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杏树如何整形修剪

时间 : 05-16 投稿人 : 锦振 点击 :

杏树极喜光,不管采用自然圆头形、自然开心形或疏散分层形树形,主枝都不要太多,但层间要大,从而使阳光能进入内膛,以改善通风条件和提高光能利用率。只有通过合理整形修剪,才能形成合理的树形和树冠结构,调节好生长与结果的平衡关系。在杏树的整形修剪中应坚持一下四原则:

杏树如何整形修剪 | 植物科普

一、要因树修剪 杏树由于品种和树龄的不同,所表现出来的生长结果习性也不尽相同,因此,整形修剪方法也应各有侧重。具体修剪时,既要事先有所计划,又要根据实际的树体而定,决不能生搬硬套,机械造形。就同类枝而言,彼此之间在生长量、角度和芽的饱满程度方面也有差异。这就需要根据杏树枝条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因枝修剪,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二、要统筹兼顾 修剪是否合理,对幼龄杏树的早丰、早产和盛果期树的高产稳产,以及优质果的形成等,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一定要做到统筹兼顾,全面考虑。在杏树幼龄时期,既要生长好,迅速扩大树冠,又要早结果,使生长结果两不误。同时,还要考虑发展前途,延长结果年限。若只顾眼前利益,片面强调早果及丰产,就必然会造成树体衰弱,形成小老树。若片面强调树形,而忽视早结果和早丰产,就不利于生产发展的需要。同样,盛果期杏树也要做到生长结果相互兼顾。

三、树势要均衡 在同一株杏树上,同层骨干枝的生长势必须基本一致,防止强弱失调。但各级骨干枝之间的主从关系也应明确,有中心领导干的,要绝对保持其生长优势。各层主枝应下层强于上层,防止出现上强下弱的现象。修剪时,从属枝必须为主干枝让路,使各级骨干枝保持明确的主从关系。

四、轻重宜结合 若土、肥、水管理都能跟上。当年生枝即可形成饱满的花芽。另外,一部分树姿直立的杏树品种,在生长旺盛的枝条上,也能很好地坐果。因此,幼龄杏树不一定要一味地搞轻剪缓放。而可根据实际需要,在修剪中做到轻重结合。但必需方法得当,这样才能把杏树的本身特点反映出来。(于千桂)

相关文章

  • 大叶女贞和金叶女贞的高接方法
    大叶女贞和金叶女贞的高接方法

    大叶女贞和金叶女贞同属于木犀科、女贞属。前者是一种很好的绿化亚乔木,因其普遍,往往不被重视。后者属于彩色树种,近几年被人们所大量利用。因金叶女贞属于灌木类,这样就限制了它的实用性。为了拓展两者的绿化功能,笔者通过取长补短进行高接的方法,来达到这一目的。步骤如下:春季可用枝接或芽接(树液已流动,没发芽...

    2168 种植知识 种植科普
  • 矮牵牛大型穴盘生产技术
    矮牵牛大型穴盘生产技术

    对不用补光而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来促进其成苗的栽培者来就,使用大型穴盘栽培是最好的选择。大型穴盘规格:72孔或更大。“紫色波浪”和淡紫色波浪:在50孔的大型穴盘中播种开花整齐。播种:直接在大型穴盘中播种或先在512孔或406孔穴盘中播种再移栽到大型穴盘。注意:如果直接播种,要遵守...

    2698 种植科普 种植指南
  • 哈密瓜高产栽培的技术要点
    哈密瓜高产栽培的技术要点

    一、适期播种、培育壮苗  12月底至第2年1月上旬播种育苗,苗龄30天。播前进行种子消毒、浸种、催芽。营养土选用未种过瓜类作物的土壤或水稻田土壤,每667平方米施腐熟的粪肥2000千克、过磷酸钙10千克作为底肥。为了防止病害,每667平方米施50%的多菌灵3千克进行土壤消毒。 二、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214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禁忌
  • 沙棘造林地规划及栽植材料选择
    沙棘造林地规划及栽植材料选择

    沙棘既有经济林的沙棘园,也有生态林种的沙棘林,还有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兼顾的生态经济林。在总体安排上,不应该建立大面积的单一树种和品种的人工林,否则,病虫害蔓延等生态灾难是难以避免的。在和沙棘进行混交的情况下,注意所搭配的乔木树种不能太密,因为沙棘是灌木或亚乔木树种,又是强阳性树种,如果上层林木过密,...

    2935 种植知识 种植常识
  • 提高水稻成秧率技术要点
    提高水稻成秧率技术要点

    改革育秧方式。改水育秧为旱育育秧。精选种子选成熟度好,纯度高、无秕粒保满的种子。浸种消毒。亩用杂交稻种子1公斤,播前晒种1—2天,用清水泡种24小时,在用强氯精2克对水浸泡24小时,再用清水泡种12小时,然后催芽播种。提高播种质量。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肥沃、排水方便的蔬菜地作苗床,每亩大田需要备...

    645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方法
  • 香樟截干栽植术
    香樟截干栽植术

    一、栽植时间。一般选择在春季进行移栽。以芽苞将要萌动前,而树液还没有完全流动时为宜,此时栽植易成活。二、苗木规格。选择根系发达、茎干挺直粗壮、芽眼饱满、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的植株。挖掘时,保持土球完好无损,并用草绳包扎好,在适当的位置进行截干,截干后马上用薄膜封好。三、精心栽植。栽植穴要求挖得规则。栽...

