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马铃薯怎么栽培

时间 : 12-14 投稿人 : 花语境园艺 点击 :

一、选用良种

马铃薯怎么栽培 | 植物科普

选用良种是马铃薯高产栽培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选地整地

马铃薯是不耐连作的作物。种植马铃薯的地块要选择三年内没有种过马铃薯和其它茄科作物的地块。马铃薯对连作反应很敏感,生产上一定要避免连作。如果一块地上连续种植马铃薯,不但引起病害严重,如青枯病等,而且引起土壤养分失调,特别是某些微量元素,使马铃薯生长不良,植株矮小,产量低,品质差。马铃薯与水稻、玉米、小麦、大麦等植物轮作增产效果较好。

马铃薯块茎膨大需要疏松肥沃的土壤。因此,种植马铃薯的地块最好选择地势平坦,有灌溉条件,且排水良好、耕层深厚、疏松的砂壤土。前作收获后,要进行深耕细耙,然后作畦。畦的宽窄和高低要视地势、土壤水分而定。地势高排水良好的可作宽畦,地势低,排水不良的则要作窄畦或高畦。

三、施足基肥

马铃薯在生长期中形成大量的茎叶和块茎,因此,需要的营养物质较多。肥料三要素中,以钾的需要量最多,氮次之,磷最少。施足基肥对马铃薯增产起着重要的作用。马铃薯的基肥要占总用肥量的3/5或2/3。基肥以腐熟的堆厩肥和人畜粪等有肥机为主,配合磷、钾肥。一般亩施有肥机1000-1500公斤,过磷酸钙15-25公斤,草木灰100-150公斤。基肥应结合作畦或挖穴施于10厘米以下的土层中,以利于植株吸收和疏松结薯层。播种时,每亩用腐熟的人畜粪尿20-30担,或氮素化肥5-8公斤作种肥,使出苗迅速而整齐,促苗健壮生长。

四、种薯处理

(一)精选种薯

在选用良种的基础上,选择薯形规整,具有本品种典型特征,薯皮光滑、色泽鲜明,重量为1-2两大小适中的健康种薯作种。选择种薯时,要严格去除表皮龟裂、畸形、尖头、芽眼坏死、生有病斑或脐部黑腐的块茎。

(二)切块与小整薯作种

种薯切块种植,能促进块茎内外氧气交换,破除休眠,提早发芽和出苗。但切块时,易通过切刀传病,引起烂种、缺苗或增加田间发病率,加快品种退化。切块过大,用种量大,一般以切成20-30克为宜。切块时要纵切,使每一个切块都带有顶端优势的芽眼。切块时要剔除病薯,切块的用具要严格消毒,以防传病。

小整薯作种,可避免切刀传病,而且小整薯的生活力和抗旱力强,播后出苗早而整齐,每穴芽数、主茎数及块茎数增多。因而采用25克左右健壮小薯作种,有显著的防病增产效果。但小薯一般生长期短,成熟度低,休眠期长,而且后期常有早衰现象。栽培上需要掌握适当的密度、作好催芽处理,增施钾肥,并配合相应的氮磷肥,才能发挥小薯作种的生产潜力。

(三)催芽

催芽是马铃薯栽培中一个防病丰产的重要措施。播前催芽,可以促进早熟,提高产量。同时,催芽过程中,可淘汰病烂薯,减少播种后田间病株率或缺苗断条,有利于全苗壮苗。催芽方法:将种薯与沙分层相间放置,厚度约3-4层,并保持在20℃左右的最适温度和经常湿润的状态下,种薯经10天左右即可萌芽。催芽时,种薯用0.5-1ppm赤霉素液或0.1-0.2%高锰酸钾液浸种10-15分钟或用2%硫脲浸种20分钟,均可提高催芽效果。

五、适时播种

确定马铃薯播种适期的重要条件是生育期的温度。原则上要使马铃薯结薯盛期处在日平均温度15-25℃条件下。而适于块茎持续生长的这段时期愈长,总重量也愈高。多数是收了晚稻或中稻以后种植。秋薯以9月下旬至10月下旬播种为好,冬薯以12月下旬至1月中旬播种为宜。

