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无公害白灵菇生产技术规程

时间 : 05-13 投稿人 : 壹花一世界 点击 :

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无公害农产品白灵菇产地环境要求、生产技术措施、采收、加工。本规程适用于烟台市无公害农产品白灵菇生产。

2.产地环境要求生产场地清洁卫生、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周边2km以内不允许有“工业三废”等污染源,远离医院、学校、居民区、公路主干线500m以上,其大气、灌溉水、土壤质量应符合GB/T18407.1-2001的要求。

3.生产技术措施

3.1栽培季节白灵菇属中、低温型菌类,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28℃。根据我市的气候特点,栽培白灵菇以秋季9~10月份播种,冬、春季出菇产量高、质量好。

3.2培养料制作

3.2.1配方

配方1:玉米秸50%,棉子壳30%,麸皮12%,豆饼4%,糖、过磷酸钙、石膏、石灰各1%;

 配方2:杂木屑78%、麸皮20%、红糖1%、碳酸钙1%,每50kg干料另加酵母片0.025g、过磷酸钙0.25g;

配方3:杂木屑68%、棉籽壳10%、麸皮20%、红糖1%、碳酸钙1%,每50kg干料另加酵母片0.025g,过磷酸钙0.25g;

配方4:棉籽壳78%、麸皮20%、糖1%、石膏粉1%,另加磷酸二氢钾0.5%;

配方5:棉籽壳77%、玉米粒20%、糖1%、石膏粉1%、石灰粉1%,含水量65%,pH值自然。

以上各配方的含水量均为55%~65%,pH值自然。任选一种配方,按要求称料、拌料、装瓶(袋)。

3.2.2培养料的处理

3.2.2.1建堆发酵根据当地原料的实际情况,选择上述培养基配方,要选择无结块、无霉变的培养基主料。玉米秸秆使用前暴晒2~3天,粉碎,过筛(直径0.6~0.8cm),玉米粒使用前要用清水浸泡10~12小时,其它培养主料预处理同常规。将处理好的培养基主料,充分混合,加水拌匀。当料充分湿润后,堆成宽1.2~1.5m,高1.0~1.2m,长度不限的长条形料堆,料堆四周用35cm粗的木棒打孔,孔深至底,孔间距0.4~0.5m,然后用草帘或塑料薄膜将料堆盖严,进行发酵。当温度升到55℃左右时,保持12小时,进行第一次翻堆。翻堆后再堆成原来的形状。料温再升到55℃时,进行第二次翻堆。以后,每天翻一次,共需翻3~4次,当培养料呈棕褐色,腐熟均匀,颜色一致,质地松软,富有弹性,有浓香酒糟味,料内有一定量的“白线菌”时,说明料已发酵成功,即散堆降温,调节料含水量至60%左右,即可装袋。

3.2.2.2装袋灭菌选用高密度低压聚乙烯筒料,规格为折径20cm,厚0.04cm,截成长40cm。袋要薄厚、宽窄均匀一致,装袋前先用绳折扎袋口一端,口要扎紧,以不漏气为准,以免灭菌散口。装袋分人工装袋和机械装袋两种,可直接将发酵好的培养料(调节料的含水量和PH值)装入袋中,松紧度适中,折扎另一端袋口,以不漏气为适。装袋与搬运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避免刺破菌袋引起杂菌污染。装袋时速度要快,装完立即上锅灭菌,防止培养料温度过高,产生酸败。料袋要采用顺码式堆放,以利通气。灭菌时力争使灶内温度在3~4小时内达到100℃,维持16~18小时,当达到灭菌要求后,立即停火、停汽,使灶内袋温降到60℃左右时出锅,运到经消毒的冷却室冷却,其间要检查袋子是否有微孔、破裂、散口现象。若有趁热用透明胶带粘贴或用绳子扎紧袋口。

