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家庭栽培羽衣甘蓝的小心事项

时间 : 07-23 投稿人 : 一支花 点击 :

羽衣甘蓝,又名叶牡丹,由于其粗生易种,最佳观赏期又在室外缺花少绿的冬天,因而受到众多家庭养花爱好者的喜爱。

家庭栽培羽衣甘蓝的小心事项 | 特种种植

由于家庭养花条件所限,每种花都不可能养许多,养羽衣甘蓝,以购买羽衣甘蓝种子栽培观赏成效最好,可大多数数花种经销商最小包装都在百粒以上,十粒八粒种子无法购买。不少爱好者只好从花市上直接购买成品羽衣甘蓝盆花欣赏,这样做尽管能够省去不少麻烦,可对许多养花者来说不能尝试从播种、育苗到上盆养护,最后养成成品的乐趣,未免有点遗憾。在这里笔者介绍个别心得,谈谈家庭种养羽衣甘蓝。

在花市上挑选购买几盆优质的羽衣甘蓝盆花,到春季3、4月份羽衣甘蓝抽苔开花后,不要把它拔掉丢弃,而是继续浇水施肥养下去。花谢后老茎又会萌发大量蘖芽,此时把没有蘖芽的老茎剪去,正常浇水管理到秋天。8月初把这些蘖芽剪下进行扦插。办法是按照自己需要扦插数量的多少,把干净的花盆装上干净的河沙或珍珠岩,然后用开水浇透消毒,放凉后备栽。

剪下的蘖芽每个保留3片至4片叶片。扦插密度以叶子不互相重叠为度,扦插完后喷一遍水,把花盆放在树荫下,或早照能见日光,晌午晒不到的地方。按照天气状况灵敏掌握每天进行喷水次数,在保证插穗不产生过分萎蔫的前提下,抑制浇水次数。羽衣甘蓝插穗生根容易,一星期开始扎根,两个星期就可移栽上盆。这样养花者就能够按照自己的需要种上几盆。

留作采插穗的羽衣甘蓝老茎,采完插穗后,最好是在采插穗时就堤防观察,按照老桩茎的长相在区别位置留上3枝至5枝芽,继续管理下去可培养出多头羽衣甘蓝盆花。如果是盆景爱好者还能够使用此类老桩茎制作羽衣甘蓝盆景,虽说制出的羽衣甘蓝盆景比不上树桩盆景那么高雅悠久,可也别有一番情趣。

如果在6月中旬即剪取蘖芽进行扦插,生根后即上盆栽培,用此类对策能够长出茎长50厘米的羽衣甘蓝切花。也可不剪芽扦插,使老茎上的蘖芽任其成长,这样尽管获得的切花茎长不长,一般只有20厘米至30厘米,不太粗壮且大小不一,但多种规格的羽衣甘蓝切花又能够使你在制作插花作品时有很强的挑选余地。其它羽衣甘蓝进行瓶插,在室内放置的环境下很容易扎根,如果是放置在光芒敞亮的房间里,能够放置两三个月时间。

相关文章

  • 香菇木霉的为害与防治和治疗
    香菇木霉的为害与防治和治疗

    香菇,又名花菇、香蕈、香信、香菌、冬菇、香菰,为侧耳科植物香蕈的子实体。香菇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也是我国特产之一,在民间素有“山珍”之称。它是一种成长在木材上的真菌。味道鲜美,香气沁人,养份充盈。香菇富含维生素B群、铁、钾、维生素D原(经日晒后转成维生素D)、味甘,性平。主治...

    2541 苗木种植科普 苗木知识入门
  • 桂花嫩枝扦插养殖技术
    桂花嫩枝扦插养殖技术

    桂花是中国木犀属众多树木的习称,代表物种木犀(学名:Osmanthus fragrans (Thunb.) Lour.):又名、岩桂,系木犀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质坚皮薄,叶长椭圆形面端尖,对生,经冬不凋。花生叶腑间,花冠合瓣四裂,形小,其园艺品类繁多,最具代表性的有金桂、银桂、丹桂、月桂等。桂花的养...

    2250 种植知识 苗木种植方法
  • 茶花管理十问十答(2)
    茶花管理十问十答(2)

    茶花(学名:Camellia sp.)又名山茶花,是山茶科、山茶属多栽培物和园艺品类的通称。花瓣为碗形,分单瓣或重瓣,单瓣茶花多为原始花种,重瓣茶花的花瓣可多达60片。茶花有差别程度的红、紫、白、黄各色花种,甚至还有彩色斑纹茶花,而花枝最高能够达到4米。性喜温暖、湿润的环境。花期较长,从10月份到翌...

    2268 种植教程 苗木种植科普
  • 如何养好白兰花?
    如何养好白兰花?

    白兰花北京俗称“把兰“,广东则叫”白玉兰“。它的叶片青翠碧绿,夏、秋两季开白花,花香如幽兰,令人心旷神怡。花在5-10月陆续开放,以6-7月最盛,在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南方地区多栽植于露地,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均宜盆栽。白兰花性喜温暖、湿润,宜通风...

    577 苗木种植方法 苗木种植常识
  • 银柳变装秀
    银柳变装秀

    银柳(Salix garcilistyla Miq)又名「猫柳」、「细柱柳」,英文名则称为「Cat~tail willow」,为杨柳科多年生落叶灌木。当冬天来临时银柳的叶子会逐渐脱落,露出鲜红色的花苞,类似身着红衣的可爱小姑娘般红润美丽;脱去艳红的芽鳞后,展现银白色柔顺细毛的花芽,姿态更显高贵典雅,...