六、合理密植

构成马铃薯的产量因素是单位面积株数与单株产量的乘积。单株产量是由单株结薯数字与单薯重确定的。而群体增产与单株增产之间是矛盾的。当单位面积株数增加时,单株产量相应降低,两者都与栽植密度存在着一定依存关系。在一定密度的范围内,群体的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单株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因此,确定密度必须考虑群体产量与个体产量两个相矛盾因素协调统一。如果密度小时,虽然单株发育好,产量高,但由于单位面积内总株数小,结薯较少,产量不高。如果密度过大,虽然总株数多,但单薯重很低,同样产量不高。因此,合理密植就是要使单位面积内有一个合理的群体结构,既能使个体发育良好,又能发挥群体的增产作用,以充分利用光能、地力,从而获得高产。从群体和个体协调发展考虑,马铃薯在一般栽培水平下,每亩种6000株左右,每株2-3茎较为适宜。

七、田间管理

(一)查苗补苗

马铃薯出齐后,要及时进行查苗,有缺苗的及时补苗,以保证全苗。补苗的方法是:播种时钭多余的薯块密植于田间地头,用来补苗。补苗时,缺穴中如有病烂薯,要先将病薯和其周围土挖掉再补苗。土壤干旱时,应挖穴浇水且结合施用少量肥料后栽苗,以减少缓苗时间,尽快恢复生长。如果没有备用苗,可从田间出苗的垄行间,选取多苗的穴,自其母薯块基部掰下多余的苗,进行移植补苗。

(二)中耕培土

中耕松土,使结薯层土壤疏松通气,利于根系生长、匍匐茎伸长和块茎膨大。出苗前如土面板结,应进行松土,以利出苗。齐苗后及时进行第一次中耕,深度8-10厘米,并结合除草,第一次中耕后10-15天,进行第二次中耕,宜稍浅。现蕾时,进行第三次中耕,比第二次中耕更浅。并结合培土,培土厚度不超过10厘米,以增厚结薯层,避免薯块外露,降低品质。

(三)追肥

马铃薯从播种到出苗时间较长,出苗后,要及早用清粪水加少量氮素化肥追施芽苗肥,以促进幼苗迅速生长。现蕾期结合培土追施一次结薯肥,以钾肥为主,配合氮肥,施肥量视植株长势长相而定。开花以后,一般不再施肥,若后期表现脱肥早衰现象,可用磷钾或结合微量元素进行叶面喷施。

(四)防治病虫害

马铃薯的病害较多,常见的病害有病毒病、晚疫病、青枯病、环腐病、疮痂病、癌肿病等。晚疫病多在雨水较多时节和植株花期前后发生。因此,要注意及早用波尔多液或瑞毒霉进行防治。青枯病目前药剂防治较难,防治方法主要通过合理轮作、选用抗病品种以及用小整薯作种等措施进行防治。

马铃薯的害虫主要有瓢虫、土蚕、蚜虫、蛴螬、蝼蛄等,可用药剂或人工捕杀等措施防治。

八、收获

马铃薯当植株生长停止,茎叶大部分枯黄时,块茎很容易与匍匐茎分离,周皮变硬,比重增磊,干物质含量达最高限度,即为食用块茎的最适收获期,利用块茎应提前5-7天收获,以减轻生长后期高温的不利影响,提高种性。

九、马铃薯的退化原因及防止

(一)马铃薯退化的原因

马铃薯在南方夏季炎热地区春种,经一年或数年后,产量逐渐降低,甚至完全没有收成,这种现象叫马铃薯退化。引起马铃薯退化的直接外因是病毒为害。南方常见的有花叶病毒、卷叶病毒、普通花叶病毒和仿锤块茎类病毒等。这些病毒通过机械摩擦、蚜虫、叶蝉或土壤线虫等媒介传播而侵染植株引起退化。高温是引起马铃薯退化的间接外因。马铃薯在高温下栽培,生长势衰弱,耐病力下降。而且高温有利于病毒繁殖、侵染和在植株体内扩散,因而加重了病毒的危害,加重了退化。

马铃薯退化的内因是品种抗病毒能力。抗病力强的品种,发病较轻,退化不严重,抗病力弱的品种发病重,退化比较严重。因此,要选用抗病力强的品种。

(二)防止马铃薯退化的措施

1、选用抗病力强的品种。选用抗病力强的品种是防止退化的有效措施。同时,要注意健全良种繁育体系和制度,在高山建立留种基地,把选用良种和防毒保种结合起来,才能维持良种的生产力和延长其使用年限。

