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小麦秋种技术

时间 : 09-09 投稿人 : 鑫缘 点击 :

麦经间作套种技术

小麦与其他高效作物实行间作套种,可以有效解决其他高效作物与小麦争地矛盾,是稳定小麦面积、扩大高效作物面积的有效措施。在具体模式上,重点推广以下几种:(1)小麦、越冬菜、花生间作套种技术:一般水浇地采用大沟麦套种的方式,即沟距0.7~0.8米,沟深0.l米,沟底宽0.2米。秋种时,沟底播种2行小麦,垄背播3行越冬菜,次年4月收越冬菜后,在垄背上套种2行花生。(2)小麦、越冬菜、棉花(西瓜)间作套种技术:小麦秋种前,在1.6米的种植带内整成60厘米宽低畦、100厘米宽高畦各一个,低畦种3~4行小麦,高畦种越冬菜。次年4月上中旬收越冬菜后在高畦上种2行棉花(或2行西瓜),每亩3500~4000株(西瓜亩留苗850株左右)。(3)小麦、越冬菜、生姜间作套种技术:按1.8米宽作畦,畦面种2行宽幅小麦,畦背上种l行小麦,行间种越冬菜(菠菜、薹菜等),次年收越冬菜后,于“谷雨”至“立夏”期间在畦面上套种3行生姜,行距60厘米,株距20厘米,种块75克左右较好,每亩用种350~400公斤。小麦收获时只割麦穗,留50厘米高的麦秸作为给生姜遮荫的“影草”。(4) 小麦、越冬菜、黄烟、秋菜间作套种技术:每2米为一个种植带,整成1米宽的高、低畦各一个。低畦秋种6行小麦,高畦种越冬菜。次年“立夏”前收获越冬菜,5月上旬移栽2行黄烟。麦收后结合黄烟中耕、灭茬,于“立秋”前后垄种2行萝卜、大白菜等秋菜。(5)小麦、大蒜、玉米、大豆(或绿豆)间作套种技术:秋种前制成宽1米的大畦和0.7米的小畦。9月下旬于小畦内播种4行大蒜,株行距0.12×0.12米。10月1日前后于大畦内播种6行小麦,行距0.2米。5月上旬在大蒜两侧各套种一行增产潜力大的紧凑性玉米,每亩3500株。小麦收获后形成1.2米和0.5米宽的大小行,于大行内播种2行大豆或绿豆。

增加耕翻深度和有机肥用量

(一)增加耕翻深度。研究表明,对土壤实行大犁深耕可以打破犁底层,加深活土层,增强纳雨蓄墒能力,有利于小麦根系发育和提高产量。一般在耕深45厘米以内,每深耕3厘米,每亩可增加有效蓄水5方左右,亩增产小麦15~25公斤。但近年来我省用旋耕犁以旋代耕的面积较大,这种旋耕犁耕作层太浅,一般不足15厘米。还有部分机耕地,由于机耕手受经济利益驱动,往往耕的深度不够。这样年复一年,使犁地层加厚,耕层变浅,严重影响了小麦的根系发育和小麦产量。因此,今年秋种,各地要充分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大中型农业

机械,尽量增加耕翻深度,努力扩大机械深耕面积。秋耕宜早不宜迟,要在秋作物收获后,抓紧进行机械耕翻,防止跑墒,并蓄积秋季降水。对于土层深厚的高产田,耕深要达到25厘米以上,中产田23厘米以上。山旱地可视墒情而宜。墒情好的可适当深耕,墒情差的要浅耕,也可深耕浅耕隔年轮换进行。同时机耕要和机耙结合,切实做到边耕翻边耙耢,要耙透、耙实、耙平、耙细,消灭明暗坷垃,切忌深耕浅耙。

(二)增加有机肥用量。肥料是改善小麦品质,提高小麦产量的物质基础。有机肥具有养分全、肥效长、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等优点。但近几年受粮价较低的影响,农民对麦田投入明显减少,尤其是有机肥投入严重偏少,土壤肥力有下降的趋势。因此,为保持小麦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必须增加肥料投入,尤其要注意广辟肥源,增加有机肥的投入,以培肥土壤,提高地力。增施有机肥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一是发动群众,大力积攒农家肥;二是大搞秸秆还田。各地可通过秸秆机械还田、秸秆过腹还田和催腐剂沤制秸秆还田等途径,努力扩大秸秆还田面积。三是有条件的地区,农业部门要和城建、环卫等部门合作,搞好“城肥下乡”工作,以增加有机肥供应量,但施用时要注意将有机肥充分发酵、腐熟。一般要求高产田亩施有机肥3000~4000公斤,还田麦秸、麦糠等200公斤,或鲜玉米秸800公斤左右;中低产田亩施有机肥2500~3000公斤,还田麦秸(糠)100~200公斤,或鲜玉米秸500~800公斤。

