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年度,我市油菜生产因受秋冬春连旱、旱冻叠加的极端天气影响,油菜旱灾、冻害较重,产量效益下降,对发展油菜生产非常不利,但我们必须看到,油菜仍然是我市最大的油料作物,其种植地位不可替代,油菜面积下降空间已很少,各地应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努力发展油菜生产。现就2011年秋播油菜生产技术提出如下意见,供参考。
一、目标任务
技术主攻目标:在技术措施上,突出抓好“密、肥、管、保”四个环节,即合理密植、高效施肥、防灾减灾、防病治虫,积极应对极端不利气候影响。
目标任务:力争今年秋播油菜面积稳定在20万亩左右,明年夏收亩产恢复到180公斤以上,总产3.6万吨左右。
二、主要技术意见
1.推广优良品种,发挥良种增产优势。
种子是一切农作物高产优质的基础,近几年的品比试验情况以及大面积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秦优7号、秦优10号仍然是适合我市生长的高产稳产抗性强的品种,今年继续以秦优10号、秦优7号作为主推品种、示范推广新品种宁杂11号、宁油18。各乡、镇农技部门应发挥技术推广主渠道作用,加强主体品种的推广和引导,坚决杜绝盲目引种和夸大宣传、兜售等不负责任的行为,努力扭转品种多乱杂的局面。
2.合理利用茬口、科学安排布局。
油菜适应性较强,但要获得高产、优质应根据不同的种植方式选择好茬口,直播油菜应选用大豆、花生、玉米等让茬较早的茬口;移栽油菜可选择水稻等让茬晚点的茬口。另外,油菜属双子叶深根植物,抗渍能力弱,过分低洼的田块不宜种植。为了提高油菜籽品质,应坚持集中连片、区域化生产,杜绝插花种植。新品种、新技术展示方及高产创建田块应以大田为主要茬口。
3、推广轻简栽培、落实常规技术。
目前,以板茬移栽、一穴双本和直播为主的油菜轻简栽培技术已成为我市油菜大面积生产上主要应用技术,轻简栽培方法大大简化了油菜生产操作工序,省工省力,但是由于农户管理水平不同,单产水平差距较大。各地在秋播中要抓好关键技术措施的精确化和定量化实施,真正把“适墒早播早栽、合理密植、沟系配套、化学除草、科学运筹肥料”等常规、关键技术要点落到实处。
4、切实提高播栽质量、奠定高产基础。
一是精心培育壮苗。
①足床足肥育苗。充分利用水稻旱育苗床或者旱杂粮茬口作苗床,苗床、大田比为1:5~6。施足基肥,一般每亩苗床基施农家肥1000公斤,45%高浓度复合肥20~30公斤,硼肥0.5公斤。精细整床,床面达到平、细、实要求,畦面宽4~5尺,开挖苗床四周沟系。
②适期早播。近年来,冷冬气候较明显,为了能使油菜壮苗越冬,油菜播种期应适当前移。育苗移栽油菜适宜播期为9月15~25日;直播油菜9月底至10月15日前,最迟不能超过10月20日;套直播油菜9月底至10月5日为适播期,超过10月20日不能播种。
③精量播种。每亩苗床用种0.5公斤左右,按畦称种,与适量细土拌匀后播种,以实现稀播匀播。播前浇足底墒水。播后用细土盖籽,做到稀、薄、匀,种子不外露,可遮盖稻草或遮阳网,出苗前保持表土湿润。直播油菜亩播种量控制在0.3~0.4公斤,可与适量基肥拌匀播种,确保一播全苗、苗齐亩匀。