2、秋播和晚播留种。秋播和晚播留种,使结薯期处于冷凉气候下,植株生长健壮,增强了抗病性,且不利于病毒的繁殖与感染,可减少退化。

3、去除病毒:(1)选择优株扩大繁殖。在病毒感染尚不严重的田块,选择健壮优良单株,进行繁殖留种,淘汰有病的植株。(2)利用实生薯作种。马铃薯的病毒很少侵入花粉、卵和种胚,因因而通过有性生殖可汰除无性世代所积累的病毒,生产无病毒种子,实生苗、实生薯,防止退化。(3)茎尖培养无毒种薯。茎尖分生组织基本上不带病毒,因此,可以通过茎尖组织培养获得无病毒的植株和薯块,再以这种无毒原种薯块在生产上作种,可排除多数病毒和防止退化。(4)改进栽培技术和贮藏条件。采用适宜的栽培措施如选砂壤土种植,高肥水,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防治蚜虫和适时早收等都可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退化能力,减少田间病毒,防止退化。贮藏中要避免薯块受高温影响或低温冻害以及失水皱缩,过早萌芽,损耗养分,病虫危害等现象,以防止种薯老衰,降低生活力,引起退化。

相关文章

  • 怎样繁殖优良品种榕树
    怎样繁殖优良品种榕树

    不同的榕树种或品种,可采取不同的繁殖方法,可用扦插、播种、嫁接、压条等多种方法。如制作盆景较多的人参榕,其实它是小叶榕的播种实生苗,其块根似薯块,又称薯榕,它那膨大的块根,是由其种子胚根和下胚轴发生变异而导致的结果,也只有用播种育苗的方法,才能形成其粗大肥硕的块根。如果用扦插法、压条法、嫁接法育苗,...

    1971 种植常识 种植方法
  • 桃树棚栽有九忌
    桃树棚栽有九忌

    一、忌旋含氮肥料 桃树为忌氯作物,施用后易造成根系腐烂、叶片枯黄,轻者树势衰弱,重者导致植株死亡。因此,不要施用氯化铵、氯化钾等含氯肥料。二、忌花期浇水 花期浇水易引起地温降低、土壤空气含量减少,影响根系的生长和吸收,导致落花严重,降低坐果率。三、忌扣棚升温过早 扣棚升温前必须满足桃树的需冷量,使桃...

    747 农作物种植管理 农业种植教程
  • 冬闲大棚可栽葱
    冬闲大棚可栽葱

    冬闲大棚可栽葱;农作物种植管理,农业种植教程...

    949 农作物种植管理 农业种植教程
  • 再生高粱的栽培技术要点
    再生高粱的栽培技术要点

    一、合理布局:再生高粱应主要布局在海拔400米以下,光热资源丰富的高粱主产区。二、选用良种,备足种子:应选择再生性强的优质杂交良种,如"泸杂四号"、"湘两优糯粱一号"。本田备种0.4~0.5﹌/亩。1、适时早播早栽:我县在3月中旬,各地可根据当地生态条件和耕作制度灵活安排。苗床播量20g/﹐左右,播...

    1747 种植知识 种植科普
  • 山西省认定辣椒品种--欧卡
    山西省认定辣椒品种--欧卡

    审定编号:晋审菜(认)2011010申报单位:山西省融丰蔬菜开发有限公司选育单位:山西省融丰蔬菜开发有限公司品种来源:WYH-3×WYH-8。WYH-3是荷兰HL-1甜椒F1经多代自交选育而成;WYH-8是从台湾甜椒F1经多代自交选育而成。特征特性:杂交一代甜椒品种。中晚熟,从定植到始收...

    2500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管理
  • 早春毛豆结荚少结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早春毛豆结荚少结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毛豆的种植时间比较早,一般开春就可以开始种植了,但是由于时间较早的原因,要注意的问题也有很多,最严重的莫过于结荚少。那么早春毛豆结荚少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该怎么去解决呢?1、温度过低毛豆的生长温度一般要在15℃以上,而它的花芽分化分化温度需求更高,一般要超过20℃才会正常分化,在24℃左右分化速度最快...

    1004 植物种植肥料
  • 鲜食玉米的选种与春播管理技术
    鲜食玉米的选种与春播管理技术

    近两年,各地农贸市场上鲜食玉米备受广大消费者青睐,许多地方的农民瞅准商机准备春季大量种植,以便抢占市场增加收益。但是,对于农户来说选好良种是关键,适时播种不可少,播种方法必须要掌握。 一、品种选择 鲜食玉米要求糯性好、果皮薄、口感细腻、商品性状好、果穗中等,适合蒸煮和速冻加工。目...