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要注意合理施用化肥,重点调整好氮磷配比,以提高肥效。一般高产田要“控氮、稳磷、增钾、补充中微量元素”,氮磷钾配比为1:0.6:0.5~0.7,并根据土壤养分状况,补充硅、钙、锌、硼、锰等中微量元素;中产田要“稳氮、增磷”,氮磷配比为1:0.75;低产田要“增氮、增磷”,氮磷配施,比例为1:1。底化肥的施用量,一般地块可亩施标准氮肥30~40公斤,标准磷肥50~75公斤,钾肥15~20公斤,锌肥1.5公斤左右。施用化肥时要大力推广化肥深施技术,并做到集中施与分层施相结合。即将基肥总量的50%~60%作犁底肥,40%~50%待整好畦后播种前串施于畦内,入土深度5厘米左右,要坚决杜绝地表撒施。

扩大区域化种植面积和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面积及适期适量足墒播种面积

(一)扩大区域化种植面积。前些年,我省小麦生产由于实行了统一供种、“1.2.5”工程、良种产业化工程等,曾经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品种质量和纯度均列全国先进行列。但近几年,由于多种原因,不少地方乱引、乱种新品种(系),新一轮的品种“多、乱、杂”现象正在抬头。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选用优良品种,实行区域化种植。尤其是种植优质专用小麦的地区,更要走“以销定产,区域化种植,产业化发展”的路子。各地要在认真搞好市场分析的基础上,合理确定种植面积,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引导用粮单位与农民签订收购合同,大力发展订单农业。要整乡镇或整村集中连片种植一个品种,采用“统一供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的运营模式,以防止混杂,保证品质的稳定性。在优质专用小麦品种选用上,要根据加工企业的需要,种植产量高,品质稳定,符合加工企业要求的各类专用品种,并要配套相应的栽培技术。今年秋种,面包小麦以种植烟农19号、济南17号、淄麦12号、PH82~2~2为主,面条小麦主要推广济麦19号、烟农15,95021、潍64225等。旱地主要推广山农优麦2号、烟农19号等。

普通小麦的品种布局要做到因地制宜,区域化种植。要按照“品种类型与生态区域相配套,地力与品种产量水平相配套,早中晚熟品种与适宜播期相配套,水浇条件与品种抗旱性能相配套,高产与优质相配套”的原则,搞好品种布局。有条件的地方,要尽量实行统一供种,做到区域化集中连片种植,以提高良种纯度,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潜力。一般高产田可选用鲁麦22号、鲁麦23号、济宁13号、鲁麦21号等品种;中产田可选用鲁麦21号、济南16号、鲁麦14号等品种;旱地可选择鲁麦21号、烟农18号、莱州3279、鲁麦19号等;晚茬麦可选用适于晚播早熟的鲁麦15号、鲁麦20号、金铎1号等品种。

(二)扩大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面积。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包衣或药剂拌种等种子处理技术,是防治小麦苗期病虫为害,夺取苗全、苗匀、苗壮的有效措施。因此,各地要努力扩大种子处理面积。实行药剂拌种时,要注意尽可能地使用高效、安全、生态型农药,以减少农药残留,确保小麦优质高产。纹枯病、根腐病、全蚀病、散黑穗病等病害发生地块,可选用2%立克秀按种子量的0.1%~0.15%拌种,或20%粉锈宁按种子量的0.15%拌种。地下害虫发生较重的地块,可选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或35%甲基硫环磷乳油,按种子量的0.2%拌种。病、虫混发地块可选用以上药剂(杀菌剂+杀虫剂)混合拌种,用药量按单独使用的剂量,播种量适当加大10%~15%。种子包衣,除了可以防治病虫外,还兼有种肥作用,有条件的地区,要加大推广力度。

(三)扩大适期适量足墒播种面积。播种是小麦生产中的关键环节。为保证小麦出苗后苗全、匀、壮,给群体合理发展和最后丰产打好基础,应努力扩大适期适量足墒播种面积。

1、适期播种。小麦播种是否适时,对培育冬前壮苗与获得高产稳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温度是决定小麦播种期的主要因素。在一般情况下,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8℃~14℃时,为我省小麦的最佳播种期。其中,冬性品种为18℃~16℃、半冬性品种16℃~14℃,冬前壮苗积温570℃~650℃,一般我省小麦的适宜播期应以10月1日~10月10日为宜。在适宜播期内,旱薄地、粘土涝洼地及冬性品种可适当早播,地力高、砂土地和偏春性品种,可适当晚播;同一品种可先播低产田,再播中产田,最后播高产田。