④加强苗床管理。及时间苗定苗。1~2叶期,及时去除堆籽苗,做到苗不挤苗;3叶期定苗,每平方尺留健壮苗15株左右。合理浇水施肥。3叶期前保持土壤湿润,3叶期后控水促壮,移栽前浇足起苗水。2叶期前后一次促长肥,亩施尿素5~7.5公斤,兑水浇施;移栽前5~7天看苗追施起身肥,亩施尿素4~5公斤。化控促壮。3~5叶期喷施多效唑、唏效唑、矮苗壮等,促进菜苗矮壮。防病治虫。及时查治蚜虫、菜青虫、跳甲、病毒病、霜霉病等苗期病虫害。移栽前2~3天全面用药一次,做到带药下田。
二是适期早栽。当菜苗达到预期的适宜叶龄时,应及时抢墒移栽,做到苗到不等时、时到不等苗。我市油菜适宜移栽期在10月25日~11月10日,最迟不宜晚于11月20日,在适期内尽早移栽。
三是合理密植。中等地力田块的油菜移栽密度在8500株/亩为宜,早播高肥田块适当稀植,晚播瘦田适当密植。做到大小苗分级移栽,合理配置株行距。积极推广应用“一穴双本”移栽,以保证有足够的种植密度且能省工省力。移栽时要做到根叶齐全、苗势均匀、心叶齐泥、根正苗直、根土密接。遇连阴雨天气时,应避免带烂移栽;遇天气干旱时,应浇活棵水。直播油菜基本苗一般宜在3万株左右,根据播种期的早迟,适当增减基本苗和最终成苗株数。
四是施足基肥,科学运筹。中等地力田块亩施用45%高浓度复合肥25~30公斤和硼砂0.25~0.5公斤作基肥。亩总施肥量折纯氮(N)、磷(P2O5)、钾(K2O)肥分别为18~20公斤、5~8公斤、7~9公斤。氮肥运筹按基肥:苗肥:苔肥为5:1:4进行。磷肥、硼肥宜一次性基施,钾肥分基肥、苔肥两次施。春后看苗及时追施苔肥,弱苗可分两次施苔肥,壮苗适当迟施苔肥。直播油菜要及早追施提苗肥,适当增加基苗肥的施用比例,氮肥运筹按基肥:苗肥:苔肥为5:2:3进行,以加快苗期生长。
5、加强防灾应变,保苗健壮生长。
冬油菜全生育期长,历经秋、冬、春三季,低温寒潮、连阴雨以及持续干旱少雨等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尤其是近几年极端天气频繁出现,对油菜生产威胁较大。因此,各地要切实增强防灾意识,做好防灾减灾准备,重点要抓好“四防”:一是防涝降渍。油菜栽种结束前后,要及早开挖三沟,健全沟系,提高沟系标准。春后要及时浚通因冬融坍塌堵塞的沟系。做到排灌畅通,雨止田干,不留积水,确保根系活力正常。二是防低温冻害。在选用耐寒抗冻品种、早播早栽的基础上,要强调越冬前用多效唑、稀效唑、矮苗壮等化控促壮,少量多次,不可不喷,以控旺促壮、控上促下,改善植株体内C、N比例,提高植株抗冻能力。一般在越冬前、日均温5℃以上时,移栽油菜亩用15%的多效唑60~80克,过旺田块可增加到80~100克;直播油菜亩用15%的多效唑30~40克,兑水均匀喷施。越冬期间,结合清理农家肥,进行培肥壅根,一般亩施农家肥1000公斤,增加覆盖。冻害发生后,及时补施恢复肥,亩施尿素5~10公斤,促进菜苗恢复生长。三是防草害。越冬前要做好杂草化除工作,特别是免耕播栽油菜田,越冬前要针对草情草象,选准药剂化除一次,开春后根据田间草情,可再次利用药剂化除也可人工除草。四是防脱力早衰。返青后要根据苗情长势及时追施返青肥或早施苔肥。开花期可结合菌核病、蚜虫的防治,搭配磷酸二氢钾、速效硼肥等根外微肥,进行肥药混喷,防病防衰相结合,延长茎叶和根系活性,达到活熟到老。
江苏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兴化市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