    519 农业种植教程 农作物种植知识
  • 红端木温室扦插技术
    红端木温室扦插技术

    1基质配置:容器育苗所需营养土必须具备良好的保水性、通透性,且质地轻,便于搬动。红瑞木生根时间较长,插段感染病菌的机会就多,所以基质必须具有良好的透气性。选用草炭土∶珍珠岩=2∶3的比例充分混匀,能保证插条生根所需的氧,混合时边搅拌边喷洒0.3%的高锰酸钾溶液,对基质进行彻底消毒。配好的基质最好堆放...

    2245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
  • 树状月季
    树状月季

    1、观赏效果好 形状独特、高贵典雅、层次分明,在视觉效果上令人耳目一新;造型多样,有圆球型、扇面型、瀑布型、微型等;既保留了一般月季的花香浓、花期长、花色多样等优点,又表现的更新颖、更高贵、更热烈,因此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 2、绿化用途广 在环城行道、公园、风景区、小区庭院等一切有绿地的地方,树状...

    1105 种植知识 种植常识
  • 南京产哈密瓜名叫“雪里红”
    南京产哈密瓜名叫“雪里红”

    这个月起,南京市民可以吃到地产的哈密瓜了。昨天,记者从省农科院举行的农产品科技成果推荐会上了解到,经过两年的努力,目前在南京的江宁和六合地区,农科院已经种植了2000亩的哈密瓜示范田,每亩产值达到5000斤-6000斤。蔬菜所的江蛟研究员介绍说,其实把哈密瓜“地产化”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但是之...

    866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方法
  • 十月蔬菜种植技术之豌豆尖篇
    十月蔬菜种植技术之豌豆尖篇

    豌豆尖一般是露地密植栽培,或中棚保护地栽培。豌豆苗在10月上、中旬播种,苗高16-20厘米时开始收获。豌豆根系较弱,在整地上时适当的深耕细耙、土质疏松,对促进根系生长,增加根瘤数,出苗整齐,幼苗健壮,增强抗逆力有重要作用。底肥以有机肥为主,增施磷、钾肥,亩施堆渣肥1000公斤左右,过磷酸钙20—25...

    2090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教程
  • 高产早熟大葱郑葱1号
    高产早熟大葱郑葱1号

    特征特性 郑葱1号是河南省葱类胡萝卜研究所最新培育的高产早熟大葱品种,株高1~1.5米,葱白长50~70厘米,亩产5000公斤以上,比章丘大葱早上市20~30天,春秋两季均可播种。栽培要点 郑州地区9月底至翌年4月下旬均可播种,亩用种800克,平畦播种,播种后喷施除草剂施田补除草。播后10天保持地面...

    376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知识
  • 蜻蜓凤梨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花木组培技术
    蜻蜓凤梨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花木组培技术

    蜻蜓凤梨为凤梨科光萼荷属植物,又名粉菠萝,是近年来从国外引进的一种室内花卉,市场需求量较大,而种苗多从国外进口,价格较高。为实现其种苗的国产化生产,作者对该花进行了组织培养的研究。试验于1998~1999年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园艺研究所进行。取具有10片叶左右的蜻蜓凤梨植株,在流水下边冲洗边剥取...

    1513 农业种植禁忌 种植方法
  • 新套种栽培技术既抗寒又抗旱我国冬小麦北移
    新套种栽培技术既抗寒又抗旱我国冬小麦北移

    国家“九五”农业重大攻关项目--冬小麦北移又获重大进展。日前,黑龙江省冬小麦试验示范现场会上, 记者看到牡丹江冬小麦试验站的八个冬小麦品种,在80年一遇春旱的条件下, 40亩冬小麦郁郁葱葱,进入拔节孕穗期。这是实施抗寒抗旱套种栽培技术取得的可喜成果。黑龙江省是我国重点豆麦产区之一,也是冬麦北移的...

    2333 农业种植教程 农作物种植
  • 鸡腿菇高产出菇管理技术
    鸡腿菇高产出菇管理技术

    先把菌棒脱袋进入大棚排放出菇,排放间距以3—5厘米为宜,表面覆土2厘米左右,表土喷水保湿。鸡腿菇生长环境喜偏碱,pH8—8.5为宜,故喷水时,每50公斤水加石灰0.5公斤,然后盖上薄膜保湿,让菌丝生长,5—6天后掀膜,4—6天后即见小菇蕾,以后每天通风30分钟,早晚均可,并喷雾水以手捏土会粘为好。...

    1296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