3.3接种、发菌

3.3.1装袋接种灭好菌的袋子置冷却室降温,当袋内料温下降至30℃以下时进行接种。接种常用无菌室和接种箱两种方法接种。无菌室和接种箱在接种前一星期用甲醛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量2~3ml,无菌室门口要放置石灰粉,进出人员要脚踏石灰粉消毒。当灭过菌的菌袋、菌种、酒精灯、接种工具等全部放入接种室(箱)后,用气雾消毒盒熏蒸30分钟即可接种。接种人员要穿经过消毒灭菌的工作服、戴工作帽,工作服与工作帽,手臂要用75%酒精棉擦拭消毒。接种工具必须用75%酒精擦拭和火焰灭菌。菌种瓶及封口要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接种时菌种瓶口和菌袋接种口要在酒精灯火焰无菌区内,以防杂菌污染。采用两头接种方式,接种量每瓶菌种接8袋,每吨料用菌种150瓶。菌种块大小以蚕豆大为宜。接种时动作要迅速,快解袋口,快接种,快扎口,待一室(箱)接完后,要及时运往发菌场所堆放,并将接种室(箱)清理干净后灭菌。

3.3.2发菌管理在室内和温室大棚内均可发菌。发菌前一星期,将发菌室打扫干净,并用甲醛或气雾消毒盒消毒一次。根据季节和室(棚)内温度决定摆放层数。一般摆放4~6层,气温高时层与层之间要放两根细竹竿,以利通风降温,菌袋放入发菌场所后,要用气雾消毒盒进行空气消毒,以后每10天消毒一次。接种后10天左右要进行第一次翻堆,检查菌丝长势和有无杂菌,并借翻堆互相倒换菌袋位置。若有点状杂菌时,可用甲醛、酒精或煤油处理。严重时拿出室外集中处理。以后每隔10天翻堆检查一次。发菌期要注意调节温度、湿度、空气和光线四大因素。温度在22~27℃之间,空气相对湿度70%以下,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避光发菌。一般经35天左右,菌丝方可长满菌袋。

3.3.3后熟管理白灵菇菌丝长满袋后不能立即出菇。须在温度20~25℃、湿度70~75%的环境下再培养30~40天,进行后熟管理,使菌丝浓白、菌袋坚实、从而贮藏足够养分、达到生理成熟。后熟培养期间,注意培养基含水量,保持水分不要打开袋口,后期培养要有一定光照刺激,促进菌丝扭结。

3.4出菇管理对长满菌丝的袋子,要分批进行出菇管理。30?的出菇场所能放1200个左右菌袋(干料1吨),出菇多采用温室、大棚做菇房,采用墙式栽培出菇或层架栽培出菇(覆有机发酵土)。温度控制在8~20℃,拉开温差,晚上揭掉薄膜和草帘给以低温刺激,白天给以散射光刺激,促其现蕾。当发现袋内白灵菇原基达到黄豆大小时去扎绳,解袋口,到蚕豆大小时进行放口,长至乒乓球大小时进行挽口。此时温度保持在12~20℃,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90%,要适当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并给予一定的散射光,否则,易形成畸形菇。

3.5病虫害防治

3.5.1病虫害防治原则以防为主、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配合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防治,达到生产安全、优质的无公害白灵菇的目的。

3.5.2农业防治

3.5.2.1把好菌种质量关,选用高抗、多抗的品种。

3.5.2.2菇房使用前消毒灭菌,工具及时洗净消毒,废弃料应运至远离菇房的地方。

3.5.2.3选用新鲜、无霉变原料,配制优良培养料,进行彻底灭菌。

3.5.2.4创造适宜的生育环境条件;

3.5.2.5菇房放风口用防虫网封闭。

3.5.3物理防治对蕈蚊类虫害,利用电光灯、粘虫板进行诱杀。

3.5.4药剂防治

3.5.4.1绿霉:发生后应清除感病菌床或菌块,带到室外深埋,并在感病区域及其周围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后期严重发病时可结束生产。

