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四川小麦春季管理要点须知

时间 : 12-15 投稿人 : 荣坤 点击 :

四川省2007年小麦秋(冬)播面积为2100万亩左右,比2006年略有增加。由于优良品种比例上升、覆盖面扩大,播期比较适宜,投入有所增加,冬季土壤墒情较好等诸多因素,前期基础较好。为了夺取今年小麦丰产增收,针对目前的长势情况,通过分析有利与不利因素,提出春季麦田管理技术意见,供各级领导和农业主管部门参考。

  一、四川小麦苗情现状及有利与不利因素

  1.小麦苗情现状

据2007年12月中旬抽样调查,盆地小麦平均单株分蘖0.5个、亩茎蘖数25.6万。由于播后1个月的气温高、降雨少,使麦苗长高不长粗、分蘖少。在所调查的田块中,分布均衡、分蘖较多、壮而不旺的“一类苗”占26.5%,播种质量和生长势中等的“二类苗”占45.7%,分布不匀、分蘖少、长势差的“三类苗”占27.8%。

盆地小麦已于1月中旬先后拔节,当前处于小花分化前中期。叶龄普遍在5.5~7叶,株高35~60厘米,小分蘖开始逐渐死亡。从总体上看,由于近期雨水较多,长势普遍较好,尤其是旱坡地的小麦苗架优于去年。

  2.有利因素

(1)品种结构得到显著改善连续3年的小麦良种补贴,大大促进了优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目前生产上种植面积较大的品种包括川麦42、川麦44、川麦47、内麦8号、川农19、川育19等,其中大多数品种高抗条锈病,部分兼抗白粉病,为提高四川盆地尤其是川中丘陵麦区的整体抗病能力奠定了良好基础。

(2)冬季土壤墒情总体较好从2007年9月到现在,除了播种后的1个月之外,雨水总量较上年同期增多,整体分布也较均衡,就连传统旱区的麦田墒情都比较好。特别是今年1月中旬以来持续的雨雪天气,进一步增加了土壤水分储备,对中后期的小麦生长发育十分有利。

(3)农民种粮积极性有所提高受全球和全国粮食供求的影响,四川小麦价格上涨较快,目前每公斤在1.5~1.6元左右,比去年夏收时上涨10%以上。同时,由于玉米价格涨幅较大,多数农民用小麦替代玉米做饲料,也间接提高了农民种植小麦的积极性。小麦播种面积有所扩大,投入明显增加。

(4)科技示范力度有所增强为了保障粮食安全,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从中央到地方都加大了科技投入,依靠科技促进增粮增收。小麦科技增粮工程、农转资金、高产创建活动等,都有利于提升大面积小麦生产水平。

  3.不利因素

(1)农民的田间管理意识较淡薄近年来,农民的收入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种植业收入所占比重越来越低,多数地区已不足20%。外出打工的农户比例在70%以上,生产活动主要由妇女和老人承担,生产管理越来越粗放。防病治虫不及时,往往是到了非治不可的时候才开始用药,效果很差。

(2)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受整体物价形势的影响,农业生产资料特别是肥料、农药等关键物资上涨较快。当前价格与2007年上半年相比,尿素上涨了17%,磷铵上涨了100%,钾肥上涨了50%以上,草甘膦上涨了80%,治虫农药上涨幅度相对较小。农民觉得田间管理不仅费神费力,而且还要增加较多的成本,总体上“划不着”。

(3)基层农技服务力量较弱近年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基层农技服务力量不断减弱,乡镇一级的农技服务人员越来越少,深入农户、深入田间的调查研究和咨询服务越来越少。农民无法得到及时、到位的技术指导,影响了田间的精细管理。

  二、四川小麦春季管理技术对策

  1.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小麦条锈病是威胁四川小麦生产的第一大病害,流行频率较高,危害损失重。盆地内一般12月中下旬始现,感病后不断发展形成中心病团,3月中下旬进入流行期,4月上中旬遇适宜条件即会迅速蔓延,加重危害。在合理布局品种和药剂拌种基础上,应在2~3月份抓好中心病团的防控和4月份的喷药防治工作。

