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病虫害 | 从菇体表现判断菌种是否带病毒

时间 : 06-04 投稿人 : 正达园艺 点击 :

病毒病又称木乃伊病、顶死病,法兰西病。食用菌病毒主要危害蘑菇、香菇、平菇、草菇、茯苓、银耳等。

从菇体表现判断菌种是否带病毒 | 菌菇种植

1、病原生物:引起食用菌病毒病的病原生物是病毒。病毒是一类非细胞形态的生物。病毒个体称为粒体、粒子、颗粒,由核酸和外面的蛋白质衣壳所组成。

一种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真菌病毒的核酸是RNA,昆虫病毒和细菌病毒的核酸是DNA。食用菌病毒的形状有卵形、杆形、球形、蝌蚪形和线形等。从食用菌研究中还发现了类病毒.类病毒只有核酸而没有外面的蛋白质衣壳。

类病毒颗粒更小。病毒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利用寄主细胞的代谢系统进行生活和繁殖。病毒在寄主体外存活时,是以休眠的形式保持感染寄主的能力。

2、主要症状:

病毒粒体不仅从病蘑菇中可以分离出来,而且在表面健全的菌丝中也能观察到浓度相当低的病毒粒体,也就是说感染病毒的菌丝体可以不表现出病毒病症状。

蘑菇病毒病的症状,表现为菌丝体生长缓慢、稀疏,变褐色,菌落边缘不整齐。带毒菌种播种后,菌丝生长慢,发菌不均匀。

覆土后,出菇数量少,分布不均匀。已长出的菇体,有的菌盖小,有的菌盖细长,有的苗盖平展,有的菌盖呈半球形,有的菌柄膳胀呈球状,有的菌柄上粗下细 呈“钉头菇”。有的早开伞,一开伞就释放孢子,且萌发较快,总之病菇呈畸形,严重影响其产量、质量。

香菇病毒病的症状,母种表现出菌丝体生长不整齐,局部有缺刻;原种表现为吃料慢,菌丝体生长不整齐,前沿呈锯齿状,在长好菌丝的培养料中出现花斑。带 毒菌块长出的子实体,有的外观正常,有的表现为畸形,菌柄、茵盖、菌褶发育不完整,菌柄组织疏松。

据测定,木屑培养基中带病毒香菇菌丝的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木质素酶的活性比正常菌丝弱。带病毒菌株对木屑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隶的降解能力都低于正常菌株。这是带病毒菌丝生长缓慢。菌丝紊乱的生理基础。

平菇菌丝感染病毒,症状不明显,但出菇期菇体小、皱缩、色泽变谈,失去光泽,菌盖有疣状(或隆起状)突起条纹,突起处对着光看透明。当水分、养分等条件良好,症状表现较轻,菇体大小、色泽正常,产量基本不受影响时,也会出现隆起状或疣状突起。

采用墙式培上法出菇,可表现出摞的一头或一段有病毒病症状,其余部分出菇正常.这是由于培养料中菌丝体相互连结,有利于病毒病的蔓延。

据笔者多年栽培与在各基地调查,凡是采用墙式培土法出菇的病毒病有蔓延现象,半摞上的菇体健壮,另半摞上菇体发病。调查中还发现,凡加强出菇管理,及 时向袋中补水、补肥的菌盖虽有斑纹状凸起,但是大小、光泽正常,产量基本不受影响。放松管理的,病毒病症状严重,奶油色蘑菇品种抗病毒性优于白色品种。

3、主要传病途径

感染病毒的菌种传病。带病毒的孢子传病。接触过培养料中带病毒的菌丝体,带病毒菇体的手和工具,再接触健康的菌丝体、菇体,会传染病毒病。由于培养料中菌丝体有相互连结的特性,会引起病毒病向周围健康菌丝体蔓延。

