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又名薯蓣,属多年生草质藤木植物。喜旱怕涝,适宜在阳光充足、气候温暖、相对干燥的环境中生长。发芽适温为15℃左右,生长适温为17-28℃。一般应选择弱酸性的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的沙质壤土。
1、间苗疏枝山药出苗后,及时疏去丛苗和弱苗,每穴保留1-2株健壮苗,并去除主茎基部的侧枝。在“零余子”形成期间,为避免养分消耗过量,也可及早摘除一部分。2、中耕除草结合追肥进行中耕除草,中耕宜浅,免伤根系,植株近处可用手拔除。3、搭架引蔓当山药开始甩蔓时,应及时搭架。一般山药架高1.5-2.5米,多采用人字架。4、肥水管理发棵期亩追施尿素15公斤。山药耐旱怕涝,块茎生长盛期保持土壤湿润,不干旱不灌水,遇雨及时排水。六、病虫害防治山药的主要害虫是地老虎、蛴螬和食叶虫等。防治地下害虫可采用冬前深翻,多施腐熟有机肥,结合使用50%乐期本乳油对水灌根进行。用2.5%敌杀死2000倍液或用3%辛硫磷1200倍液交替喷雾防治食叶虫等。山药主要病害有炭疽病、线虫病、褐斑病。在防治上可采用轮作倒茬、换种块、土壤消毒消除病残体,施腐熟有机肥、药剂防治等。七、采收贮藏10月下旬山药块茎基本停止生长,叶片干枯应及时采挖防腐烂。收获后进行地窖或室内贮藏,只要不受低温冻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