3.5.4.2菌蝇(包括菌蛆):用斑潜灵2000~2500倍液喷雾。

3.6采收一般白灵菇从现蕾到采收需要12天左右,菌盖完全开展时应及时采收。采收过早,产量低,过迟则品质下降。采收时,手抓菌柄整朵拔起。采后停止喷水,清理袋口四周和环境。让菌丝恢复生长。5天后继续喷水、控温。一般能采收1~2潮菇,生物转化率在60%左右。

4.加工与销售白灵菇鲜食时,口感、味道都好,以鲜销为宜。由于质地致密,含水量低,个体大,耐冷藏运输。白灵菇不易变色,也适合切片烘干,烘烤温度以45~70℃为宜。

植物资料网编辑

相关文章

  • 去皮琥珀辣椒加工技术
    去皮琥珀辣椒加工技术

    陈平 辣椒按蜜饯加工方法制作的成品,称琥珀辣椒,以甜为主,微带辣味,是蜜饯中的珍品。可是按传统的糖液高温煮熬的方法加工的琥珀辣椒,会使辣椒的原有风味尽失,再辣的辣椒也必然辣味不足。而我们新研究的工艺是先将辣椒去皮,以有利于糖分全方位渗入,这样只需在60℃的糖液中热渍便可制成琥珀辣椒。采用这种去皮法制...

    1599 种植知识 种植常识
  • 玉米田化学除草应注意哪些问题
    玉米田化学除草应注意哪些问题

    近年来,玉米田除草剂品种迅速增多,涉及的化合物类型和作用方式也各式各样。一类是播种后出苗前进行地面封闭除草;另一类是苗期进行茎叶处理直接杀灭杂草。在生产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除草剂选择使用不当,导致除草效果差、药效低、作物发生药害等问题。为减少不必要损失,玉米田化学除草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如果麦收后田间...

    792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教程
  • 山西受冻棚室蔬菜抢救措施
    山西受冻棚室蔬菜抢救措施

    生长阶段 增强棚室保温性目前山西省设施蔬菜正在生产阶段。大风降温天气会使蔬菜生长缓慢,抗病虫能力下降,尤其是棚内霜霉病发生和蔓延概率将加大。省农业厅蔬菜专家提醒菜农,必须采取措施,增强棚室保温性能。农户应对温室、大棚及时进行修缮,同时采取盖草苫等保温措施,以增加棚室的保温性,还可根据情况在蔬菜作物上...

    1102 农业种植教程 种植方法
  • 秋延后番茄冬储方法
    秋延后番茄冬储方法

    秋延后大棚番茄,青番茄一次性采收下来,并用乙烯利催熟,但到现在番茄只是表皮微微泛红。他问,这些番茄怎样储藏才能保鲜到春节。一、绿熟期番茄耐储藏番茄成熟的过程可分为绿熟期、初熟期、半熟期、硬熟期、完熟期五个阶段。绿熟期番茄果实已充分长大,果硬,果皮变成浅绿色,果肉变成浅黄色;初熟期番茄表面开始转色,果...

    2176 种植知识 种植科普
  • 甘薯前期管理要点
    甘薯前期管理要点

    甘薯从栽秧到封垄为生长前期(发根分枝结薯期),春薯栽后60-70天,夏薯栽后40天左右,茎叶进入封垄期,有效薯块数基本形成。田间管理的主攻方向是保全苗、促茎叶早发、早分枝、早结薯,原则以促为主,但也不能施用水、肥过量,以免造成中期徒长,影响块根膨大。重点是:1、查苗补栽,消灭小苗缺株。栽插时在田间地...

    502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知识
  • 秋芹菜栽培管理技术
    秋芹菜栽培管理技术

    1、品种及栽培方式:选择双港西芹等品种,采用大棚避雨遮荫栽培方式。2、育苗:苗床整理,深耕、细整、施入少量农家肥待播。8月上旬播种,种子用清水浸种,浸泡72小时后用清水洗净,放入冰箱在5℃-10℃恒温中催芽,待有60%以上露白时播于苗床,并覆盖0.5cm细土,再盖上遮荫网。在未出苗前沟内要保持天天有...

