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筒苣苔是苦苣苔科Smithiantha属的植物,也有人翻成绒桐草。有别于另外苦苣苔家族的外型,垂筒苣苔的叶片及花序都自成一格,直挺挺的锥状花序上垂吊着筒状的花朵,因此英文名为TempleBells。
垂筒苣苔原产于中美洲、墨西哥一带,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约15~35公分,叶心型,密布绒毛,叶色浅绿、深绿或红色,叶脉处有红褐色的斑纹,看似绒布般的质感。于休眠期前会长出地下鳞茎,等气候合适期鳞茎会再度萌发出新株。花序从植株中心或叶腋抽出,花朵筒状,花色有红、黄、橘、白、紫等,花朵内侧有斑点或花心处有黄色色块,花期为秋至冬天。
种植介质排水良好即可,种植处需半日照(上午)或整天敞亮散射光,夏天要避开强光的照射避免叶子晒伤;若光芒不足则植株易疯长倒伏,开花性也较差。由于花序会越抽越长,建议以3吋以上的深盆栽种较不会倾倒。开花后植株会进入休眠期,地上部逐渐萎凋,于根部产生鳞茎,此时.要减少浇水,只要坚持介质不完全干燥即可,等到春天新芽萌出时再大量浇水;也可于休眠期时将鳞茎挖出,贮存于夹链袋内(可恰当保湿),当看见新芽长出时再将鳞茎种下。若于成长时期缺水枯死,会使鳞茎来不及发生,需特别留意。
养殖以鳞茎、扦插、播种为主。鳞茎养殖即是将鳞茎分拆,每盆一段或数段(一段可长成一株)埋于盆中约3公分深,介质坚持湿润,待其发芽后移至光芒充沛处。扦插需于植株未开花前,剪取顶芽约3节,去掉最下方一节的叶子,插于介质中,置于阴凉处约1周即发根。播种合适的季节为春天,发芽适温约摄氏20~25度,种子不需培土,等本叶长出4片时订植于盆中,当年即会开花。施肥宜选择缓效性的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