4、目前主要防治方法

食用菌病毒病,目前还没有有效的药物可以治疗,主要采取预防措施。

①、对已知带有病毒病的菌种,不能再用于生产,要及时更换不带病毒的菌种。不能从病毒病的菇房中挑选干实体用来进行组织分离制取母种,再用于生产。

②、对需要保存的带病毒母种,可在35℃条件下处理3个星期杀死病毒,此法适用于高温型菇类。

③、菇房与菇房之间要加大距离。要及早摘除病菇,不让其产生带病毒的孢子,预防孢子通过气流传播病毒病。

④、每次栽培前,菇房、床架、工具用甲醛熏蒸、消毒,每100m2面积用甲醛2kg。

⑤、出菇期间,采摘过有病毒病菇的手和工具,不要去采收健壮菇,要用0.1%高锰酸钾消毒。

⑥、对发生病毒病的菇房,要加强管理,创造良好的水分、养分、通气、光照和温度等适宜生活条件,使子实体健壮生长。

⑦、栽培结束,菇房、工具、床架等用甲醛熏蒸消毒,每100m2用甲醛2kg。发生病毒病的培养料、覆土,用70℃蒸汽消毒12小时,并及时妥善处理,切勿堆放菇房周围。

⑧、袋栽平菇等,不采用培土法,可减轻病毒病的蔓延。

⑨、注意选用抗病毒病品种。

相关文章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食用菌糖贮方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食用菌糖贮方法

    1、一次浸煮法 把原料倒入60%左右的糖液中热煮,不断加入浓糖液和砂糖,约煮1—2小时,糖浓度达60%左右,连同糖液一起取出,浸渍24—48小时,捞起干燥即可。2、多次浸煮法 原料先在30%—40%沸糖液中热煮2—3分钟,倒入缸中,浸12—...

    2867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丛枝病识别及防治要点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丛枝病识别及防治要点

    金针菇丛枝病是一种非传染性的生理病害,各地均有发生。当栽培菌袋或菌瓶由菌丝生长转到子实体形成阶段时,出现菇蕾丛生,只长菌柄不形成菌盖,菌柄伸长到一定长度时,顶端产生分枝,小分枝生长一定时间后又产生分枝,小分枝越长越细弱并下垂,形成一丛似披发状的菌丛,完全不像正常生长的子实体菌柄向上生长,顶端膨大后形...

    2862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药使用禁忌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细菌性斑点病的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细菌性斑点病的防治

    食用菌细菌性斑点病,又叫细菌性褐斑病,主要危害蘑菇和平菇。该病局限于菌盖上,菌盖初期出现水渍状小斑点,渐渐变成黄褐色并扩大成小斑,不规则,凹斑内有粘稠的菌液,当病斑干后,菌盖往往开裂。覆土和栽培料是其主要的初侵染源,蘑菇菇蕾穿过覆土时,菌盖就可能受感染,若出菇期浇水不当,将菌床上的细菌溅到菌盖上,也...

    505 木耳 菌类病虫害图片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出菇的菌种还能用吗?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出菇的菌种还能用吗?

    现象:菌种(母种、原种、栽培种)在没有使用前,出现原基扭结,或者分化出子实体。 本质:菌种为什么会出菇? 透过现象看本质,先要分析一下菌种出菇的原因是什么? 先看母种为什么会出菇? 1、接种快过大 2、保藏条件不好 3、存放时间过长 再看原种、栽培种为什么会出菇? 1、生长速度过慢 2、培养温度过低...

    2927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种植方法
  • 食用菌病虫害 | 养分不足易导致金针菇菌丝细弱
    食用菌病虫害 | 养分不足易导致金针菇菌丝细弱

    金针菇生产上常出现菌丝生长细弱、缓慢的情况,主要原因是培养料营养不足。金针菇菌丝分泌的酶能分解木材中的纤维素,但不能直接分解木质素。因此,人工栽培时必须合理搭配培养料,以满足金针菇生长发育的需要。特别是用木屑或其他代用栽培料大面积栽培时,应添加10-20%的细米糠或麦麸及氮素营养。要求培养料湿度适宜...

    255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药品牌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蘑菇蜜饯的加工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蘑菇蜜饯的加工技术

    蘑菇蜜饯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口感好,是人们十分喜爱的传统风味食品。其加工技术简便易行,普通家庭即可制作生产。 一、选料与处理。选菇形饱满而不开伞,无机械损伤的蘑菇。洗后将菇体立即置入0.05%焦亚硫酸钠溶液中,淹没菇体以达到护色目的。 二、切片。用不锈钢刀片将菇体切成40毫米×10毫米左右、大...

    2847 食用菌种植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浅谈熟料栽培食用菌灭菌与接种方法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浅谈熟料栽培食用菌灭菌与接种方法

    一、灭菌:灭菌是将料袋内的一切生物利用热能杀灭的一个过程。目前我国最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常压灭菌,而高压灭菌应用较少。常压灭菌过去多采用土蒸锅,用土蒸锅灭菌其缺点是装料少,装锅出锅操作不便,料冷却较慢,所以有逐渐淘汰的趋势,取而代之的是利用常压灭菌小锅炉(蒸气发生器),这种灭菌方法可节省燃料,操作方便,...

