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引入南京,现已大面积推广,种植面积5000亩左右。该品种在南京地区的生长结果习性为:无刺,半直立,直立性好于赫尔品种。在无支柱情况下,1年生苗自然株高约80cm。植株生长势强,2~3年生苗萌枝数平均为1.7~1.9个,粗度2.5cm左右,抽生侧枝数12~19个。物候期为:3月中旬至下旬萌芽,4月上旬至5月上旬发枝,4月上旬至5月下旬现蕾,5月下旬至6月上旬开花,7月上旬至8月中旬果实成熟,成熟期35天左右。成熟果为紫黑色,圆锥形,平均果长2.18cm,果径2.01cm,果型指数1.1左右,果实较大, 平均果重5.12g。果实味偏酸,汁多,含可溶性因形物6.0~8.0%,品质优。在丰产条件下,单株平均有果穗80个左右,每穗有果粒19.6个,单株产量6.5 Kg左右,亩产量可达1200Kg,为丰产稳产品种。该品种喜光,耐旱,生长势强,冬季可耐~15℃左右的低温。
相关文章
-
马铃薯良种--中薯19号
选育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国际马铃薯中心性状描述 株高70厘米,株型直立,茎绿带褐色,叶深绿色,花冠紫色,单株平均主茎数2.0个,单株平均结薯5.3个。薯块:圆形,白皮白肉。中抗马铃薯X病毒病,抗马铃薯Y病毒病;2010年河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抗性鉴定,抗晚疫病。产量表现 2008年参加...
2356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禁忌 -
山百合怎样进行田间管理
(1)松土除草每年春季进行1~2次松土除草,当植株生长封垄后可不松土除草,用杂草遮荫降温,可延长植株寿命。(2)追肥每年秋季在床面上压一层盖头粪,可起保温作用。春天随松土翻入土中以起到追肥作用。夏季当发现叶片颜色发黄瘦小时,应叶面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1%尿素或0.1%的钼酸铵等。(3)摘蕾生产...
1752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知识 -
金属花瓶对鲜花有何危害
酸性瓶插溶液切花保鲜剂会使溶液呈酸性(Ph值约为4至5)。酸性溶液会置换金属花瓶上的金属离子,金属离子浓度偏高,溶于溶液中,表现出植物性毒素,其结果是鲜花出现严重的叶烧和花瓣萎蔫。对切花有害的元素(植物性毒素)很多种金属可以被做成花瓶或花篮。但很多种元素即使在含量很低的情况下也会对鲜花造成损害,例如...
1565 种植科普 种植指南 -
如何贮藏与加工黄秋葵
1.短期贮藏 保鲜黄秋葵在0~5℃冷库中,可贮藏7天。而室温下仅能贮藏2~3天。炎夏季节温度较高,水分蒸发快,果面易革质老化。所以,应清晨采收,剪齐果柄,将嫩果装入保鲜袋或塑料盒中,再小心放入纸箱或木箱内,迅速送入0~5℃冷库预冷待运。预冷最佳时间为18~24小时。2.加工及食用方法 黄秋葵食用方法...
1985 种植技术 种植技术大全 -
除虫无公害菊花-除虫菊
除虫菊是菊科植物中的一个特殊家族,之所以被称为除虫菊,就是因为它的花蕊中富含一种被叫做除虫菊素或除虫菊酯的杀虫活性物质,具有显著的杀虫作用。除虫菊素杀虫的特点在于它具有神经毒性,一旦被害虫接触到,就会迅速嵌入害虫的神经系统,迅速击倒、杀灭害虫,但是它的这种特性却不会对人和哺乳动物的神经系统起作用,也...
1645 农业种植禁忌 农作物种植知识 -
“一稻两鸭”水稻种植新方法
日前,江苏省金坛市“一稻两鸭”方式种植的稻米开始收割。此前,金坛市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的电话早已成了销售热线,预订数量远远超出了稻米产量。至此,由金坛市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国内首创的“一稻两鸭种植水稻新方法”正式宣告成功。五年磨出的新技术,什么是&ldqu...
514 种植知识 种植常识 -
为什么红叶石楠嫩红老绿
红叶石楠嫩红老绿。红叶石楠新生的叶子呈红色,而成熟的叶子呈绿色,这是为什么呢?红叶石楠为什么会由红变绿呢?这是因为红叶石楠嫩叶叶绿素少,叶绿素需在叶子长出后在光照下合成,叶肉细胞内红色色素多,故显红色。长大后叶绿素积累较多,将红色掩蔽,故显绿色。这就是红叶石楠嫩红老绿的原因,也是红叶石楠变色的奥秘,...
2389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知识 -
平菇发菌期温度的管理
平菇菌丝生长粗壮,发菌成功率就高,特别在熟料栽培过程中,菌丝受杂菌感染的几率比其他品种要少。但在生料栽培过程中,其菌丝生长阶段对温度的要求却非常严格。因此,正确掌握适宜的发菌温度是保证平菇生料栽培成功的关键。平菇菌丝在20℃~30℃条件下生长健壮,抗杂菌能力强,即使偶尔有杂菌污染,平菇菌丝也能将其穿...
993 种植技术大全 种植指南 -
玉米制种产业造福拜城农民
眼下正是丰收的时节,拜城县广大制种玉米种植户正在给已经收获的制种玉米进行脱粒处理,丰收的喜悦写在每个人脸上。 吐尔逊·艾买尔是拜城县米吉克乡米斯贴米村的农民,今年他们家种植的10亩制种玉米喜获丰收,平均亩产超过450公斤。“我一共收了86袋制种玉米,测算一下,大概一亩地450公斤到500公斤,每亩地...
903 种植技术 种植科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