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受气象灾害影响作物如何补救

时间 : 01-25 投稿人 : 华亿园艺 点击 :

水稻受涝:在洪涝发生后应立即排水,使禾苗尽早露出水面,并及时洗泥去渣,扶正倒苗,清除烂叶、黄叶;及时抢收、摊晒早稻。抓好晚稻查苗补苗。要追施速效肥料。要抓好病虫害防治,更应注意加强药后检查,及时进行补治。对受灾无法恢复生产的中晚稻田,可改种秋玉米、蔬菜、秋红薯、秋荞等其他作物。

受气象灾害影响作物如何补救 | 植物科普

雨后麦子倒伏:为了防止小麦倒伏,在拔节前后就要采取合理的捉控措施,控制水肥,使茎秆长得粗壮。小麦倒伏后,不要把小麦捆成一把一把的,要用竹竿将倒伏的小麦植株轻轻挑动几下,抖掉叶片上的水珠。

水稻受高温热害:要采取防热措施———如采用日灌(深水)夜排防高温,或长流水灌溉,有条件的地区可采取喷灌以及根外喷施磷钾肥等方法。对受轻灾的田块追施粒肥,可采取根外喷施叶面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办法,以提高结实率和粒重。要加强受灾田块的后期管理———对普遍受害但未绝收的田块,要坚持浅水湿润灌溉和加强病虫害的防治,特别是加强对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白叶枯病、纹枯病的药剂防治;还要适期收割,精打细收。对绝收田块可用蓄留再生稻办法,即采取保留和割去空壳穗头的办法,加强田间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促进再生芽萌发。

农作物遭受雹灾:小麦被雹砸后,不要割去残株,只要进行科学管理,如中耕松土,追施肥料、及时浇水,都能获得一定的产量;但是在扬花期后被砸断的残株、无恢复能力,就无抢救意义了。棉花幼苗期受雹灾后,可采取扒土出苗、借苗移栽、及时整枝、巧留双株、并及时松土等抢救方法,比翻种的产量高,品质好。玉米遭雹灾后若经过田间管理能恢复生长的,则不要割除茎叶,有利于植株恢复生长;缺苗的地块,可补种早熟作物,如绿豆。一般来说,禾本科作物抽穗前抗灾能力较强,只要留有根茬(玉米留有穗节),均能恢复生长,并获得一定产量,双子叶作物却相反,苗期抗雹灾能力较弱,子叶砸断后,不能复生或产量极低;而生育中、后期的抗灾能力较强,只要及时采取综合措施,均能挽回损失,达到灾年不歉收。

相关文章

  • 甘草种植栽培技术
    甘草种植栽培技术

    概述甘草,别名甜草根、红甘草、粉草。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以根和根状茎入药。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调和诸药作用,炙甘草有补脾益气作用。植物特征多年生草本,根粗壮,圆柱形,有甜味,外皮棕红色。茎直立,下部微木质化。叶互生;寄数羽状复叶,小叶7—...

    440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常识
  • 菜豆角的贮藏
    菜豆角的贮藏

    1.在入贮前要对贮藏库彻底消毒灭菌,可使用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中心(天津,电话:022-27944010)研制的新型库房烟熏消毒剂,每100立方米使用500g。2.选择当地耐贮藏品种(如油豆角),应选荚肉厚、纤维少、种子小、锈斑轻、适合秋季栽培的品种。3.采收要选择成熟度适中、色泽鲜绿、条形均匀的豆荚...

    2551 种植技术 种植技术大全
  • 营养保健蔬菜菊花脑的栽培技术
    营养保健蔬菜菊花脑的栽培技术

    菊花脑是菊科多年生植物,原产于中国,在江苏南京地区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每年上市几十万公斤,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菊花脑适应性很强,完全可以在华北、华东、华中地区推广种植,丰富消费者的菜篮子,并且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菊花脑含有挥发性物质,病虫害很少发生,可不进行病虫害防治,因此还可作为绿色蔬菜栽培。菊花脑以嫩...

    2327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知识
  • 农田施尿素“八忌”
    农田施尿素“八忌”

    尿素使用方便,肥效高,是深受农民喜爱的氮素化肥。它既可作基肥、追肥,还可作根外追肥。如果施用不当,不仅造成肥料的浪费,而且还会引起“肥害”,危害作物。因此,在施用尿素时必须注意“八忌”。一忌与碱性肥料混施或同时施。碱性肥料包括草木灰、石灰、钙镁磷肥、钢...

    2979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方法
  • 香蕉栽培技术新突破
    香蕉栽培技术新突破

    选地栽植:选择霜冻不严重,空气流通,地势开阔的地块较为理想。栽植后喷施新高脂膜具有缩短缓苗期,快速适应新环境,健康成长。水肥管理:香蕉施肥量的多少、时期及次数必须根据土壤的肥力、产量的水平、生长发育规律和肥料性质等条件来决定。灌溉的方法因地制宜。灌溉要勤灌、适量。植株管理:除芽;环生于母株球茎上的吸...

