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水稻抛秧三不宜

时间 : 05-23 投稿人 : 耀新 点击 :

水稻抛秧是近年来生产上推广的一种新技术,它改变了传统的面朝

黄土背朝天的落后插秧方式,具有省工、省力、发苗快、分蘖多、高产

等诸多优点,深受广大稻农的欢迎。但是,有些农民并没有完全掌握这

项新技术,反倒费工费力了。为了帮助稻农掌握这项技术,归纳出水稻

抛秧三不宜。

1.不宜过早 水稻抛秧育苗的秧龄期一般在30-32天,最多不过

35天;苗高在10-13厘米之间。由于秧龄期短、苗小抗逆性相对较差,

这就要求抛秧不宜过早。通过近两年抛秧实践,一般5月15日前后抛的

秧苗,由于气温低、西南风大,不能及时扎根生长而造成大缓苗,反倒

不如晚抛的秧苗缓苗快长势旺。那么,何时为最佳抛秧期呢?笔者认为

在我地区5月20日前后为最佳抛秧期。这时气温较高,同时西南风也已

减弱,抛下去的秧苗不用缓苗就能扎根转入正常生长。需要调整水稻育

苗播种期。

2.地不宜过干 水稻抛秧时一般都得将田间水排干,这样可以避免漂

苗。但过两三天就应少量灌水,达到汪泥汪水的状态,这样能使抛下去

的秧苗及时扎根转入正常生长。有些农户怕灌水漂苗,抛后一个多星期

不敢上水,地面被晒出了大裂缝,人踩上去见不到脚印,结果造成大量

死苗,这样的教训应当引以为戒。

3.不宜过密 水稻抛秧必须掌握一定的密度,万不可过密。有些农户

抛秧时心里没底而任意加大密度,结果由于密度过大,通风透光不好遭

受病虫害而减产。同时,由于抛秧密度过大,水稻长的过细过弱容易造

成秋后倒伏。怎样确定合理的抛秧密度呢?一般来讲分蘖率低的品种应

密一些。按单位面积穴数计算,一般的品种每平方米20穴就可以了。每

亩(667×20)13340穴,相当于9×5寸,用561穴的塑料软盘为24

盘。但在实际生产中并不是塑料软盘之中每个孔穴都能长出秧苗,总有

一定数量的空穴和小苗,也就是说每亩地要多抛2-3盘。分蘖过低的

品种还可增加两盘,以确保丰产丰收。

相关文章

  • 水稻种子消毒九法
    水稻种子消毒九法

    1、用50%多菌灵、50%甲基托布津或50%福美双500倍液浸稻种48小时(200克药液对水100公斤搅匀后可浸稻种60-70公斤),然后捞出催芽、播种,对预防恶苗病效果较好,也可兼治稻瘟病、胡麻叶斑病、幼苗立枯病等。2、用40%强氯精200倍液浸种。先将种子用清水浸泡12小时,再放入药液中浸泡12...

    2752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
  • 虎纹凤梨习性与栽培方法
    虎纹凤梨习性与栽培方法

    【概况】虎纹凤梨又名红剑,为凤梨科丽穗凤梨属植物。虎纹凤梨株态优美,紫黑条斑的叶丛,抽出鲜红色花草,持久不败,是优良的花叶俱美的室内盆栽观赏植物。 虎纹凤梨在欧美栽培十分盛行,常用于窗台观赏。目前,通过育种,丽穗凤梨属的杂交新品种不断出现,其观赏价值又有很大提高。在国际花卉市场,荷兰的亨克·布拉...

    1273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方法
  • 降低棚室湿度八招
    降低棚室湿度八招

    通风换气将湿气排除,换入外界干燥的空气,这是最简单的降湿方法,但要防止因通风换气而使棚室内温度降得过低。用无滴膜覆盖无滴膜可以克服膜内倒附着大量水滴的弊端,明显降低湿度,且透光性能好,有利于增温降湿。地膜覆盖地膜覆盖可以大大降低地面水分蒸发,且可以减少灌水次数,从而降低空气湿度。采用滴灌或渗灌滴灌、...

    1192 农业种植禁忌 农作物种植
  • 四月份露地蔬菜栽培管理
    四月份露地蔬菜栽培管理

    4月上旬露地越冬的菠菜、苔菜、油菜、莴苣等开始进入旺盛生长,蚜虫、白粉虱、螨虫开始大量发生,及时喷施艾美乐、除尽、啶虫脒等高效低毒农药,提高防治效果。上旬播种的品种:春大白菜如鲁春白1号等;萝卜有春早生、早春大根;地芸豆有法国地芸豆、四季地芸豆等品种。播种后要盖地膜提高地温以利于出苗。育苗的作物有芹...

    707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禁忌
  • 晚稻后期重管水
    晚稻后期重管水

    晚稻生长后期缺水干旱或断水过早,将使稻株根系吸收能力下降,叶片早衰,光合作用降低,从而影响结实率和千粒重。因此,各地农户要根据当地晚稻的不同生育进程、天气变化状况及晚稻、绿肥的生长情况,采取以下相应措施:一、抽穗扬花期——浅水灌溉。晚稻抽穗扬花期对水的需求较大,特别是杂交晚稻,在这一时期稻田还需灌上...

