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栽培种植 | 草菇菌种的提纯复壮初探

时间 : 08-02 投稿人 : 兰亭雅致花店 点击 :

菌种的分离与筛选是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的重中之重。食用菌的菌种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变异与退化,尤其是草菇菌丝,生长快退化也快,因此要定期引种或提纯复壮,才能保证菌种质量及种性稳定,从而为最终产量稳定打下基础。

草菇菌种的提纯复壮初探 | 菌菇种植

1 组织分离

工厂化生产草菇时,为了保证种性稳定,大多采用定期组织分离、严格筛选,获得菌种。一般每次选择种菇时,首先要选择出菇好(产量高,整体菇形大小适中,整齐度高)的菇房,菇房内无明显病虫害;其次在此菇房内选择出菇最好的床架,从该床架中挑选出菇最好的料层;在该料层上最好的一片菇中选择无杂菌虫害、生长健壮、非常结实、底盘肥大的草菇幼菇(五六分熟,呈小水蜜桃状)3~4个。采下幼菇立即放入无菌或洁净的塑料袋中,连同分离用的试管培养基带到菌种室超净工作台。

组织分离时,先用75%的消毒酒精消毒双手和工具以及种菇表面(操作熟练者也可不消毒种菇表面),用充分灼烧的手术刀先在纵面上浅浅的环切一道(不要切破外菌幕),在种菇的基部从正中切开一个小口,用手捏种菇外部剥开菇蕾,在菇盖与菇柄交界处用灭过菌冷却后的手术刀浅切一个“田”字形,每个小块3~4mm见方(尽量不要划穿菇肉触及菌褶),直接用刀将菌肉小块接入试管培养基上,塞上棉塞。将菌肉小块拍到试管底部,置于29~31℃环境培养。分离到的试管要达到24支左右,如因操作失误而达不到此数量,要补充合格种菇再分离。

2 分离菌株的鉴定与筛选

2.1 初筛1 ①一般分离培养3d左右菇肉上萌发出白色菌丝,此时挑出因操作不过关而导致斜面感染杂菌的试管,余下继续培养;②待菌丝长至2cm左右时,观察菌丝生长情况:a基内菌丝整齐浓密,纤细有力呈银灰色,生长速度快;气生菌丝爬壁能力强,长势整齐一致的继续培养;b.基内菌丝很稀疏,气生菌丝长势混乱,气生菌丝发白,气生菌丝远比基内苗丝多或者感染杂菌,只要出现其中一种情况就剔除;③观察满管快慢,标注满管时间;④观察厚垣孢子出现早晚,标注时间;优先选择先满管先出现厚垣孢子的试管,留最好的12株,不足则有多少留多少。

2.2 初筛2 ①将剩余的12株编号VZl~VZ12,取尖端菌丝转管,底部3cm不动,每支转20~30支,对应标注VZlMI~VZ12M1;②转管后剩余的菌种,在酒精灯下,敲破试管底部 (可用小砂轮沿底部无培养基处用力划出痕迹,然后在火焰上稍稍烤一下,如未破裂,迅速用冷的酒精棉球冷却可使试管底部破裂),用灭过菌的打孔器在底部1~2cm位置打孔取样(打孔器直径4~5mm),打2排孔,每排2个;靠基部的那排接到平板中央,另一排接到平板边沿;菌丝面贴培养基,标注与转管试管相同,置于29~31℃倒置培养;③转管试管的筛选方式与下述“草菇母种转管筛选”相同;平板分2块:接在中央的菌种,主要对比菌丝形态,色泽、均一度,是否存在角变,淘汰不稳定的菌株;接在边沿的菌株,主要比较每组的平均生长速度,如果平板的盖板无冷凝水的,比较其爬壁力;综合评比后,筛选出最佳的8株。

2.3 复 筛 ①待厚垣孢子出现后,将筛选出的8个菌株的试管置于20℃下避光保藏;②8株菌株挑最好的1~2个平板接原种,离接种块2cm处打孔取样,每个样接1袋原种,菌丝面贴料面。每个菌株接30袋,29~31℃避光培养,记录其生长速度、观测菌丝色泽及长势(原种培养基须按配方精确称量,严格控制料水比,拌料均匀,装袋重量、高度、松紧度一致)。③筛选出表现最佳的4个菌株,每个菌株挑最好的20袋原种,5袋置于20℃避光保藏,15袋进行出菇试验。