    239 种植技术大全 种植指南
  • 优质龙眼新品种——灵龙
    优质龙眼新品种——灵龙

    灵龙是灵山县水果办经多年努力培育出的龙眼优良品种,新植果树3年即可挂果,若采用高位嫁接方法,挂果期可提前到两年。专家认为,与目前广西当家的优质龙眼品种相比,灵龙具有明显的优点:果肉品质与“石硖”相近但果实更大,大小与“大乌园”相近但果肉更甜,糖度、大小与“储良”相近但穗更大、更紧凑、产量更高。专家建...

    2818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科普
  • 虎刺盆景的制作与管理
    虎刺盆景的制作与管理

    虎刺又名伏牛花、寿庭木、寿星草,为茜草科、虎刺属常绿小灌木。植株矮小,多分枝,树干细而挺直,枝叶横向生长,自然成云片状。小叶对生,叶柄间有细直的针状刺,刺长约1厘米,叶片卵形,长1厘米至2厘米,绿色,革质,表面有光泽。花白色,漏斗状,顶端4裂,4月至5月开放。核果小球形,初为绿色,秋季成熟后呈鲜红色...

    2541 农业种植禁忌 农作物种植知识
  • 茄子嫁接技术详解
    茄子嫁接技术详解

    茄子在南方大棚生产过程中往往受到枯萎病的侵袭,造成大量植株死亡,以抗枯萎病的茄子品种作砧木,进行嫁接可以有效地防止枯萎病的发生。另一方面,茄子生长需要较高的温度,而且作为一种耐热的蔬菜,茄子在早熟栽培中就会由于地温过低而影响根系的生长,进而影响早熟性;实践证明,与茄子同科类的番茄就具有较强的耐寒性能...

    1469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管理
  • 吴茱萸栽培技术
    吴茱萸栽培技术

    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uodiarutaecarPa)的干燥将近成熟果实,又名吴萸、茶辣、吴辣等。具温中散寒,开郁止痛之功效。主产贵州、广西、湖南、云南、四川、陕西南部及浙江等地,江西、湖北、安徽、福建等地亦产。(一)形态特征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株高3米~10米,嫩枝绿色,老枝赤褐色,有短柔毛,...

    377 农作物种植管理 农业种植禁忌
  • 绿豆新品种-辽绿5号
    绿豆新品种-辽绿5号

    品种特征特性:生育期85天左右,株型直立,株高58cm,主茎分枝平均3.7个,单株结荚10~35个,单荚粒数平均为10粒,百粒重6~7g。幼茎绿色,花黄色,荚棒形黑色,籽粒绿色有光泽。植株长势健壮,叶片功能期长,抗早衰。茎杆韧性强,抗倒伏,抗病、耐旱、适应性强。一般产量2250kg/hm2左右,高者...

    671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
  • 优质白萝卜栽培技术
    优质白萝卜栽培技术

    选择适宜土壤种植萝卜应选择耗肥少、剩留有机物多、无同种病虫害的作物为前茬。需要避开十字花科的蔬菜作前茬,否则易导致病害发生。萝卜对沙壤的适应性较广,为了获得高产、优质的产品,仍以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比较肥沃的沙壤土为好。栽培在适宜的土壤里,肉质根的生长才能充分膨大,形状端正,外皮光洁,色泽美观...

    706 种植技术 种植科普
  • 金针菇墙式立体高效栽培技术
    金针菇墙式立体高效栽培技术

    墙式立体栽培金针菇,不但能充分利用空间,节约占地面积,而且易补偿后期营养液,简化管理,能提高金针菇的产量与品质。一、栽培常用的配方:①棉籽壳33.5千克,麸皮10千克,麦草5千克(切成2?3厘米长),过磷酸钙0.5千克,糖0.5千克,石膏粉0.5千克,另加硫酸镁0.1千克;②棉籽壳20千克,木屑15...

    2671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方法
  • 水稻高产生物性节水调控
    水稻高产生物性节水调控

    水稻高产生物性节水调控技术就是利用和开发生物自身的生理和基础潜力,在同等水供应条件下能够获得更多的农业产出。响水县地处淮河下游,2万公顷水稻,灌溉水源十分紧缺。水资源不足,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近几年来,响水县在水稻生产上应用生物性调控技术,获得了亩增产一成,亩均节水一半,增收百元以上效果。一、选...

    2632 种植技术 种植常识
  • 天南星科盆栽观叶植物栽培
    天南星科盆栽观叶植物栽培

    天南星科观叶植物均具有独特的叶形、叶色,是优良的室内观赏植物,最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五大类:(一)白鹤芋类:具有大型白色的佛焰花苞,主要栽培品种有绿巨人、白掌。(二)黛粉叶类:原产热带美洲,株高30-90厘米,花直立,节间短,叶长椭圆形,略波状缘,叶面泛布各种乳白色或乳黄色斑纹或斑点,性耐荫,叶色绿意娉...

    2500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
  • 桂花的靠接换种技术-园林工程苗木种植技术
    桂花的靠接换种技术-园林工程苗木种植技术

    桂花是木犀科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原产于我国西南地区和长江流域,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但大多数桂花树属于8月桂,只能在8月开放,并且花期很短。为了增加其开花次数,我们尝试了桂花的靠接换种。 一、靠接时间在广东地区什么时候都可以进行,但以春末夏初成活率高。因为这时桂花树液流动量大,细胞分生能力强,有利于伤口...

    1465 农业种植教程 农作物种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