不仅菌丝生长速度快,而且原料成本低,菌种老化较慢,较耐贮存,因此是生产上最适宜采用的原种、栽培种培养基配方。

相关文章

  • 食用菌病虫害 | 单片黑木耳发黄是什么原因?
    食用菌病虫害 | 单片黑木耳发黄是什么原因?

    一般菌棒发黄有两种原因,一是高温高湿使得菌棒中的水分渗出产生积水将菌棒沤黄;二是菌袋受高温发热变黄,从外部看好像菌棒发黄。根据农户描述可以判断是第一种原因。如果袋料分离较为严重,建议从菌袋底部由下至上打孔排水;如果袋料分离不严重,建议在有水的地方打孔排水。另外,高温高湿、阳光直射容易产生杂菌生成绿霉...

    319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病害与病因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滑子蘑盐渍品的加工方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滑子蘑盐渍品的加工方法

    原料的选择与分级选用无病虫害、色泽正常的鲜菇作原料。用利刀去掉老化硬根,保留嫩柄长1-3cm,除去杂质后进行分级。一级菇的菌盖直径为1-2cm,不开伞;二级菇的菌盖直径为2-3cm,半开伞;等外品为全开伞菇。烫漂烫漂液可用10%的食盐水。每50kg开水一次煮菇30kg,同一锅水一般可煮2--3次菇。...

    2105 食用菌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菜谱 | 金针菇粉丝蒜蓉蒸扇贝
    食用菌菜谱 | 金针菇粉丝蒜蓉蒸扇贝

    原料:扇贝肉、粉丝、金针菇、盐、大蒜、小米椒、热油、生抽、蚝油、香葱。做法步骤:第1步、大蒜、小米椒剁碎。第2步、放入碗中,加适量盐(一盘菜的量,约2g)。第3步、浇上热油,呲出蒜香味。第4步、放入生抽,少许蚝油,搅拌均匀。第5步、金针菇洗净,沥干水分,放入盘中。第6步、放上泡软的粉丝(用剪刀剪短,...

    1388 食用菌吃法 食用菌保存指南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金针菇腌渍方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金针菇腌渍方法

    腌渍分为高盐处理法和低盐处理法。 高盐处理法适用于高温季节,用盐量占菇重的50%。方法:先在缸底撒2-3厘米厚的食盐,倒入预煮过的金针菇,摊平,使其厚度为6-7厘米,再一层盐一层菇放至缸满为止,最上面一层用盐封顶,并注入冷却的饱和食盐水和防腐护色液淹没菇体(防腐护色液配方:偏磷酸钠55%、柠檬酸40...

    844 木耳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液体菌种摇瓶振荡培养技术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液体菌种摇瓶振荡培养技术

    培养液配制好后,装入500mL容量的三角烧瓶中,每瓶装量为100mL,并加工0~15粒小玻璃珠,加棉塞后再包扎牛皮纸封口,在1.5kg/cm2压力下灭菌30分钟,取出冷却到30℃以下时,接入一块约2平方厘米的斜面菌种,于23℃~25℃下静置培养48小时,再置往复式摇床上振荡培养,振荡频率为80~10...

    1176 食用菌种植教学 蘑菇种植教程
  • 食用菌病虫害 | 黑皮鸡枞菌覆土前的病虫害防治策略
    食用菌病虫害 | 黑皮鸡枞菌覆土前的病虫害防治策略

    01 清棚:菌包进菇房前5天,必须对菇房墙壁、床架、地面全方位消毒、杀虫,避免菌包进菇房后,出现各种病虫害。02 土壤处理:土壤要求有良好透气、保湿性,含有益微生物的泥炭土、壤土为好,并做好土壤中的病虫害处理,避免土壤中的地下害虫及虫卵,造成后期病虫害问题。03 覆土前菌包处理:将成熟的菌袋去掉塑膜...

    2046 木耳 食用菌药使用禁忌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选好菌种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选好菌种

    夏季气温高,病虫基数高,空气湿度大,因此,应选择耐热、生长势强、商品性好、产量高而稳定的菌种进行夏秋季食用菌生产。 平菇 农科12:中广温型菌株,出菇温度5℃~26℃,最佳为15℃~20℃,覆瓦状叠生,菌盖灰至灰黑色,菌褶细而白,菌柄短而硬实,商品性好,极适合市场鲜销。 鲁夏一号:高温型平菇菌株,适...

    2774 食用菌种植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平菇栽培接种量如何确定?生料袋栽如何接种?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平菇栽培接种量如何确定?生料袋栽如何接种?