3 出菇试验

出菇试验对于所有食用菌的育种都是最关键的一步,通过出菇试验比较不同菌株之间的优劣,筛选出不同菌株适合的生产模式。

草菇组织分离平板接原种的同时,外来引种经转管筛选后的母种,每个菌株接30袋原种;当厚垣孢子都出现后,每个菌株挑出较好的15袋做出菇试验。①4个菌株加外来引种各 15袋,每个菌株每组5袋,3个重复;②沿底部折角割去袋底,袋口留2cm,多余割去,排在菇床架上;③喷出菇水:出菇水的温度、pH值与正常出菇水相同,总水量约为原种干重的30%,喷完出菇水后盖无纺布进入催蕾环节;出菇水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做到底部不滴水,宁少勿多,防止因水分过多造成大幅度减产。④催蕾及出菇管理与常规同,采收记重时记录每组的采收时间和采收菇重,统计分析时每组剔除1袋最差的,其余统计分析比较平均生物转化率、开始出菇时间和清床时间;保留生物转化率最高、周期最短的2个菌株;淘汰的菌株对应的保藏原种停止保藏,保留的2个菌株对应的保藏原种在有效期内轮流转扩栽培种投人生产。

4 草菇母种转管筛选

转管前要将种源在29~31℃的环境下培养24~48h,转管时要做到空白斜面无冷凝水,接种块大小一致,规格3mm×3mm~4mm×4mm,菌种块直接掉到底部,不要在培养基上划过,29~31℃环境下避光培养。①接种后24h,观察萌动情况,正常12h萌动;②接种后48h,观察菌丝生长情况:a基内菌丝整齐浓密,纤细有力呈银灰色,生长速度快;气生菌丝爬壁能力强,长势整齐一致的继续培养;b基内菌丝很稀疏,气生菌丝长势混乱,气生菌丝发白,气生菌丝远比基内菌丝多或者感染杂菌,出现其中一种情况要剔除;c相对a而言,生长速度略慢,标注后对比培养(有些种块在接种时烫伤而萌动慢造成的,后期培养指标合格可以使用);③接种后72h,观察气生菌丝的爬壁能力,将爬壁能力较弱的剔除;④接种后84~120h,正常菌丝满管,比较检查时要将培养不同天数满管的标注并分开(分成3类);培养144h未满管的剔除;⑤接种后156~240h,正常菌丝出现砖红色厚垣孢子,每天检查,出现厚垣孢子后,标注出现日期,当天放置到18~22℃环境避光保存(保藏时将不同天数满管的分开放);培养240h未出现厚垣孢子的剔除。

注:斜面母种在30d有效保藏期内使用的,对于同一批次同一品种的,优先使用菌丝先长满的;在菌丝同一天长满的里面优先使用先出现厚垣孢子的。

5 原种和栽培种的筛选

生产原种和栽培种之前,在接种前48h,取出保藏菌种置于29~31℃下恢复培养。

原种的筛选标准:以生长速度、菌丝色泽和健壮程度、厚垣孢子出现早晚为基准;采用标准棉子壳配方29~31℃培养,一般48~72h封面,8~10d长满,12~15d出现厚垣孢子,10d内未长满的淘汰;菌丝纤细有力呈银灰色的保留,菌丝变浓白或局部变浓白的的淘汰;由于配方以及含水量的不同,上述参数会有所不同,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菌丝外观好生长速度快的原种,出现厚垣孢子早的更好。

栽培种的筛选与原种基本相同,差异在时间上,一般使用标准配方在29~31℃培养,48h封面,7~10d长满,11~14d出现厚垣孢子,10d内未长满的淘汰。

6 菌种保藏期限

草菇母种出现厚垣孢子之后立即置于18~22℃环境避光保藏,30d内使用最佳,最长不超过60d,草菇原种出现厚垣孢子之后立即置于18~22℃环境避光保藏,20d内使用;草菇栽培种出现厚垣孢子之后最好立即使用,18~22℃下保藏前3天效果最佳,最多存放7d。

注意事项:①在草菇上使用的试管培养基,要注意以下几点:a.培养基在配制至分装前,做到搅拌均匀,防止因试管内营养差异影响对菌丝优劣的判断;b.试管培养基灭菌后冷却、摆斜面时要防止出现大量冷凝水,培养基温度在55~60℃的时候出锅,温度过高冷凝水多,温度过低容易凝固;斜面摆好后要立刻覆盖一些洁净的保温材料,防止凝固时产生大量冷凝水;如果少量定型的斜面存在冷凝水,应剔除;如果大多数试管都产生冷凝水,可在较密闭的干净箱体内放置干燥剂(如生石灰块)对试管进行干燥,待斜面上冷凝水除去后立即停止干燥。②际准草菇菌种配方:棉子壳84%,麸皮12%,轻质碳酸钙2%,生石灰2%,料水比1∶1;灭菌后pH≤6.0。根据棉子壳的质量优劣,酌情添加1%蔗糖。③周期的安排:在各个环节都稳定的情况下,一般组织分离、出菇试验90d做一次,如果出现高产菇房,立即做组织分离和出菇试验。一次组织分离到出菇试验结束需要40d,每次接试管到出现厚垣孢子需要7~10d,每次转管出现厚垣孢子保藏20d需要进行下1次转管(每次转管的尽量在保藏1个月内使用),允许转管3次。