    2240 农业种植教程 种植方法
  • 香瓜为啥不甜还出现裂瓜?
    香瓜为啥不甜还出现裂瓜?

    案例:辽宁省辽阳地区的一位瓜农去年所种的5亩香瓜,在香瓜生长后期局部瓜田出现了新问题,单从香瓜的产量看,与往年并不差,甚至还略好一点。但就是到成熟期一部分瓜出现了裂瓜现象,摘下来尝一尝,发现香瓜的口味还不甜。为什么出现裂瓜而味还不甜的问题呢?这与施肥有什么关系吗?这位瓜农回忆:去年种香瓜所施的底肥是...

    2116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知识
  • 常见的花卉种子促进发芽的方法-花木栽培技术
    常见的花卉种子促进发芽的方法-花木栽培技术

    种子催芽就是促进种子萌发。一般花卉种子播后数天或半月即可发芽,但有些种子要经数月或半年才能发芽,这样势必会增加管理上的困难。因此,对发芽困难、发芽迟缓和自然休眠期长的种子,在播种前可进行种子催芽处理。常用的催芽方法有以下几种:一、药剂处理各种草花种子经药剂处理后,冲洗干净,催芽至露白即可播种。(1)...

    2171 农作物种植管理 农业种植禁忌
  • 冬小麦温麦10号栽培技术
    冬小麦温麦10号栽培技术

    温麦10号生育期适中,产量较高,粉质优,中抗赤霉病,缺点是较感白粉病。其栽培要点如下:1.适时播种:温麦10号为春性品种,不宜过早播种,以免倒春寒影响结实率,要求在11月7-15日播种为宜,山区可适当提前。2.合理密植:温麦10号分蘖力中等,千粒重较高,一般大田每亩用种量撒播7-8公斤,条播6-7公...

    2919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知识
  • 白兰瓜落花落果原因是什么?怎么去预防
    白兰瓜落花落果原因是什么?怎么去预防

    白兰瓜是甜瓜的一种,由于瓜甜肉嫩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种植的人也比较多,农户在种植时为了提高经济收益,往往会采用大棚育苗和双膜栽培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坐瓜率低,而且落花落果现象严重。那么该如何预防白兰瓜落花落果呢?一起来看看吧。一、落花落果原因造成白兰瓜落花落果的原因主要有几点,一是施用基肥干过的,尤其...

    277 肥料品牌
  • 三种植物修剪要求
    三种植物修剪要求

    1、灌木的养护修剪:①应使丛生大枝均衡生长,使植株保持内高外低,自然丰满的圆球形。②定植年代较长的灌木,如灌丛中老枝过多时,应有计划地分批疏除老枝,培养新枝。但对一些为特殊需要培养成高干的大型灌木,或茎干生花的灌木(如紫荆等)均不在此列。③经常短截突出灌丛外的徒长枝,使灌丛保持整齐均衡,但对一些具拱...

    1974 农作物种植管理 农业种植禁忌
  • 蟹爪兰的栽培管理技术
    蟹爪兰的栽培管理技术

    蟹爪兰(Zygocactustruncatus)又称蟹爪、蟹爪莲、蟹足霸王鞭,为仙人掌科多年生常绿附生植物。蟹爪兰多数品种茎节较薄,中脉较明显,茎节边缘有2~4对尖齿,似蟹爪状,因此得名。蟹爪兰花生于茎节的顶端,花色有粉红、紫红、大红、橘红、黄、白等,花期11月至次年元月。因蟹爪兰花期正值我国传统的...

    779 农作物种植管理 农业种植教程
  • 水稻旱育秧田两种高效综合利用模式
    水稻旱育秧田两种高效综合利用模式

    我县近年来通过试验、示范,总结出水稻旱育秧田两种高效综合利用模式,现介绍如下:一、旱育秧椨衩讞夏菜椙锊藯冬菜椩绱翰霜?1种植方式畦面宽13米,墒沟宽30厘米。4月底5月初在畦面培育水稻旱秧苗;水稻落谷覆膜后,随即在墒沟两侧各播1行玉米,株距20厘米,每亩密度4000株以上;6月下旬至7月初在玉米大行...

    2490 种植知识 种植科普
  • 西洋南瓜栽培技术
    西洋南瓜栽培技术

    一、育苗及定植将种子浸于清水中5―6个小时之后,取出播种,使用72格的穴盘较为经济。一般播种之后约20天即可移植。移植行距一般为2.5米,种植一行,亦可以使用行距5米,种植双行。株距依留蔓数而不同,只留母蔓单蔓栽培法,株距40公分为宜;留母蔓及子蔓一条之双蔓栽培法,株距60公分为宜。二、授粉西洋南瓜...

    1701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教程
  • 春季麦田早管理
    春季麦田早管理

    目前各地麦子长势很不平衡,旺长苗和瘦弱苗均占较大面积,不利于麦子高产。因此,开春后要根据苗情及早管理,为夏熟丰收打好基础。看苗施肥对播种迟、冬前施肥少,目前生长较差的弱苗和群体过小、冬前总茎蘖数不足的麦田,立春后要及早追施氮肥,每亩用尿素10公斤或碳铵30公斤,遇干旱可加水浇施;在剑叶抽出时每亩再施...

    1656 种植技术 种植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