2、适量播种。小麦的适宜播种量因品种、播期、地力水平等条件而定。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的品种,应适当减少播量;分蘖力弱、成穗率低的品种,应适当增加播量。早播麦田,应适当减少播量;晚播麦田,应适当增如播量。高产麦田,应适当减少播量;低产麦田,应适当增加播量。在适期播种情况下,各类麦田的适宜基本苗为:精播高产麦田,成穗率高的品种每亩8~12万,成穗率低的品种适当增加播量;半精播中产田每亩12~15万;旱作麦田每亩12~16万;晚茬麦田每亩20~30万;独秆麦田每亩40~50万。

3、足墒播种。小麦出苗的适宜土壤湿度为田间持水量的70%~80%。墒情不足的地块,要及时造墒,水浇条件好的地区要大力推广整畦后灌水蜇实技术。若秋种前遭受涝灾,要及时排水散墒。千万不能因为抢进度而降低播种质量。在适期内,应掌握“宁可晚播,也要足墒”的原则,做到足墒下种,确保一播全苗。 

相关文章

  • 猕猴桃园抗旱技术
    猕猴桃园抗旱技术

    ?今年的持续高温干旱,使猕猴桃园地受异常高温而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轻则叶片萎蔫和焦枯,果实日灼,重则落果,甚至整株死亡。如何采取对策,减轻高温干旱对猕猴桃园的危害。??一、园地覆盖。园地覆盖能降低地表温度,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覆盖范围:采用树盘或行带覆盖,有条件的全园覆盖。覆盖材料:青草、锯末、糠壳、...

    1448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 生姜管理七月的种植技术
    生姜管理七月的种植技术

    生姜需肥量大,除施足基肥外,应及时追肥。发芽期不需追肥,苗高30厘米、发1-2个分枝时追1次壮苗肥,亩施硫酸铵或磷酸二铵20公斤,或硫酸钾型复合肥30公斤,在生长旺盛期追转折肥,亩施饼肥75公斤,复合肥50公斤,同时结合追肥第1次培土,以后结合浇水进行第2、3次培土。如果遇雨水较多,可以在下雨的时候...

    2984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方法
  • 观赏花木春插育苗
    观赏花木春插育苗

    春季是花木进行扦插繁殖的最佳季节。如雪松、龙柏、法梧、石榴、月季、银杏等,一般成活率可达85%—95%;通常为3月初至4月中旬进行扦插。其具体方法如下:整地作床:将深翻冻垡过的圃地,抽沟作床。床面应中间略高,四周稍低,以便于滤出床内的积水,床面的土要耙平耧碎。剪穗处理:选择无风的天气,剪取树冠中上部...

    1426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教程
  • 天冷菌类少用水
    天冷菌类少用水

    食用菌生产中对水分的要求包括两方面,即基料含水量和空气相对湿度。单就出菇阶段的空气相对湿度来说,理论上一般要保持在85%~95%之间,但如果不考虑具体的情况,一味生搬硬套,则很难产生理想的效果。气温低,水分蒸发量小,此期生产食用菌如果盲目加大用水的频率和数量,则势必引发棚温更低,菇体表面蒙水,影响子...

    2208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知识
  • 江苏育成草莓新品种“雪蜜”
    江苏育成草莓新品种“雪蜜”

    江苏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邮编:210014,电话:025-84390219)前不久选育成功草莓新品种"雪蜜"。这种草莓休眠浅,易繁殖,平均单果重22克,最大果重达45克,果型整齐美观,香气浓郁,酸甜适中,含可溶性固形物11.5%,抗白粉病,耐热耐寒性好,丰产性好。(来源:《农村百事通》2005.17...

    1989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知识
  • 西瓜搭架栽培技术
    西瓜搭架栽培技术

    1、整地作畦。搭架西瓜宜选择,背风向阳、土质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种植。整地前每亩施腐熟有机肥4000--5000千克,腐熟豆饼或油渣75--80千克,硫酸铵25千克,过磷酸钙30--50千克。整地后做成宽约1--1.30米的畦,畦向南北延长,畦面覆盖地膜。 2、育苗移栽。搭架的西瓜,因需密植上架,要...

