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黑甘薯优质高产栽培要点

时间 : 01-23 投稿人 : 骏尊 点击 :

选择好栽培土壤和品种

黑甘薯优质高产栽培要点 | 植物科普

土壤质地以沙质壤土或壤土为最好,土层深厚,耕作层适宜厚度为20至30厘米,要求排水条件良好。

目前主栽品种有美国黑薯一号、烟紫300等。

移栽前准备

整平整细耕层土壤,做到无坷垃,结合整地施足基肥,亩施优质有机肥两吨、尿素6至7千克、磷酸二铵12千克、硫酸钾14千克;做垄覆膜,按垄底宽50至60厘米、垄高20至25厘米、垄背宽25至30厘米、两垄间隔10至13厘米起土做垄,垄做好后立即在垄上覆地膜。

移栽

天津适宜的栽秧期为4月28至5月10日,甘薯秧苗由育苗专业户或相应农民合作组织供应。春薯栽植的适宜密度为35000株/亩至4500株/庙,株距25厘米。移栽方法是:在垄背上打孔开穴,深5至7厘米,薯秧三分之二部分埋入土下,先用土将苗稳住,然后立即浇足“安家水”,注意,埋入土下的薯秧必须横放,以利通气和生根,随即在秧苗周围穴孔内放一把提前浸泡好的碎秸秆,能起到保湿和提高成活率的功效。

田间管理

移栽4天后如发现死苗应及时补栽,缓苗后随时拔除垄间杂草;封垄后及时提蔓断根,不要翻秧,同时摘掉顶尖,控制主茎长度和地上部长势,以利于块根膨大;对于长势过旺的薯田,要进行化控,在生长中期,即封垄到茎叶生长高峰期,约移栽后60至100天,每亩用多效唑50至60克,兑水50千克叶面喷雾,一般2至3次,每次间隔7至10天;立秋后可叶面喷施催薯肥,每隔10至15天喷一次浓度为0.3%磷酸二氢钾与1%尿素混合溶液,连喷2至3次;降雨后要及时排除积水;为害黑甘薯的主要害虫是甘薯麦蛾,可用10%吡虫林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于幼虫3龄前尚未卷叶时喷洒叶面进行防治。

适时收获

当气温降至15℃左右时开始收获,一般在10月上中旬,温度降至12度时收获完毕,过晚易发生冻害。作者:刘万华 王德芹 来源:天津日报

摘自:2007.12.27.14版《天津日报》

相关文章

  • 河南“三夏”期间天气预报
    河南“三夏”期间天气预报

    河南省气象局消息,2008年“三夏”期间(5月21日~6月20日)全省大部分市县的降水量和平均气温均接近常年历史同期平均值。预计,麦收期主要冷空气活动及天气过程有7次。麦收期无明显连阴雨天气、无干热风天气,总体来看天气比较有利于麦收。“三夏”期间有对流...

    1564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方法
  • 茶叶品种---黔湄809
    茶叶品种---黔湄809

    黔湄809是贵州省茶科所选育的无性系良种,于1999年通过贵州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一、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无性系良种,生长旺,抗寒性较强,适应性广,易于繁殖与移栽。该品种属小乔木型,有明显主干,分枝半开展,叶形较大,叶片呈上斜着生,分枝匀称,株型结构较好,成熟叶较大,平均叶长×宽为14.2厘米×6...

    1136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技术
  • 行家传授果树管护要点
    行家传授果树管护要点

    受热带风暴“碧利斯”大风和连续强暴雨的影响,我市果树遭受不同程度危害和损失,昨日,市经作站站长蔡斯明向记者介绍了灾后果树管理要点。蔡斯明说,降雨期间应做好果园排水,防止暴雨冲毁梯台。对被风刮倒伏果树及时抢在晴天前扶正、培土。雨停止后时被风折断的荔枝果实能采收的要及时采收,其它果树被风撕裂的枝条要酌情...

    240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指南
  • 寒冬季节留种水貂需早管理!
    寒冬季节留种水貂需早管理!

    冬季是种貂管理的重要关键时期,也是水貂犬温热和传染性肠炎高发流行季节,稍有忽视就有大批发病的危险,主要管理有以下几点;做好消毒在留种后要把所需的笼舍编制整齐,最好使用喷灯火焰消毒;其次是季胺类消毒药如百毒杀、新洁尔灭稀释喷雾消毒;三是用PP粉和甲醛混合烟熏,可完全地杀灭细菌和病毒类。挑选体壮的貂留种...

    385 种植技术 种植常识
  • 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及其栽培技术
    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及其栽培技术

    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生产,是调整优化粮食品种结构的一项重要措施。2000年,山东省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已达80多万公顷,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主要品种和栽培技术如下。  济南17号  牲特性:冬性,幼苗半匍匐,抗寒性好,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株形紧凑,株高77厘米左右。穗形纺锤,项芒、白壳、...

    1512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知识
  • 大邑种木瓜温度是关键
    大邑种木瓜温度是关键

    热带水果能在大邑落户,到底有什么诀窍呢?董场镇生态食品基地的技术人员徐勇告诉记者,其实木瓜对土壤条件要求不高,只要注意不能在碱性土质上栽种就行了;木瓜耐旱不耐涝,年雨水需求量为700-800毫米。因为大邑地下水较台湾丰富,因此大邑引种木瓜重点之一就在于做好地下水控制,挖深沟,尽量排水;木瓜一般喜欢日...