    1598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知识
  • 优质专用小麦良种快繁技术
    优质专用小麦良种快繁技术

    精量点播选择土质好、土壤肥力高、能灌能排的地块,每亩施优质有机肥5000公斤、碳酸氢铵50公斤、磷肥40公斤。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进行深耕细耙,耕深25厘米以上,细耙4~5遍,使土壤上虚下实。底墒不足时应灌好底墒水,为植株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精选包衣。要适时早播,比大田播种的时间...

    2678 种植知识 种植技术大全
  • 烟叶抗逆大叶康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烟叶抗逆大叶康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农药类型:其它农药名称:烟叶抗逆大叶康农药剂型:生产企业:浙江省乐斯化学农药有限公司防治对象:使用方法本剂采用美国进口高科技原料精制而成的无公害绿色制剂。特别是对烟草死苗、卷叶、黄叶、小叶、条斑、粗缩、花叶病毒等效果显著。本剂补充植物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加叶片厚度,强化生殖生长...

    2061 农药常识 除草剂科普
  • 保美灵 奇宝对于果蔬生长促进效果试验
  • 高效多用水稻直播机研发成功
    高效多用水稻直播机研发成功

    近日,由水稻所组织的“多功能覆土直播机水稻机直播现场演示会”在浙江省富阳市步桥村举行,来自国内外共40余位专家参加现场观摩会。近年来,我国水稻机插秧技术发展较快,一批适应我国水稻生产的不同类型插秧机研发并生产。但水稻直播机及机直播技术的开发和研究相对滞后,还没有形成主流的水稻机直播技术。为克服水稻手...

    2861 农业种植教程 种植方法
  • 地害清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地害清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农药类型:其它农药名称:地害清农药剂型:生产企业:山东良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防治对象:使用方法产品特点: 本品具有强烈的诱杀、内吸、胃毒、触杀、熏蒸等作用,对地老虎、土蚕、金针虫、蛴螬、 蝼蛄、根结线虫、地蛆、瓜蛆有特效,是地下害虫的专用杀虫剂。适用作物药物残留...

    2387 除草剂适用作物 农药残留
  • 小花生新品种——潍花9号
    小花生新品种——潍花9号

    “潍花9号”花生早熟,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范围广,2006年通过国家新品种鉴定,2008年通过山东省审定(审定号:鲁农审200803号)。一、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疏枝早熟小花生,春播生育期120天,夏播95天。株型直立,主茎高34.3厘米,叶片倒卵形、深绿色,出苗整齐,生长稳健,高抗倒伏。结果集...

    1562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知识
  • 制种玉米储藏有技巧
    制种玉米储藏有技巧

    制种玉米贮藏不当会造成玉米种子的发芽率下降,这对制种农民、玉米种子收购企业和用种农民都会造成很大的损失。为减少这种损失,山西省农科院研究员张效梅为大家讲解制种玉米的贮藏技术。玉米种子贮藏中易出现的情况:1、易发热玉米是大粒大胚种子,易发热,导致种子变质。2、易酸败高温、高湿易使玉米胚产生游离脂肪酸,...

    2849 农业种植方法 种植方法
  • 超强力素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超强力素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农药类型:其它农药名称:超强力素农药剂型:生产企业:吉林省润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防治对象:使用方法 用量: 1·冲施在瓜果蔬菜作物上使用,10——15天冲施一次,亩用量2kg. 2·拌种将用2倍的清水天成糊状,将种子加入其中简单拌匀。机播要晾干不粘即...

    487 农药教程 除草剂名称
  • 豇豆冬春茬温室栽培技术
    豇豆冬春茬温室栽培技术

    日光温室豇豆越冬栽培尚有一定难度,多采用冬春茬栽培12月至翌年1月育苗,苗龄20~30天,1月中下旬定植。(1)品种选择冬春茬栽培选择耐低温、抗病、株型紧凑、高产、采收期长、品质好的品种。应用最多的是之豇28-2、张塘豆角等。(2)播种育苗为了保护根系,应用纸筒、塑料钵或切土块育苗。培育土要肥沃疏松...

    1989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