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豆种类多,常见有赤小豆、红小豆、竹小豆、眉豆及杂豆等。它们含有相当丰富的营养成分,其中有的还兼具药用价值(如赤小豆等),是城乡人民素来喜爱的优质副食品。适当发展小豆生产,不仅可以增收,还能获得用地养地的生态效益。以往各地大都采用零星分散种植,管理粗放,加上品种混杂,产量普遍较低。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栽培措施才能获得高产。 一、选种复壮:长期自留自种的小豆农家品种,大都表现混杂退化变劣,应分别通过“单株选择法”或“除杂快选法”进行系统提纯复壮。在品种选择上,则以直立型或半蔓生型的早、中熟品种为佳。 二、间作轮栽:小豆宜与木薯、玉米等高秆作物间种以充分利用地力。间种时,注意安排好两者所占的空间比例,一般高秆作物的行距可宽达2米,以防豆蔓攀缠生长。此外,小豆不宜连作,应注意与其它非豆科作物进行轮栽。 三、合理密植:小豆适宜春播或夏播。春播宜选中熟品种,其适宜的株行距约50厘米×20厘米;夏播时间一般不超过7月底,并以早熟品种为宜,行株距可比春播稍密。种植小豆通常采用点播,每穴播2—3粒,播后用适量腐熟土杂肥盖种,并注意浇水保湿。 四、加强管理:小豆生长前期,主要抓好全苗、壮苗,待其长出3—5片真叶时,及时进行间苗,结合除草,每穴留1—2株壮苗。小豆根瘤的固氮量,约占自身生育需氮量的2/3左右,故在适施有机肥的基础上,还应注意适当配施氮、磷肥,尤其开花期间的需肥量更大,及时追施氮、磷肥,可促进增花、增荚。生育后期应抓好防倒伏、保荚及增粒重等措施,除应避免田间渍水外,蔓生品种还可通过插竿引蔓,防止其匍匐贴地,以免影响光合作用和结实。
相关文章
-
种子进行穴播时注意四点
一、不经过消毒处理的种子或多或少都带有不同的病菌和霉菌,在地下潮湿、温暖、透气不好的条件下,相互接触的种子,容易造成病菌和霉菌的相互传染,引起病苗增加,甚至整穴种子的霉烂。二、种子播到地里以后,吸收充足的水分是它萌发的首要条件,对于墒情不太好的地块,挤在一起的种子多了,相互争抢水分,势必造成吸水过程...
574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教程 -
提高棚菜经济效益二十招(下)
十一、施腐熟农家肥没有经过腐熟的农家肥存有病菌和虫卵,施用后,使病害得到传播;若将农家肥放到大棚里再进行腐熟,将会造成烧苗。十二、氮肥多次追施此法可防止氨气对蔬菜的为害以及土壤次生盐渍化和硝酸盐的积累。十三、适量施用微肥微量元素肥料在蔬菜上需求量很小,但在蔬菜代谢中的作用却是很大的。常用的微肥有硼、...
1540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方法 -
福建选育成功大白菜新品种
福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邮编:350012,电话:0591-87915218)选育的大白菜新品种“早杂5号”,前不久通过了福建省品种认定。该品种早熟、耐热,叠抱,中长圆形,叶淡绿色,单球重0.8公斤左右。可溶性总糖含量0.5%,粗纤维含量0.8%,维生素C含量25.7毫克/100克。每亩产量达1800...
959 农作物种植管理 农业种植禁忌 -
秋栽苗木防寒技术-园林工程苗木种植技术
秋季植树能较好地解决春季植树时间短、春旱和劳动力紧张的问题,现已被广泛推广。但也有不少秋植苗木因没有采取合理的防寒措施,未能安全越冬,影响了苗木的成活率。笔者经多年实践,总结出一套秋栽苗木的防寒技术措施,现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一、常规防寒方法 对于较耐寒的白蜡、千头椿、悬铃木等树种,秋栽后可采取寒...
1297 种植科普 种植方法 -
芒种播种作物注意事项
芒种即表明小麦等有芒夏熟作物成熟和耕种的最忙季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9个节气。芒种后我市进入初夏梅雨季节,雨量充沛,气温显著升高。常见的天气灾害有龙卷风、冰雹、大风、暴雨、干旱等。正常年份我市6月中旬开始入梅。芒种至夏至这半个月是秋熟作物播种、移栽、苗期管理和全面进入夏收、夏种、夏培的&ldquo...
2819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知识 -
夏季速生叶菜清洁栽培技术
一、生产基地建设要求1.在环境条件适宜的前提下,生产基地还应考虑交通、灌溉、土壤等条件,以便做到规模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销售。2.根据蔬菜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和对土壤的影响,应合理安排茬口,实行周年生产。夏季速生叶菜清洁生产栽培以秋冬茬和冬春茬为好,前茬可种植瓜类、茄果类、豆类蔬菜,但应避免同科蔬菜连...
2771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
蟹爪兰与仙人指的栽培及花期控制
一、前言蟹爪兰(Zygocactus truncactus)、仙人指(Schlumbergera bridgesil)同属仙人掌科植物,原是生长在南美巴西热带雨林温暖湿润环境里的附生植物。蟹爪兰和仙人指杂交的品种很多,但常见的品种有紫红色花、粉红色花及近期出现的大红色花等。在岭南地区,蟹爪兰一般在元...
1177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方法 -
冬季如何加强油菜田间管理
科学施肥。按照施足底肥、早施提苗肥、重施开盘肥,看苗巧施蕾苔肥的施肥原则,底肥应占总用肥量的40%~50%,苗肥占总用量的20%,开盘肥占总肥量的30%~40%,酌情施用蕾苔肥,做到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一般亩用纯氮12公斤~15公斤,氮、磷、钾比例:0.5:0.5~0.8。同时,注意增施硼肥,亩...
1384 种植知识 种植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