    2099 种植科普 种植指南
  • 豇豆新品种-宝丰豇豆
    豇豆新品种-宝丰豇豆

    特征特性:常规品种。植株蔓生,茎灰绿色。叶片绿色。早中熟,从播种至始收春季71天,秋季44天,延续采收期31~35天,全生育期75~106天。第一穗花序着生节位6.6~6.7节。荚形整齐,荚长圆条形,绿白色,荚面较平整,纤维少。荚长55.2~56.4厘米,横径0.77~0.81厘米。单荚重24.8~...

    1628 农作物种植管理 农业种植教程
  • 紫叶李和美人梅的区别
    紫叶李和美人梅的区别

    1.叶色不同 紫叶李嫩叶鲜红色,老叶呈紫红色(光线充足时);美人梅嫩叶鲜红色,老叶呈绿色。 2.花形不同 紫叶李的花为单瓣,花径较小,无香味,花叶同放;美人梅的花为重瓣,有清香,先花后叶。 3.果实不同 紫叶李果实较小,暗红色,果肉薄,味酸涩;美人梅果实较大,鲜红色,果肉较厚,味甘甜,可食用。(邓运...

    1598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方法
  • “糖料甘蔗新品种选育及节本栽培技术研究”项目启动
    “糖料甘蔗新品种选育及节本栽培技术研究”项目启动

    3月21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糖料甘蔗新品种选育及节本栽培技术研究”项目启动。此项目为我区有史以来国家投入最多的农业科研项目,获得科技部立项支持,专项经费达4146万元。自治区副主席陈章良出席项目启动仪式并讲话。据了解,项目共设6个课题:“高产、高糖、抗逆性强甘蔗新品种引进筛选”、“高产、高糖、抗逆...

    1302 农作物种植管理 农业种植禁忌
  • 花木巧用硫磺好
    花木巧用硫磺好

    一、消毒伤口,抑制伤流对苏铁、君子兰等在伤口上涂硫磺粉,可抑制伤流,防止病菌感染,促进伤口愈合。二、防止烂根 君子兰等盆栽花木,会因土壤结构不合理、返碱、渍水造成烂根、黄叶。翻盆换土,剪除烂根后,在伤口上涂硫磺粉,可促发新根,加速花木恢复生长。三、插条防腐 山茶、杜鹃等花木扦插育苗,插条剪取后,在基...

    2273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禁忌
  • 中红杨育苗技术
    中红杨育苗技术

    中红杨是省林科院2000年春季发现的美洲黑杨芽变品种。2005年通过河南省林木良种认定委员会认定,2006年获得国家林业局新品种保护权。目前中红杨苗木市场缺口较大,生产管理不规范,为了提高中红杨繁育水平与质量,保证良种推广和生产壮苗,我们结合几年来的繁育经验,对中红杨繁育技术规范如下:一、硬枝扦插繁...

    2845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禁忌
  • 金心吊兰的养护要点
    金心吊兰的养护要点

    金心吊兰为百合科吊兰属常绿草本植物,丛生,具肉质状的短根茎,横走或斜生。叶细长,条状披针形,基本抱茎,鲜绿色,中间有较宽的黄白色纵条纹。叶腋中抽出白色匍匐茎,弯曲下垂,顶端长有带气生根的新植株。总状花序顶生,生于匍匐茎上,小花白色,蒴果扁球形。金心吊兰可作吊盆悬挂于窗前、阳台等处,也可放在柜子顶部或...

    322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科普
  • 早春小麦田管须控旺防冻
    早春小麦田管须控旺防冻

    日前,省农委召开专家会商会,分析小麦苗情,制定小麦当前和早春田间管理技术意见,提出要以控旺防冻、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科学追施拔节肥、稻茬麦清沟降湿促根生长为重点,开展早春小麦田管。采取措施控制旺长,有利于防止小麦早春冻害和减轻后期倒伏。 可以通过镇压、化控、中耕等手段控旺。镇压选择晴天中午前后进行。小...

    2102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管理
  • 养护成本控制大家谈
    养护成本控制大家谈

    随着用工成本的增长和通胀压力的上升,高尔夫球场的日常维护成本节节攀升。当球会业主们看到场务部的预算一年比一年多时,首先考虑的是压缩成本。养护成本主要包括人工开支、水电油费、设备维护费和养护资材费等,如果只是简单地将开支压缩,将400万元的预算硬生生地减为200万元,势必会带来球场草坪养护品质的下降。...

    537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教程
  • 紫玉糯玉米矮杆结穗不齐
    紫玉糯玉米矮杆结穗不齐

    玉米出现矮杆、结穗不齐等症状原因多样,如病害、药害、施肥不当等等。紫玉糯玉米是江苏省南京市种子公司与南京农业大学共同选育的紫色鲜食糯甜玉米新品种。紫玉糯株高约200厘米,穗长17厘米左右,穗粗4厘米左右,穗行14行,无秃顶,籽粒紫红色,糯性好,香味正,甜度高,甜度保持期长,食品品质极佳。亩产鲜穗75...

    2103 农业种植禁忌 种植指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