    接种量:一般为栽培干料的10%。播种方法:常选 45?50×22?25cm的聚乙烯薄膜筒。取200?250g菌种,掰成蚕豆大小,分成3份,1份均匀撒在袋底,然后边装料边压实,当装至袋的1/3处,取半份菌种,紧贴袋壁放一圈菌种。装到袋的2/3处再靠袋壁撒一圈另半份菌种。装满袋后,将剩下的一份菌种撒在料...

    2860 菌类 食用菌种植知识
  • 食用菌资讯 | 新疆巴里坤县圣野食用菌产销两旺
    食用菌资讯 | 新疆巴里坤县圣野食用菌产销两旺

    近日,巴里坤县圣野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院内,工人正在搬运从大棚里采摘下来的蘑菇,一筐筐水灵灵的蘑菇被整齐的码放在厂房内。接下来再对蘑菇进行处理后,工人就可以将它们放入冷库里预冷,最后由冷藏车直接运送到市场销售。今年圣野食用菌种植合作社共种植食用菌35万平方米,其中,黑平菇15万平方米,香菇20万平方...

    1941 食用菌指南 食用菌报道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母种的制作培养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母种的制作培养

    用试管制成斜面培养基,并接种原始试管种(保留种,并用于生产的母种即为生产母种,可用于扩接原种。 1.培养基配方 配方一、综合马铃薯培养基。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磷酸氢二钾2克硫酸镁0.5克维生素B110毫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PH值自然 配方二、合成培养基。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磷...

    2865 食用菌种植教程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规模化生产中病虫害防控措施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规模化生产中病虫害防控措施

    规模化栽培场所环境卫生的处理和控制非常重要。环境卫生是有效防治食用菌病虫害的重要手段,也是其他防治技术的基础。做好菇场日常清洁卫生工作,将废弃物和污染物及时烧毁或深埋,及时清理周边环境中的杂草、积水及各种有机残体,避免病虫滋生,避免使用不清洁的污水,有条件的可撒些石灰保持菇房周围干燥,特别是上一年废...

    2053 食用菌药使用禁忌 食用菌
  • 食用菌病虫害 | 滑子菇的死菇原因及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滑子菇的死菇原因及防治

    滑子菇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是我县食用菌主要栽培品种。但在出菇阶段,经常出现死菇造成减产或绝收。则出菇阶段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强对流风吹干死菇。当滑子菇的子实体菌盖生长黄豆粒大时与上菇棚内的温度不够,加之通风口过大,较强的干热风进入菇棚,使菇体被风吹干而死,浇水后则烂菇。 防治措施:1.每天菇棚...

    514 食用菌药品牌 食用菌种植技术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鉴别优质菌种质量方法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鉴别优质菌种质量方法

    一、优质菌种应具有纯、正、壮、润、香五个特征。一闻就是闻菌种的气味,打开菌瓶,如闻到独特的菇香味,则为优良菌种,如有酸味、霉味和臭味,说明菌种已被杂菌污染了,是劣质菌种。三看:一看外形。优质菌种无斑块,无抑制线,无退菌和断菌现象,且菌丝粗壮,分枝浓密,相互联结成块,用手按菌时有弹性,湿润而不干燥,菌...

    2313 食用菌 食用菌种植指南
  • 食用菌资讯 | 河南省驻马店市食用菌综合试验站在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2021年度考评中名列第一
    食用菌资讯 | 河南省驻马店市食用菌综合试验站在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2021年度考评中名列第一

    3月28日,从河南省驻马店市农科院获悉,依托市农科院建设的食用菌综合试验站在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2021年度考评中名列第一。据了解,在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2021年度总结和考评工作会议上,有16个地方食用菌综合试验站参加考评,驻马店市食用菌综合试验站考评总分为93.53,排名第一。驻马店市食用菌...

    2276 食用菌相关资料 食用菌指南
  • 食用菌育种 | 平菇爆发出菇新技术要点
    食用菌育种 | 平菇爆发出菇新技术要点

    所谓“爆发出菇”,即在食用菌栽培时,通过人为调控条件,使之出菇便形成“爆发”之势,使原来长达3-5 个月、3-4 潮出菇、生物学效率100% 左右的栽培管理,一旦“爆发出菇”,其总体产量的 80% 甚至达到传统栽培 100% 的产量一次性出齐,最高可达到生物学效率超过 150% 的生产效果,既缩短了...

    2722 菌类 食用菌种植科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