赤霉病在我国黄河以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流行频繁。四川则以气温较高、春雨较早的川东南地区发生较重,盆地西北部属中等发病区,但如遇春雨较多年份,也可能出现中度以上流行。赤霉病以开花期一次侵染为主,其流行程度与开花期的温湿度和降雨密切相关。由于缺乏抗病品种,因此花期防治是关键。赤霉病危害不仅降低产量,而且严重影响品质,但由于病征出现时间较侵染时间滞后,往往容易被忽视,须引起高度重视。

蚜虫是四川盆地第一大小麦害虫,目前以禾缢管蚜为优势种。禾缢管蚜不耐低温,耐高温高湿,繁殖力强,当2月下旬气温回升后,在小麦拔节至孕穗期虫口激增,乳熟期达到高峰。麦芽危害不仅造成叶片发黄,籽粒干瘪、味苦,而且诱发烟霉病和传播黄矮病,使危害损失加重。蚜虫具有迁飞性和集群危害的特点,需重点加强调查测报和统防统治工作。

相关文章

  • 水稻纵卷叶螟防治?
    水稻纵卷叶螟防治?

    防治稻纵卷叶螟的药剂可以选用阿维菌素、毒死蜱(乐斯本)、丙溴磷、锐劲特等,另可添加“丝润”助剂,以提高防治效果。阿维菌素:性状:本剂为由放线菌经发酵产生的代谢产物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杀虫、杀螨剂。纯品为白色至黄白色结晶粉末。无臭,熔点150-155℃。微溶于水,易溶于甲苯。在常温贮存条件下稳定。制剂为棕...

    1938 农作物种植管理 农业种植禁忌
  • 桃树夏季修剪
    桃树夏季修剪

    桃树的夏季修剪非常重要,尤其是八年以下的幼树和初结果树更不能忽视。因为这段时期生长旺盛,发枝力强,新梢徒长,副梢抽生次数多,如不利用夏剪控制旺枝生长,改善光照条件,就会出现上强下弱,外密内空,副梢着生部位高,形成外围结果内膛无实的“环围结果”现象,不能形成立体结果的丰产树形。而且夏剪不到位,给冬季修...

    2735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教程
  • 母兔喂香菜可的增乳
    母兔喂香菜可的增乳

    平时摄食颗粒饲料的兔子,其母兔在产后会经常出现奶水供应不足的现象,特别是产仔较多的母兔,奶水供应更加不足。缺乳常常会导致仔兔在哺乳期内大批死亡,从而造成窝均成活率不高,直接影响着最终的饲养经济效益。在饲养过程中也遇到类似情况。有关资料表明,母兔在哺乳期内应补喂青绿多汁饲草,以保证奶水充足供应,特别主...

    1230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
  • 管理是保证根系健壮之关键
    管理是保证根系健壮之关键

    上期本报曾从理论上讲解了根与水、肥、气、热的关系,以及各种常见的根部病害。本期笔者专门列举关于生产实践中根部异常情况的实例,并以此为典范提醒广大菜农朋友,进入冬季后棚室蔬菜生产加强养根、护根,以应对严冬恶劣天气。通过以下实例可以看出根系在整个蔬菜生长过程中的重要性,而做好农事管理又是保证根系健壮的关...

    2595 农作物种植管理 农业种植教程
  • 花生夏季直播高产保护性栽培法
    花生夏季直播高产保护性栽培法

    一、选用品种选用增产潜力大的极早熟或早熟品种,是实现花生高产的内在因素。笔者建议选择 “誉宇2号”和 “誉宇1号”。生育期较长的鲁西南及以南地区可选用“誉宇5号”及其他“誉宇”系列新品种。二、整地小麦收获...

    581 农作物种植管理 农业种植禁忌
  • 广西自主品牌知识产权的国家级茶树优良品种“桂绿1号”介绍
    广西自主品牌知识产权的国家级茶树优良品种“桂绿1号”介绍

    茶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特别是广西山区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有机茶(绿色食品)生产的兴起,一些抗病虫、适应性强的品种受到了重视,品种决定了茶树发芽期、适制性、品质特点和抗性等特性;发展茶叶生产,茶产品上市早、有特色、品质优、价格优,才具备抢占市场的条件,因此,要做强做大广西茶叶产业,必须从“源...

