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油菜秋冬季田间管理技术

时间 : 09-28 投稿人 : 小花匠园艺 点击 :

壮苗是油菜高产的基础,为了培育油菜冬前壮苗、确保油菜安全越冬,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田间管理技术措施。

把好移栽关 移栽田块要施足基肥,整好畦田,开好三沟,移栽时要边起苗、边移栽,并且栽稳、栽实,移栽时选择大壮苗,不栽细弱苗,移栽后及时浇灌定根水。

及时间苗、定苗 直播田块一般2~3叶期间苗,留苗距离3~5厘米,3~5叶期即可定苗。水肥充足的田块,留苗密度1.2~1.5万株,坡塬旱地或者沙土滩地,留苗密度1.5~1.8万株。如果有缺苗田块,结合间、定苗,及时补栽。对于迟播(10月下旬以后)的直播油菜,提倡春节前只间苗、不定苗。

中耕培土 土壤封冻前,结合追肥深除一次(6~7厘米),并进行培土,以利于土壤通气,增强土壤供肥能力,促进根系发育。培土时要将土壅至幼苗基部,高3~5厘米,使中心几片叶盖住顶心,增强油菜防寒作用,但不要埋住生长点。

追施越冬肥 油菜进入越冬期后,可根据肥力基础和苗期生长情况进行追肥,每亩追施尿素5~7.5公斤(也可以同时增施适量硼肥),或者每亩施用农家肥500~1000公斤加尿素2~3公斤,以促进壮根。

浇灌越冬水 有灌溉条件的油菜田,应在秋季浇灌壮根水,浇水时间应选择在土壤封冻后进行,浇水量要充足,浇水后要浅锄,松土保墒。

防治病虫草害 冬前油菜的病虫害主要是“三虫一病”。即:蚜虫、菜青虫、菜根蝇幼虫(或者其它地下害虫)、病毒病。蚜虫能传播病毒病,菜根蝇幼虫及其它地下害虫均能导致根腐病。所以要做好油菜苗期的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油菜健壮、安全越冬。防治方法:每亩用21%的杀虫先锋60~80毫升兑水40公斤均匀喷雾防治菜青虫;每亩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防治蚜虫;病毒病以预防为主,选用抗病品种或者种植早熟品种避病;播前未进行化除或者化除效果不好的田块,在油菜移栽后15天进行化除。

相关文章

  • 西红柿茎秆发黑的的类型及防治技术
    西红柿茎秆发黑的的类型及防治技术

    各位农民朋友大家好,植物资料网青瓜小编又来给大家普及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了。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种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提高产量有着重要意义。下面就和青瓜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西红柿的茎秆发黑,发病轻时植株成长缓慢,长势渐弱,产值下降;严峻时植株直接萎蔫枯死。因为引起西红柿“黑秆子”的原因...

    1354 肥料
  • 华北油田盐碱地绿化技术措施
    华北油田盐碱地绿化技术措施

    北石油管理局各二级单位分布于河北、天津、北京、内蒙古的二十几个县市,而绝大部分单位地处冀中平原黑龙港地区的低洼盐碱滩、风沙地,土壤盐碱重,真是"冬春一斤白茫茫,夏季炎热无荫凉,风卷漫天土,雨落满街泥",自然条件极差,绿化难度很大。1986年前共栽了100多万株树,现在所存无几。针对上述情况,狠抓改土...

    2566 农业种植方法 种植方法
  • 甘蓝玉米配白菜 亩收四千块
    甘蓝玉米配白菜 亩收四千块

    一、种植样式 甘蓝采用中棚(4米竹片插成跨度2.4~2.5米,高度1.05米)种值,株行距40×50厘米,亩栽3300~3500株;甘蓝梗上套种单行玉米,待甘蓝收获后,再在甘蓝田内坐水移栽3行玉米,亩栽玉米苗3000~3200株;白菜株行距40×50厘米,亩栽2200~2500株。二、产量效益甘蓝亩...

    2059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
  • 白灵菇“挨冻”产量高
    白灵菇“挨冻”产量高

    棚栽白灵菇一般是在秋冬季生产菌棒,翌年春季出菇,4月份商品菇上市。一批菌种能出两茬白灵菇,第一茬在棚内进行立体栽培,一个棚可以放两万个菌棒,将每个长方形菌棒的两头打开,出蕾后要进行疏蕾,两头各留一个最好的蕾,平均每个蕾能出150克左右的菌,一亩地头一茬的产量在5000公斤以上。第二茬要在出完第一茬菌...

    1359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教程
  • 猴头菇高产措施
    猴头菇高产措施

    选择良种首先,生产用母种应性状优良,表现为生长快,均匀整齐,在适温下两星期内长满斜面。冰箱保藏时常形成原基,镜检有少量厚垣孢子,若孢子过多则产量偏低。若菌丝发黄、细弱、稀疏,表明菌种退化。生长不均、不齐,或有拮抗现象,说明菌种不纯,均不可采用。所有原种应致密洁白,上下均匀,无菌丝间断,表面菌丝旺盛。...

