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真姬菇接种发菌需要注意什么,该如何操作?

时间 : 05-28 投稿人 : 润辰 点击 :

真姬菇的接种发菌:料袋冷却后,将部分料袋密排至接种桌,其余装入周转箱,或码在接种桌周围;将种源用75%酒精擦洗后,排在接种桌一另一端放置净化机,开机10分钟后,即可进行播种,袋、接入菌种等均常规操作,一般每瓶种源可接30袋,或接两头出的菌袋15个左右;也可采用常规接种箱进行该操作;播种操作注意项如下:

真姬菇接种发菌需要注意什么,该如何操作? | 菌菇种植

①检查料袋温度。必须降至28℃以下,如在高温季节生产菌袋,则降至常温水平即可,料袋起始温度过高的结果必然是影响菌种活力,或者使菌种抗性降低,后期发病严重,甚至烧死菌种。

②严格检查种源。对于自制种源,确认合格后,可使用75%酒精进行表面消毒,直接进行播种操作即可;对于外引种源,除引种时的检查外,在使用前仍需进行严格检查,包括是否有杂菌斑点、条纹以及有无活虫或虫卵等,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

③无菌接种环境。由于真姬菇菌丝相对较弱,发展速度慢,占领料面需时较长,给杂菌的侵染造就了一定的机会,所以,作为料袋的解口,与空气直接相对,其所处空间环境的杂菌基数高低,就直接决定了菌袋的成功率,因此,创造一个接种的无菌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在实际生产中,发菌成功率很是理想,并且,由于人体不受接种箱的限制,工作效率大为提高,且没有药物对环境的污染,也就没有对人体的伤害,也就不存在药物残留等问题,值得推广应用。

发菌:一般在气温30℃条件下时,可予常温发菌。要求将空气湿度调控至75%左右,过低的湿度往往易使菌袋失水严重,导致影响出菇效果;但当气温高于30℃时,有条件时可采取水温空调等设备进行降温,或应采取将培养室顶部喷水降温、周围挂草苫喷水降温、加强晚间通风降温等措施。

单从这一点看,安排适宜的生产季节是至关重要的,一般宜在春季进行播种发菌,否则,进入夏季以后,持续的高温将严重影响和制约着菌袋的发菌成功率。适宜条件下,一般50天左右菌丝即可发满菌袋,完成发菌的菌袋,菌丝洁白,基料间隙完全被菌丝体充盈,菌袋硬度提高,手敲时发出类似空心木的声响,且富有弹性;打开袋口,菌香味较浓。

菌丝后熟培养:后熟培养,是真姬菇特有的生物特性,是不可或缺的过程之一。如在春季进行菌袋生产,待完成发菌时已进入高温时段,气温多在30℃左右,高者可达35℃左右,但由于长成的菌丝体具备较强的抗高温能力,所以,高温甚至是持续的高温条件下的后熟培养(也称二培菌),非但不影响菌丝活力,而且,只有经过该高温阶段的后熟培养,或者说,也只有后熟培养达到要求,菌袋(菌丝)才具备理想的结菇能力,所以,该阶段的高温条件及培养时间,是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予高度重视。

后熟培养的操作较为简单,但是,期间不但时间长,而且客观因素影响较多。菌袋可在培养原地不动,利用通气等方式使室温升高至30~35℃,其它条件可同前期发菌阶段。期间要注意防治病虫危害;如空气过于干燥,菌袋失水严重,可适当阶段性地提高湿度至80%以上;通风量较前稍加大;管理方便时,可适当增加光线及温差刺激,以提高后熟效果,缩短培养期。

一般50天左右,菌丝体即可达生理成熟,其标志是:菌袋重量较播种期低约20%~30%、菌丝变为浅白黄色、基质由于失水而呈收缩状,已具备离壁条件,但由于失水速度极慢,基质周边与塑料膜贴合较紧,随着基质收缩,塑料膜呈凹凸不平的皱缩状,但二者结合紧密、手敲发出干段木的轻音,不闷不沉;无明显病虫害及潜在危险(虫卵等)。根据上述基本指标,即可判定该批菌袋已达后熟培养效果。