    2206 种植技术大全 种植指南
  • 袋料栽培黑木耳速生高产新技术
    袋料栽培黑木耳速生高产新技术

    黑木耳是一种滑嫩爽口、清脆鲜美、营养丰富的食用菌,有“素中之荤”之美称。具有滋润强壮、清肺益气、补血活血、镇静止痛、清涤胃肠等功效,药用价值相当高,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久负盛名。一、栽培季节黑木耳属中温型菌类,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0--30℃,袋料栽培一般在春秋两季。长江以南地区,一般...

    1422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
  • 丝瓜新品种――夏绿一号
    丝瓜新品种――夏绿一号

    夏绿一号丝瓜是广州市蔬菜研究所从夏优丝瓜第一代系统选育而成的品种。今年5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经广州、深圳等地试种,一般亩产2000公斤左右。该品种早熟,丰产,耐热较强,瓜形美观,瓜长50―60厘米,横茎5―5.5厘米,皮色深绿,瓜条匀称,商品性较好。适宜我省珠江三角洲地区夏、...

    2016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方法
  • 海丰12号(辣椒)
    海丰12号(辣椒)

    一、品种来源北京市海淀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室1999年育成。亲本是:96-21-1×96-12-4。2001年通过北京市审定。二、特征特性极早熟辣椒杂交品种。第一花着生节位7-8节。该品种抗病性好,生长势强,株高75厘米,开展度65×70厘米,连续座果率高。果实羊角形,果面光滑,青果黄绿色,成熟果...

    483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技术
  • 辣椒新品种--粤红1号辣椒
    辣椒新品种--粤红1号辣椒

    审定编号:粤审菜2009004选育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品种来源:自交系1780/新选W405特征特性:植株长势强,株高55.6~68.8厘米,开展度65厘米。中晚熟种,播种至始收秋季79天,春季109天,全生育期秋季148天,春季151天。第一朵花着生节位9.9~11.9节,比对照种高2...

    1573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方法
  • 高产麦田冬前管理关键技术
    高产麦田冬前管理关键技术

    冬小麦从出苗到越冬这一时期的中心任务,是在达到全苗的基础上,促根增蘖,促弱控旺,培育壮苗,保护麦苗安全越冬,为明年高产打好基础。一、查苗补苗、疏密补缺。小麦出苗后按基本苗的要求及时进行查补,补种的种子要与原品种相同,并提前浸种,补种时带肥、带水、带农药。补种后麦苗仍不全或有“疙瘩苗”的地块,分蘖初期...

    2613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知识
  • 滑子菇最佳栽培时间介绍
    滑子菇最佳栽培时间介绍

    滑子菇反季最佳栽培时间:11月中旬至12月下旬制袋(盘),翌年1月至2月暖棚发菌,3月菌棒转色,4至6月出菇,7至8月休眠,9月至12月出菇。滑子菇顺季最佳栽培时间:2月至3月下旬生产袋(盘),4月至5月养菌,6月菌棒(盘)转色,7月越夏,8月开盘(袋),9月至12月出菇。栽培香菇常用配方:配方一:...

    1473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教程
  • 三系杂交油菜川油16
    三系杂交油菜川油16

    川油16由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育成,并于1998年通过省品审会审定,其制种技术于 1997年 9月获准国家专利。 (一)特征特性 川油16制种纯度95%以上,达到国家三系杂交油菜一级种标准。对肥水条件要求不高,熟期比中油821早3天左右。平均亩产 127. 3千克,最高亩产 200.0千克,比对照增产...

    397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教程
  • 双季莲藕栽培技术
    双季莲藕栽培技术

    广西柳江双季莲藕,具有白嫩、脆甜的特点,被称为柳江玉藕,产品远销加拿大、美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及我国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其上市时间与湖北莲藕错开,经济效益较高。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1选择良种双季莲藕栽培选择适应性强、早熟、高产的品种,如嘉鱼藕、鄂莲1号等。从无病藕田选择形状整齐、健壮、无损...

    2419 种植科普 种植指南
  • 冬季大棚花卉防“5害”
    冬季大棚花卉防“5害”

    近年来,造价较低的塑料大棚普遍被花卉生产者采用。然而,由于冬季棚内气温、土温均较低,大棚长时间封闭,加上管理不善,容易发生不同程度的冻、湿、风、气、病“五害”,轻者影响花卉生长,重者造成花卉死亡,应注意避免。一、冻害长江以北地区,冬季气温较低,尤其是1至2月下旬,塑料大棚内日出前会出现短时间0℃以下...

    2266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技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