相关文章

  • 食用菌病虫害 | 目前我国登记可用于食用菌上的药剂有哪些?
    食用菌病虫害 | 目前我国登记可用于食用菌上的药剂有哪些?

    目前我国登记可用于食用菌上的农药种类还不多,列于下表:药名 登记号 登记菇 防治对象 毒性 使用方法与用量5%氟虫腈 (锐劲特) LS2001918 食用菌 菌蛆 低毒 每100米2喷雾1.5~2.0克50%咪鲜胺 LS2001627LS20001214 蘑菇 褐腐病 (湿泡病) 低毒 喷雾0.4~...

    344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药使用禁忌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干猴头菇的泡发方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干猴头菇的泡发方法

    干猴头菇怎么吃最好?想要干猴头菇下菜好吃一定要注意一下泡发方法,不经过特别的处理会产生很大的苦味会严重的影响口感而且其中的营养也会流失很大的部分,传统的方法是通过浸泡冲洗之后蒸发不仅味道好营养也全部保留了下来。下面分步骤介绍猴头菇如何泡发的详细做法。第一步:用清水先将猴头菇表面的赃物洗净,除去根蒂(...

    400 菌类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病虫害 | 蘑菇生理性病害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蘑菇生理性病害防治

    蘑菇对环境的反应较为敏感,不良的栽培环境,会使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受阻,产生各种异常现象,导致蘑菇减产、质量降低。蘑菇常见的生理性病害有菌丝徒长、硬开伞、薄皮早开伞或出现地蕾菇、空根白心菇等。现介绍如下: 菌丝徒长 症状:菇床覆土调水以后,蘑菇绒毛菌丝会持续不断地往细土表面生长,严重时会形成一种细密的、...

    2169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病害与病因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香菇面酱加工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香菇面酱加工技术

    1.配方 干香菇柄5公斤,面粉100公斤,食盐3.5公斤,五香粉300克,柠檬酸300克,糖精100克,防腐剂100克,水适量。2.操作要点(l)制曲环。将面粉加水拌匀,做成面饼置瓶中常压蒸2小时,再冷却到30℃时按0.1%-0.2%的比例接入酱种曲。然后塞以棉花,在0.6-10公斤/厘米压力下(或...

    1650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菜谱 | 菌菇烧猪蹄
    食用菌菜谱 | 菌菇烧猪蹄

    准备食材及调料:猪蹄 杏鲍菇 口蘑 青红辣椒 葱 姜 八角 豆豉酱 白糖 老抽 五香粉步骤:1. 杏鲍菇、口蘑洗好备用;猪蹄去毛、洗好备用;2. 猪蹄切小块,焯水捞出洗净备用;3. 杏鲍菇切滚刀块,口蘑一切二;4. 锅里烧油,小火煸炒葱姜八角,倒入豆豉酱,白糖炒香,然后倒入猪蹄炒匀,放老抽,五香粉,...

    2238 食用菌保存方法 食用菌食谱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银耳菌种的生产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银耳菌种的生产

    (一)母种及原种把分离提纯后的银耳菌丝和香灰菌丝单独分开培养于试管中。生产母种时,先取出银耳菌丝,并扩大到所需要的管数。然后放在25℃培养到银耳菌落直径约lcm左右。此时,再在每支长了银耳菌丝的试管中,接种极少量香灰菌丝,待两者长在一起时,就可以出售或用于原种生产了。 如先接香灰菌丝,因香灰菌丝生长...

    2500 食用菌种植技术 食用菌种植指南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双孢蘑菇新品种“福蘑58”简介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双孢蘑菇新品种“福蘑58”简介

    双孢蘑菇新品种“福蘑58”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以双孢蘑菇W2000单孢分离并经系统选育而成。在适宜栽培条件下,平均单产比主栽品种As2796提高20%-25%,比亲本菌株W2000提高10%-15%,鲜菇质量与W2000相当,明显优于主栽品种W192,品质优良。规范...