    1655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管理
  • 黄瓜缺素症状及防治
    黄瓜缺素症状及防治

    黄瓜在我国各地都有种植,不管是规模种植还是家庭种植,都是非常受人欢迎的。而在种植黄瓜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很多问题影响黄瓜的长势。而其中有一种原因便是因为缺乏微量元素造成的,缺乏微量元素会导致黄瓜出现缺素症。那么黄瓜缺素有什么症状呢?又该如何防治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缺钙黄瓜在生长中对钙的需...

    1423 肥料品牌
  • 水稻―协优925
    水稻―协优925

    一、来源与类型: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以协青早A和恢925配组,于1993年育成的中熟杂交中先籼稻组合。二、试验结果和范围:1995―1996年两年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6.34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2.14%,稳定性测定,两年回归系数分别为0.83和2.115;1997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

    577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知识
  • 冬养君子兰调控是关键
    冬养君子兰调控是关键

    君子兰喜温、喜光、不耐寒冷,冬季应特别注意加强管理,四个“调控”是关键。一、调控施肥:对君子兰要施一次固体肥料,应少施氮肥,多施磷肥、钾肥。蛋壳粉与沤熟的鱼腥水就是很好的磷肥,糠灰、烟灰是易得的钾肥。也可施氮、磷、钾复合肥,以促其萌发更多的新生株、叶。施肥一定要适量,切忌施入浓肥和未经发酵腐熟的生肥...

    1874 农业种植禁忌 种植方法
  • 地栽黑木耳技术
    地栽黑木耳技术

    黑木耳是我国人民传统的高档食品,也是我国出口的大宗商品之一。黑木耳营养丰富,风味可口,另外还具有益气强身、活血、通肠等医疗效果。最近的研究发现,有预防和减轻脑血栓的作用,做为一种保健食品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和重视。我国传统栽培黑木耳是以段木为原料,其耗费木材多,产量低,生产周期长。80年代以来推广以木...

    907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教程
  • 特早熟毛豆、西瓜、秋玉米一年三熟栽培模式
    特早熟毛豆、西瓜、秋玉米一年三熟栽培模式

    根据市场行情,选择适销对路的品种,合理安排茬口是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基础。结合安徽本地消费习惯,采用特早熟毛豆-西瓜-秋玉米一年三熟栽培模式,每667平方米可产鲜毛豆500kg左右、中熟西瓜4000kg左右、秋玉米2000kg左右,年纯收入近万元。现将其栽培技术简介如下。1特早熟毛豆1.1品种选择及播...

    802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管理
  • 丝瓜烂花要早预防
    丝瓜烂花要早预防

    在寿光市洛城街道康家尧水村菜农王建伟的丝瓜大棚里,一部分丝瓜出现烂花症状,如图,在整个植株上,花朵最易感病,从花瓣边缘开始出现水烂状,湿度大时出现白色霉层,无臭味。在高温高湿的情况下,花腐病或绵疫病均可导致这种烂花现象的发生。菜农朋友可以选择克露、安克、雷多米尔等药剂进行叶面喷施,或在蘸花药中加入部...

    2675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管理
  • 从水分入手 提高大树成活率
    从水分入手 提高大树成活率

    目前,很多地方在园林建设中常将大树作为园林中的孤植主景树,这些大树在绿地中具有很好的景观效果,它们大多是生长较慢的名贵树种,树龄在 50年至 100年左右,其来源多样,为保证景观效果,大多采取原枝原冠移植,但由于在移植、运输、栽植、管理过程中的疏忽或方法不当,很多大树移植后不久即死亡。分析其死亡的原...

    2266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常识
  • 仙客来的栽培养护
    仙客来的栽培养护

    仙客来为报春花科多年生球根花卉,具扁圆肉质球茎,老球茎紫黑褐色,外被木栓质,球茎顶部为极短缩的茎,是着生叶的地方,叶簇生,心脏状卵圆形,叶上有白色网纹,缘具齿牙。叶柄和花梗红褐色。花大,单生下垂,花瓣反卷形如兔耳,故又名兔耳花,花色有白、粉、绯红、红、紫色等。花期冬春,最佳观赏期2-4月。蒴果5裂,...

    2396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指南
  • 腊梅花后管理措施
    腊梅花后管理措施

    腊梅是我国特有的珍贵名花,今年过春节,大家买回家的较多,而且多数为盆栽梅桩。那么开过花后,怎样进一步把它管理好,的确很重要。一、移出室外,开过花后的盆栽腊梅,就应及时移出室外,放置向阳的暖和处,盆土干后,要照常浇水,不要久放室内。二、翻盆换土,盆栽腊梅由于盆内土少,营养容易耗尽,需定期翻盆换土,一般...

    641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禁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