    868 菌类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天麻萌发菌菌种制作技术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天麻萌发菌菌种制作技术

    1.萌发菌的种类现已报道的天麻种子萌发菌均属口蘑科、小菇属的4种真菌,它们的名称是:一是紫萁小菇;二是兰花小菇;三是石斛小菇;四是开唇兰小菇。1999年,专家分离、培养出另一类天麻种子萌发的真菌,为多孔科的大白栓菌。此菌在较高温季节生产和应用要优于上述四种菌类。2.萌发菌的制作技术①采取紫萁小菇、石...

    2456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种植指南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金针菇的驯化育种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金针菇的驯化育种

    该法是采用采用成熟的担孢子萌发培养成菌丝体而得到纯菌种的方法。担孢子具备亲本的遗传特性,但变异的机会多,生命力强,可能选育出优良的菌株。“种茹”的选择要求与组织分离法一样,但成熟度要求八九分成熟的金针茹子实体,因为这时的孢子萌发力强,数量多,分离之后可供挑选的机会多。孢子分离...

    416 木耳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防止香菇菌种退化和对开始退化菌种的提纯复壮的方法——经常分离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防止香菇菌种退化和对开始退化菌种的提纯复壮的方法——经常分离

    生产上使用的菌种,每年要分离1次,选具有优良性状的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培养,也可采用孢子分离,以有性繁殖来发现好的菌株,再用组织分离来巩固其遗传性。待复壮的菌株,可采用菌丝尖端挑选法进行提纯,即取其前端部分菌丝,移接于新的斜面培养基中(不少于10支),在 20—25℃培养5~7天,从中选取...

    719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虫害防治??瘿蚊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虫害防治??瘿蚊

    瘿蚊幼虫初期为红色,大龄幼虫为白色。以幼虫取食菌丝体,并将菌丝体蚕食殆尽,从而造成出菇量减少或不出菇。   (1)生活习性  瘿蚊在温度偏高时活跃,为害严重,成虫和幼虫都具有趋光性,幼虫喜潮湿,干燥环境下活动困难。幼虫可行无性繁殖,且繁殖快。  (2)防治方法 第一,培养室和菇房在使用之前,清扫去掉...

    1530 菌类病虫害防治 食用菌种植教程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大棚种蘑菇消毒需注意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大棚种蘑菇消毒需注意

    为了做好食用菌菇棚环境的消毒处理,必须强化“环境”观念,严格消毒杀菌。值得注意的是,现在蘑菇生产环境每况愈下,诸如污染菌袋、带病菇体以及栽培废料的随意乱弃,使其成为新的“病源基地”,造成病害频发,并伴发交叉感染,使持续生产的难度越来越大,该现象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显现,至今得不到有效治理。对于基...

    507 食用菌种植技术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病虫害 | 如何防止猴头菇无菌刺菇?
    食用菌病虫害 | 如何防止猴头菇无菌刺菇?

    如何防止猴头菇无菌刺菇?无菌刺菇是由于温、湿度管理不当引起的。如环境中的湿度不足,猴头菌子实体为减少水分蒸发,菌刺便停止生长。防治方法:加强通风,降低室内温度,使室温不超过20度。其次,在子实体膨大高峰期,增加洒水量,使湿度保持在90%左右,保证菌刺湿润,促使菌刺不断增长。(来源:山东泽海菌业)...

    1120 木耳 食用菌药使用禁忌
  • 食用菌病虫害 | 天麻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食用菌病虫害 | 天麻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一、病害及其防治 1.发病原因。天麻病害的原菌主要是真菌中除蜜环菌以外的其它担子菌,侵染天麻共生的蜜环菌鲜材和菌材,与蜜环菌争夺养分,严重时不但会抑制蜜环菌的生长,降低天麻的产量,还会直接侵染天麻块茎,造成天麻腐软(称块茎软腐病)或腐烂死亡(称块茎腐烂病)。该病大多在环境不良,如高温高湿、透气不良等...

    969 菌类 食用菌病害诊断标准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香栓菌的菌种特征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香栓菌的菌种特征

    野生香栓菌香栓菌生于杨、柳及壳斗科等树木上。香栓菌属木腐菌,分解木质素的能力较强,传播蔓延很快。常侵害食用菌段木,尤其在段木接种后,长期潮湿、通风条件差的情况下容易生长此种菌。香栓菌内侧排列着许多放射状的薄片,称为菌褶,菌褶两面能够产生单细胞的棒状担子,担子产生孢子。伞柄上常常会有环状的膜,也就是菌...

    2779 木耳 蘑菇种植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