    1613 木耳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北虫草液体菌种制作方法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北虫草液体菌种制作方法

    北虫草的菌种怎样制作培育?北虫草是一种富含虫草素、氧基酸等营养物质的虫、菌结合的食用菌类,因为营养物质种类多、含量高,是人们生活中的上等滋补佳品,在市场上销售情况一直较佳,人工种植前景看好。而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北虫草液体菌种制作方法,如下:一、培养基配方配方:玉米粉1%、葡萄糖2%、蛋白胨1%、...

    1157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资讯 |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农场公司:小木耳大产业 助力产业升级
    食用菌资讯 |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农场公司:小木耳大产业 助力产业升级

    小木耳,大产业,3月27日上午,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农场有限公司大棚基地里,用于段木耳培育的10000多柞木段正在卸车,这是这个农场有限公司丰富一产业态、拓宽营收渠道的一项举措。饶河农场有限公司林业管理站站长吕占伟说:“从去年开始,我们就已经有针对性的开展段木耳培育的培训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的培训...

    1091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种植技术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香菇的贮藏与保鲜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香菇的贮藏与保鲜

    1、贮藏特性 香菇是食用菌中比较耐贮的种类,这是因为它在贮藏过程中能耐受低温和高二氧化碳的环境,而不造成明显的伤害,故此对香菇可采用气调贮藏, 2、采收及预处理 香菇要分批采收,适宜采收的标准是:菌盖未完全张开,菌盖边缘稍内卷,菌褶已完全伸直。香菇采收时间应在晴天早上进行,此时气温较低。采收时可用...

    2981 食用菌 食用菌种植知识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简化制种革新法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简化制种革新法

    笔者经多年实践,摸索出“食用菌制种简化革新法”。该方法可免除传统制种所需要的系列昂贵设备、原料、药物、用品,节省投资数千元。生产的菌种抗性特强,既耐高温也耐低温,用于扩繁接种成功率达100%,制种周期缩短20~30天。其简化革新方法是: 1.制种原料革新 简化常规法以马铃薯、葡萄糖、琼脂等为原料,混...

    2398 食用菌种植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双孢菇的贮藏方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双孢菇的贮藏方法

    一、适时采收 双孢菇采收的最佳时期是菌伞将开但菌膜未破时。采收后在凉棚中将菇分好等级,把不适宜贮藏的开伞菇、病菇和有虫菇选出。 二、低温冷库贮藏 双孢菇采后经挑选分级,用清水冲洗干净,为防止菇色发黄或变褐,可放入0.01%焦亚硫酸钠水溶液中漂洗3-5分钟。迅速用冷水对菇体进行预冷处理,然后沥干水分,...

    2666 食用菌种植技术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病虫害 | 香菇菌棒培菌期间病虫害防控措施
    食用菌病虫害 | 香菇菌棒培菌期间病虫害防控措施

    1、虫害(菇蚊、菇蝇)防治发生原因及为害规律:菇蚊、菇蝇是香菇培菌期间最主要的害虫,培菌场所高温高湿、通风不畅和环境不清洁、浸染源多是其发生的直接原因。菇蚊、菇蝇繁殖力强、繁殖速度快、为害严重,其生命周期分为卵、幼虫、蛹、成虫4个阶段,为害方式:通过幼虫蛀食香菇培养料和菌丝体,进而导致培养料变黑、菌...

    963 木耳 食用菌药品牌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临近冬月,菌菇类该怎样进行售卖转换?
    食用菌加工贮藏 | 临近冬月,菌菇类该怎样进行售卖转换?

    9、10月,天气逐渐转凉,从“夏月”慢慢过渡到“冬月”(冬月指每年11月到4月,北方室内供暖月份。夏月指每年4月到10月)。季节性表现明显的蔬菜品类也开始随着季节转变而做出调整,其销售重点渐渐地从以瓜果类、叶菜类蔬菜为主,转换为以调味类、豆类、菌菇、结...

    603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病虫害 | 如何防治双孢菇黄斑病
    食用菌病虫害 | 如何防治双孢菇黄斑病

    染病初期菌盖上有小斑点状浅黄色病区,随着子实体的生长而扩大范围及传染其它子实体,继之色泽变深,并扩大范围到整个菌盖,染病后期菇体分泌出黄褐色水珠,病株停止生长,继而萎缩、死亡。黄斑病是由假单胞杆菌引起的病害,为细菌性病原菌;该病菌喜高温高湿环境,尤其当温度稳定在20℃以上、湿度95%以上,而且二氧化...

    273 食用菌药使用方法 蘑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