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适合山东省及中原地区栽培的马铃薯品种有鲁引一号、双丰四号、东农303等。这些品种的特点如下。 1、鲁引一号 该品种是山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选育的早熟新品种。目前是山东省的主栽品种。鲁引1号生育期(出苗到收刨)65天左右。块茎休眠期短,适于春、秋两季栽培。株型直立,株高60厘米左右。茎秆粗壮,分枝少。因此适合于与其它作物进行间作套种。叶片肥大、叶缘呈波浪状,花淡紫色。块茎呈长椭圆形,芽眼极浅,薯皮光滑,外形美观,黄皮黄肉,食味好,品质优良。干物质含量17%~18%,淀粉含量13%左右。粗蛋白含量1.6%,维生素C含量13.6毫克/100克鲜重。适合鲜食和出口,在香港及东南亚市场极为畅销。植株结薯集中,块茎膨大速度快、大小均匀。一般产量2500公斤/亩。肥水好的高产地块,亩产可达4000公斤。 鲁引1号对病毒抗性中等,较抗疮痂病和环腐病,易感晚疫病。因此,在雨水较多、气候潮湿的地区种植时,应注意防病。 生产中要施足基肥,生长期间一般不再追肥。如需追肥,则应早追。在块茎膨大期间要注意勤浇水,始终保持土壤湿润。提前催大芽播种(芽长2厘米左右)。春季栽培密度4500株/亩,秋季密度可适当加大。 2、双丰四号 双丰四号是山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新品种。该品种特早熟,出苗到收获55天~60天。植株生长势较弱,株高45厘米~50厘米,分枝性中等。花白色,花粉可育,天然结实。田间抗PVX、PVY。薯形椭圆、整齐,黄皮黄肉,芽眼浅,是理想的早熟栽培品种。在二季作地区每亩地栽植4700株~5000株,在充足的肥水条件下,一般亩产1700公斤~2000公斤。该品种适合与其他作物进行间作套种。其他栽培管理措施参见鲁引1号。 3、东农303 该品种是东北农业大学育成的特早熟品种(出苗到收刨55天~60天),在全国推广面积也很大。块茎休眠期短,适合于春秋二季栽培。植株直立,株高45厘米~50厘米,分枝较少,适合与其它作物间作套种。叶片颜色较浅,叶片较大,小叶平展。块茎椭圆,芽眼较多、较浅,薯皮光滑、黄色,薯肉黄色,较耐贮藏。干物质含量20.5%,淀粉含量13%~14%,粗蛋白含量2.5%,维生素C含量14.2毫克/100克鲜薯。适于鲜食和加工。结薯集中,单株结薯数较多,但薯块较小。一般单产2000公斤左右。该品种较抗病毒病和环腐病,不抗晚疫病(但块茎抗性较强)。 栽培中宜适当密植。一般春季5000株/亩,秋季5500株/亩。其他栽培措施与鲁引1号相同。
(农村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