    235 苗木种植禁忌 苗木知识入门
  • 一叶兰的种植
    一叶兰的种植

    一叶兰,[别名] 蜘蛛抱蛋、一叶青。[学名] Aspidistra elatior [科属] 百合科,蜘蛛抱蛋属。[形态] 多年生常绿草本。根状茎粗短横生于土表,叶直接基生于根状茎,单生直立,一叶一柄,叶柄粗壮而长,坚硬挺直;叶长椭圆形,深绿而有光泽。花葶自根茎生出,花顶生,两性,春末开花,秋末种子...

    1889 种植技术 苗木种植技巧
  • 猕猴桃自然储存保鲜法
    猕猴桃自然储存保鲜法

    扬州市邗江酒甸镇农民杨声谋创造的“猕猴桃自然储存保鲜法”获得成功,这项技术使猕猴桃在常温下保存突破200天。猕猴桃浆果容易腐烂、不易保存,我国每年烂掉的猕猴桃达10万多吨,经济损失数亿元。在发达国家,猕猴桃毕生产出来就进冷库,在我国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不能广泛地配套建设冷库。...

    418 种植技术 苗木种植禁忌
  • 春天兰花管理三则
    春天兰花管理三则

    兰花(学名:Cymbidium ssp.):附生或地生草本,叶数枚至多枚,通常生于假鳞茎基部或下部节上,二列,带状或罕有倒披针形至狭椭圆形,基部一般有宽阔的鞘并围抱假鳞茎,有关节。总状花序具数花或多花,颜色有白、纯白、白绿、黄绿、淡黄、淡黄褐、黄、红、青、紫。春天兰花管理三则 一则 春天,兰花管...

    1872 苗木种植注意事项 苗木种植常识
  • 大岩桐多花诀窍
    大岩桐多花诀窍

    大岩桐,又名:落雪泥,拉丁文名:Sinningia speciosa,为苦苣苔科、大岩桐属多年生草本,块茎扁球形,地上茎极短,株高15~25 cm,全株密被白色绒毛。叶对生,株高15厘米至25厘米,大岩桐的植株玲珑小巧,叶茂翠绿,花朵姹紫嫣红,园艺品类繁多,有蓝、白、红、紫和重瓣、双色等品系。每年春...

    710 苗木种植常识 苗木种植技巧
  • 该怎样养好百合花
    该怎样养好百合花

    百合花为百合科百合属球根草本植物。百合花茎刚直挺秀,叶色翠绿,花形奇特,色泽高雅,很惹人喜爱。国内引种、种植正日渐扩展,市场销售日益活跃。一、习性百合花品系许多,现观赏种植的多是人工杂交种,重要有亚洲百合、麝香百合和东方百合3个种系。近年流行的切花品系多数是从荷兰、日本进口的。如麝香百合,又名铁炮,...

    293 种植教程 苗木种植注意事项
  • 文竹种植技术及病害防治和治疗
    文竹种植技术及病害防治和治疗

    文竹,英文名:Asparagus setaceus。文竹又名云片竹、芦笋山草,属百合科。种植变异有矮文竹和大文竹等。形态及习性: 文竹为多年生草质藤本,茎柔嫩伸长具有攀援性;根部稍肉质;叶状枝纤细而簇生,形如羽毛,水平开展;叶长3毫米~5毫米,6枚~12枚簇生,圆柱形,成刺状鳞片;花小,两性,白色,...

    1849 苗木种植 苗木种植技巧
  • 大丽花的种植技术
    大丽花的种植技术

    大丽花又名大丽菊、西番莲,菊科,大丽花属。大丽花的种植技术简单,加上姿态万千、色彩华丽、花期颇长、适应性强、种植容易,各地种植普遍,除用作布置花坛花境外,也可盆栽观赏和用作切花,是世界名花之一。一、形态特性及品系 多年生球根类花卉,具肥大的纺锤状肉质块根,多数聚生在根颈的基部,内部贮存大量水分,经久...

    787 种植技术 苗木种植教学
  • 铁线蕨养殖管理
    铁线蕨养殖管理

    铁线蕨,(学名:Adiantum capillus~veneris L.),铁线蕨科,多年生草本,高0.1~0.6米。因其茎细长且颜色似铁丝,故名铁线蕨。铁线蕨也是钙质 土的指示物。由于其畏干燥及强烈光照,须摆放到没有日光直射的地方养护。广布于台湾、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等地,常生于流水溪旁石...

    941 苗木知识普及 苗木种植教程
  • 金钟花的种植
    金钟花的种植

    金钟花又名黄金条、迎春条、细叶连翘,系木犀科连翘属落叶灌木。花期3月下旬至4月上旬,先叶开放或花叶同放,花色金黄。    金钟花分布于我国江苏、福建、湖北、四川等地,多成长在海拔500米至1000米的沟谷、林缘与灌木丛中。喜光照,又耐半阴;还耐热、耐寒耐旱、耐湿;在温暖湿润、背风面阳处,成长良好。在...

    781 种植教程 苗木种植方案
  • 薰衣草的妙用
    薰衣草的妙用

    薰衣草(拉丁学名:Lavandula angustifolia Mill.)又名香水植物,灵香草,香草,黄香草,拉文德。属唇形科薰衣草属,一种小灌木。茎直立,被星状绒毛,老枝灰褐色,具条状剥落的皮层。叶条形或披针状条形,被或疏或密的灰色星状绒毛,干时灰白色或橄榄绿色,全缘而外卷。轮伞花序在枝顶聚集成...

    1696 苗木种植知识 苗木知识普及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