    1111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技术大全
  • 天威呼泰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天威呼泰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农药类型:其它农药名称:天威呼泰农药剂型:生产企业:濮阳市泓天威药业有限公司防治对象:使用方法 通 用 名:天威呼泰 规 格:100g:10g(1000万单位) 相关介绍: 1、可迅速提高机体肾上腺素受体功能,缓解气管平滑肌痉挛,减轻粘膜充血、水肿; 2、对呼吸道粘膜的修复作用很强,可使机体快速康复...

    724 除草剂适用作物 农药禁忌
  • 食用菌栽培中如何使用多菌灵
    食用菌栽培中如何使用多菌灵

    选用优质产品,生产日期为1年以内的最好,超过这个期限的应酌情增加用量,完全失效的杜绝使用。多菌灵对毛霉、根霉的防治效果较差,使用时应适当提高培养料的pH值,以抑制毛霉、根霉的生长。银耳、木耳、猴头菇对多菌灵特别敏感,要避免使用。用多菌灵拌料,应严格控制药液浓度,一般使用含量为50%的粉剂,以占料干重...

    1386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教程
  •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包合乡位于泾县西南,属丘陵地区。全乡耕地9144亩,水田7813亩,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乡。稻飞虱是严重危害我乡水稻的常发性害虫,每年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特别是近2年来,由于气候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水稻产量严重受损,广大农民反映强烈。我站组织技术力量,实地观察了解,把稻飞虱作为水稻虫害防治的主攻对...

    209 种植技术 种植科普
  • 棉花抗旱排涝小经验
    棉花抗旱排涝小经验

    1、棉花遇涝。棉花涝灾一般发生在6—7月,既影响保收面积,又致使棉花滞长,对应技术则是:(1)抢排渍涝,保住老苗。受涝棉花只要生长点没有枯死,排涝后就能恢复生长。对于老苗不应轻易翻耕。排水越早,抗灾赶本就越主动。(2)大雨伤苗,大肥补养。涝后棉田肥料流失多,雨过天晴一要抢追速效肥料,二要增加迫肥次数...

    2245 农业种植方法 种植方法
  • 70%代森锰辛wp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70%代森锰辛wp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农药类型:其它农药名称:70%代森锰辛wp农药剂型:生产企业:鹤壁陶英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防治对象:使用方法 产品名称:70%代森锰锌wp规 格:袋装200g登记范围:番茄 早疫病用量用法:2625~3375克/公顷 喷雾产品买点:该产品属有机硫类杀菌剂、成份稳定、药效期长、不易产生要害、幼果、幼叶...

    735 农药注意事项 除草剂科普
  • 日本西瓜增甜新技术
    日本西瓜增甜新技术

    日本增加西瓜甜度历来的做法是将砂糖直接施于西瓜苗的根部。由于砂糖是植物性物质,直接施用是可以的。但是,对于一大片西瓜地,若是都要撒布砂糖,那西瓜的成本无疑是十分吓人的。于是,日本研究人员东野久吾在一项专利中提出,改用甜度是砂糖1000倍的糖精。糖精本身属于矿物质,若将它直接施于土中,是不会被植物所吸...

    1365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
  • 冬季大豆田间管理
    冬季大豆田间管理

    苗期 出苗后及时调查苗情,发现缺苗断垄及时浸种带水补种或移苗移栽,确保全苗。苗期应在全苗的基础上促早发、育壮苗、促分枝。在没有药剂拌种的地块发生地下害虫为害时,可用50%辛硫磷乳油每亩500毫升兑水50千克喷施幼苗根部。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花荚期 包括开花和结荚两个时期,水分供...

    884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禁忌
  • 翅鲍菇(白灵菇〕栽培技术(6)
    翅鲍菇(白灵菇〕栽培技术(6)

    问:灭过菌经冷却的袋子,下一步怎样接入菌种?接菌种时有哪些环节需要特别留心?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就是接种场所的消毒及接种要领。先谈谈:第八讲 接种场所的消毒及接种要领一、接种室、接种帐灭菌(一)接种室要保持清洁干燥,使用前一周先用甲醛熏蒸消毒灭菌一次,每立方米空间用10-15毫升的甲醛,加热蒸发,使甲醛...

    2556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禁忌
  • 春季丝瓜老叶应疏除
    春季丝瓜老叶应疏除

    记者在下乡采访时经常碰到,很多种植丝瓜的菜农在落蔓时不把老叶疏除,并且利用老叶遮挡阳光,防止地面杂草的生长。在夏季地温高时可这样做。但在冬春季节地温较低时应慎重,因为老叶遮挡了照射到地面的太阳光,导致地温提不起来,植株生长不良。因此提醒菜农应根据不同的时期,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当前应及时将丝瓜下部重...

    2554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知识
  • 葡萄棚架栽培技术
    葡萄棚架栽培技术

    架形特点:棚架栽培的葡萄一般采用龙干形整枝,典型的龙形植株具有一个粗大的龙干,由地面倾斜生出逐渐向上达于棚架,龙千长约4~10米或更长,视棚架行距大小而定。在龙干上均匀分布许多的结果草位,初期为一年生枝短剪(留1~2芽)构成,后期因多年短剪而形成多个短梢,看起来类似“龙爪”,每年由龙爪上生出结果枝结...

    1151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技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