结束后熟培养后,如仍处于高温季节,离出菇的适宜时间还有一段时间,因此,只有将菌袋进行简单存放,或转越夏处理;存放条件以阴、凉、通风、闭光、无虫害为最佳,以山区及城市中的人防工事、地下室等为好,但大多数生产者无此条件;在林荫下搭遮雨荫棚并围以防虫网方式,主要是以闭光存放,大型果园下亦可;部分地区有连片种植佛手瓜、丝瓜、南瓜、葫芦的习惯,瓜架下用于菌袋存放的效果就很不错,但需注意闭光和控制湿度,尤其要注意防虫,总之,出菇前的菌袋存放以闭光、低温、通风、防虫等管理为主。(大相乡情)

相关文章

  • 食用菌病虫害 | 病害鸡腿菇假单胞杆菌病
    食用菌病虫害 | 病害鸡腿菇假单胞杆菌病

    鸡腿菇假单胞杆菌病Pseudomonas agarici,又名黑腐病,在鸡腿菇生产中为害严重,发生普遍,属于细菌性病害。 症状 发病初期鸡腿菇菌盖上形成褐色至黑褐色斑块,随鸡腿菇生长发育,病菌逐步深入菌肉,严重时可导致整个菇盖腐烂,影响鸡腿菇的品质。 病原 假单胞杆菌属于细菌性病害。 发病特点 假单...

    2144 菌类 食用菌药品牌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几种食用菌的盐渍和糖渍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几种食用菌的盐渍和糖渍

    食用菌栽培种由原种扩大而成,所有的原种培养基均可用于制备栽培种。栽培种培养料的制备与原种基本相同。(1)配料的方法和步骤棉籽皮一麸皮培养基(适用于木耳、金针菇、滑菇、平菇等栽培):棉籽皮44千克、麸皮5千克、蔗糖0.5千克、石膏粉0.5千克。木屑一麸皮培养基(适用于银耳、黑木耳等栽培种):木屑38千...

    2307 蘑菇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病虫害 | 草菇杂菌与害虫类别防治介绍
    食用菌病虫害 | 草菇杂菌与害虫类别防治介绍

    1.草菇栽培中常见杂菌及其防治草菇栽培一般采用生料栽培或二次发酵栽培,培养料没有彻底灭,栽培的全过程均处在高温高湿环境中,杂菌危害较多。(1)鬼伞类杂菌:包括黑汁鬼伞、粪污鬼伞、长根鬼伞等。子实体白色,很快开伞,变黑并自溶如墨汁。鬼伞的生活周期一般比草菇早2~3天,与草菇争夺营养,影响草菇的产量;鬼...

    656 菌类病虫害防治 木耳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灵芝等四种药用菌类中药材的采收加工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灵芝等四种药用菌类中药材的采收加工

    灵 芝又叫灵芝草、灵芝菌,为多孔科植物灵芝或紫芝的子实体。该品具有滋养强壮的功能。主治头晕、失眠、神经衰弱、高血压、冠心病、胆固醇过高、肝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矽肺、风湿性关节炎,外用治鼻炎。灵芝分布于我国吉林、河北、山西、陕西、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西藏等省...

    2133 食用菌 食用菌种植方法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野生牛肝菌采后处理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野生牛肝菌采后处理

    1.采后处理 ①、选菇。野外采摘的牛肝菌有时会混有杂菌、杂物,加工前要仔细精选,将不同种类的牛肝菌进行分类,分别加工,以保证加工产品的纯正。 ②、摊晾。雨天或阴天采摘的菇体含水量高,要在通风干燥处摊晾3~5小时,以降低菇体水分。采后不能及时加工的牛肝菌也应放在通风处摊晾。 ③、去杂。用不锈钢刀片削去...

    1877 食用菌种植教程 蘑菇种植教程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母种的检查要细心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母种的检查要细心

    检查母种是每一个食用菌母种制作人员必须的工序之一,从菌种萌发开始每隔48小时就应检查一次。检查母种必须具备的前提是必须对该品种的特征特性有明确的了解,主要关注点是生长的适宜温度、正常的长速和长相、适宜的培养基。并且使菌种处于标准环境条件下。这是因为任何品种的母种特性特征的所有数据都是在其一定条件下和...

    2641 食用菌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羊肚菌幼菇保育方法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羊肚菌幼菇保育方法

    近期温度持续回升,羊肚菌原基陆续分化,生长加快。幼菇的保育关系到羊肚菌最终的产量和质量。羊肚菌的原基完成分化发育形成幼菇,菇帽和菇柄已明显分化,大小已生长到3cm左右的小(幼)菇阶段。此时的幼菇虽然对外界环境还较为敏感,但是抗性明显增强。适合幼菇的生长发育条件为:温度10-22℃;空气相对湿度85%...