    278 农业种植禁忌 种植方法
  • 风信子生产种植技术培训资料(二)
    风信子生产种植技术培训资料(二)

    3. 生根室和自然处理3.1 生根室将风信子栽入盆后,将其放在生根室内,这里需提供足够的空间供芽生长。3.2 温度促成栽培风信子的理想温度是在必需的低温期保持9℃的恒温。该温度在种球种植后就应立即提供。如果只能使用无空调的生根室,开始时的温度也可以是10-13℃。但在1-2周后,温度必须降到9℃。否...

    792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知识
  • 甜油桃极早熟新品种—丽春
    甜油桃极早熟新品种—丽春

    丽春是极早熟甜油桃新品种。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重123.8克,最大单果重152.5克,果皮全红色;微香,风味甜至浓甜,品质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百分之9.00-11.00-;在北京地区,果实6月12—14日成熟。2004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先后在北京、河北、山东、陕西等省(市)推...

    2562 农业种植禁忌 种植指南
  • 蔬菜育苗常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蔬菜育苗常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在蔬菜育苗过程中,因环境条件及管理不当,菜苗常出现各种不正常生长现象,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5种。现将其5种问题及原因简介如下:1、烂种或出苗不齐。烂种一方面与种子质量有关,种子未成熟,贮藏过程中霉变,浸种时烫伤均可造成烂种;另一方面,播种后低温高湿,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种子出土时间长,长期处于缺氧条件...

    2376 农作物种植管理 农业种植禁忌
  • 观赏南瓜栽培技术
    观赏南瓜栽培技术

    摘要:详述了观赏南瓜的特征特性、主要品种及栽培要点:包括育苗、定植、病虫害防治和采收。南瓜为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观赏南瓜是通过自然变异和人工选择而培育出的果形奇特的品种,既具有观赏价值又可食用的特色蔬菜,常被园艺界当作观赏植物栽培,是发展观光旅游农业的首选栽培种类。1 植物学特性南瓜一...

    861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 大白苦瓜
    大白苦瓜

    特征特性: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从地方品种中选育出的优良苦瓜品种。植株生长旺盛,分枝性强,主侧蔓结瓜。瓜长棒形,白色,瓜面有不规则的棱瘤,商品瓜长50-60厘米,横径5厘米左右,肉厚1厘米左右,单瓜重350-500克。肉质脆嫩,微苦。高产、抗病、适应性强。每亩产4000千克。栽培要点:北京地区3月底至...

    1086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技术大全
  • 山地干辣椒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山地干辣椒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干辣椒是人们生活中增味添色的蔬菜和调味品,也是出口创汇的重要农副产品之一。干辣椒还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首选经济作物。其优质丰产栽培技术如下:1、品种选用品种选用上有三个主要的要求:一是果实颜色要鲜红,加上晒干后不褪色;二是有较深的辛辣味;三是干物质含量高。2、育苗2.1苗床选择。选择背风向阳、疏松肥...

    2521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知识
  • 有关枇杷高接换种技术要点
    有关枇杷高接换种技术要点

    1.高接的接穗、时期、部位和包扎(1)接穗选用采自良种母株树冠的中外围、表皮红褐色、生长充实和芽眼饱满的1-2年生的春、夏梢段作接穗,尤以叶痕有白色茸毛的顶生枝的中段为好。从福建莆田枇杷高接的结果表明,接穗粗度为1.0-1.5厘米粗、充实的1-2年生枝条,接后愈合快,成活率高,抽梢能力强。(2)时期...

    2318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
  • 满天星栽培与管理方法
    满天星栽培与管理方法

    原产地 满天星为我国原产花木。植物形态 落叶灌木。叶椭圆形而尖,数片相集而生,如轮生状。春季,生新叶,其叶间即长出梗而开花。花小,合瓣花冠,如壶状,白色。雄蕊10枚,为花冠裂片数之2倍。雌蕊1枚。其叶至秋变红色,颇美丽。取苗 花市有现成苗木供应。可采取扦插、嫁接等方法培育苗木。种植环境 需选择日照充...

    1285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方法
  • 温室蔬菜幼苗移栽后死苗原因与分析
    温室蔬菜幼苗移栽后死苗原因与分析

    蔬菜移栽过程中,一般都要进行1~2次分苗(移苗)来不断扩大营养面积,促进根系发育,以防止徒长,培育壮苗。一、死苗原因1、苗床土温过低:由于分苗床土温过低,幼苗栽到分苗床后,迟迟不扎根生长,从而死苗。土温较低的原因:有的坐床较晚,分苗时现坐床,土温没有提上来;分苗时有的浇水过多,有的苗床玻璃(或薄膜)...

    2707 农业种植方法 种植方法
  • 防止菊花脱叶黄叶四法
    防止菊花脱叶黄叶四法

    其一、正确选择用土 菊花喜肥沃、透水性强、偏酸性土壤,PH值大7.5极易导致下部脱叶或全株叶片发黄, 腐叶土最适合植菊。 其二、适时浇水 不让菊花严重缺水,植物均有保命本能。 缺水下部叶片自然枯萎,降低水分散失。 其三、 叶面施肥 进入九月份每周往叶面喷施一次千分之二的尿素溶液,能使叶片坚挺、深绿、...

    1721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