    2799 食用菌 蘑菇种植教程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茯苓的采收和加工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茯苓的采收和加工

    1.采收 茯苓一般于4月下旬至5月下旬下窖,当年11月~12月第1次采收,于翌年4月~5月第2次采收。茯苓成熟的标准是:苓场的土壤裂隙不再增大、菌核长口处已弥合,苓皮表面呈黑褐色或棕褐色,外皮薄而粗糙,裂纹不见白色。若苓皮呈现黄白色,则表示茯苓正在生长,可以延迟采挖。 采挖方法:用锄头将窖掘开,取出...

    1610 食用菌种植技术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菌种贮藏应注意什么?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菌种贮藏应注意什么?

    菌种贮藏和菌种保藏的目的和意义都不相同。菌种贮藏的目的在于防止污染减缓菌种的新陈代谢和衰老,保持菌种活了和纯培养状态,使之处于随时可用的生理 状态,保持菌种的商品质量。食用菌的种类不同,菌种的培养基不同,贮藏需要的条件和保质期不同,但是对贮藏的基本条件要求是相同的,贮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食用菌菌种贮...

    2550 菌类 食用菌种植方法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架子菇出菇管理方法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架子菇出菇管理方法

    架子菇是香菇种植的一种模式,近几年笔者针对架子菇出菇管理这一课题深入西部山区多个食用菌种植园区走访调研,了解菇农出菇管理的一些常规做法,总结了一些好的经验,同时也发现了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下面为大家介绍架子菇出菇管理方法:一、第一潮菇的管理菌棒经过发菌、转色过程后,可见零星菇蕾发生,要选择合适天气...

    1694 食用菌种植教学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边缘很薄、较脆、色泽很浅,是怎么回事?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边缘很薄、较脆、色泽很浅,是怎么回事?

    这是因为氧气供应不足、通风不良、昼夜温差过大、棚内光线较暗等因素引发的异常症状,不是杂菌病害,可通过调整管理措施来改善。对此,菇农应及时纠正日常管理,首先在外界气温保持在4℃以上时,菇棚的通风口在夜间保持通风状态即可,以免子实体缺乏氧气供应,引起畸形;白天大棚的保温被不要大幅度拉起,在阳光照射到菇棚...

    2422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病害与病因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香菇菌种的培养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香菇菌种的培养

    一、菌种培养基的配制 目前,多数菇农是从菌种生产厂家购进母种,然后自己生产原种和栽培种。原种及栽培种的培养基配制方法是一致的,但培养基的种类和配方很多,下面仅介绍常用的几种: 1.谷粒(麦粒、玉米粒)培养基 配方为谷粒50公斤加石膏0.5公斤。先将谷粒用清水洗净,浸泡12小时左右,使其充分吸水。...

    1673 食用菌种植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双孢蘑菇的储藏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双孢蘑菇的储藏技术

    为延长双孢蘑菇的贮藏期限,维持菇体的品质、色泽和风味,现将其保鲜技术作一介绍,农户可根据条件适当选择。 一、气调保鲜法。室温条件下,采用有透气性的塑料袋包装,袋内氧气控制在1%左右,二氧化碳控制在10%~15%,可使双孢蘑菇一周内色泽新鲜,品质上佳。 二、低温保鲜法。低温能保持菇体的新鲜和优良品...

    1381 食用菌 食用菌种植指南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重茬原因及防治措施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重茬原因及防治措施

    近年来一些地区食用菌生产大多数使用设施栽培,由于连年种植,致使病虫害日益严重,产量下降,效益降低,种植户因此被迫更换栽培产地、栽培设施,投入增大,这种连续“重茬”生产严重阻碍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一、原因 1.由于连年种植食用菌,设施环境污染。2.菇棚在使用时消毒灭菌不彻底,尤其是地栽食用菌,土壤处理...

    557 菌类病虫害图片 食用菌
  • 食用菌病虫害 | 冬季温室蘑菇常见病虫害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冬季温室蘑菇常见病虫害防治

    蘑菇若栽培管理不善,容易遭受病虫危害,如果防治不及时,会造成严重减产。下面介绍蘑菇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蘑菇病菌1.石膏状霉菌:在培养料上床后不久便在料面上出现,尤其在床面湿润、通风不良时会严重发生。初显时为一白色霉状斑块,然后斑块变黄转褐,最后在斑块处出现恰似砂粒的黄色粒状物,具恶臭。防治方法:①要...

    838 菌类病虫害图片 食用菌种植教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