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金针菇冷藏菌袋分批出菇

时间 : 02-03 投稿人 : 卓世 点击 :

新疆夏季气候炎热,不利于金针菇袋料栽培,因而盛夏初秋金针菇断销。漫长的严冬,尤其春节前后由于蔬莱缺乏,新鲜菇类也很紧俏。根据金针菇耐低温的生长特性,在春秋气温适宜时节制备菌袋,待其发菌完全后利用冬季天然“冷库”冷藏或夏季人工冷库冷藏,然后结合市场需求分批解冻后置于适宜环境中出菇。这样做的好处有三个:一是春秋季集中人力制袋,平时只留少量人员管理,减少了人员使用量;二是避免在高温时期生产,同时填补了夏季金针菇断销的空缺;三是可根据市场需求灵活控制出菇量,提高经济效益。

金针菇冷藏菌袋分批出菇 | 植物科普

㈠ 配方与制袋 棉籽壳80%,麸皮16%,白糖1%,过磷酸钙1%,生石灰1~2%。料水比=1:1.2。

春季3—4月制袋,秋季9—10月制袋。料拌好后堆放一夜,第二天集中人力装袋(17厘米×40厘米×0.05厘米聚丙烯袋)每袋装湿料1.2千克,两端用聚丙烯绳扎口。常压间歇灭菌两次:白天8~10小时,闷一夜,第二天再灭菌8小时。接种室常规接种。菌袋置15~20℃室内遮光发菌25天,成品率90%以上。

㈡ 冬季冷藏 秋季制袋,菌丝长满后已进入12月,气候寒冷,发菌室内不加温情况下温度达零下5℃~零下20℃。金针菇丝在此温度下保存数月后并不失活,出菇产量较稳定。12—3月可分批解冻出菇以供应元旦、春节市场。解冻方法是把菌袋转入出菇室,室内加热使温度渐升至10~15℃,把菌袋口打开拉直成筒状,用薄膜盖袋口保湿催蕾,15~20天后即开始出菇。采收后搔菌再如此管理。

㈢ 夏季冷藏 春季制袋,菌丝长满后已进入5月,可把菌袋转入冷库冷藏。7、8月间达25~30℃甚至更高,9月降至25~20℃,在此期间来不及制袋发菌,因此7~9月金针菇绝销。在此期间金针菇上市可以提高经济效益,根据市场需求再分批解冻出菇。 方法是把菌袋从冷库运出迅速转入10~15℃的地下室、防空洞内使之自然解冻,10~15天后开始管理,方法同上。

冷库温度零下5℃~零下15℃,可贮2个月以上。本地冷库收费标准为每天每吨5元,按贮2个月算每袋增加成本0.30元,但夏季鲜菇售价增高,因此合算。

相关文章

  • 石榴树怎样防冻
    石榴树怎样防冻

    一、增强树势,提高抗冻能力 1.合理控水。多雨年份注意排水,使枝条发育饱满充实,生长后期控制浇水,上冻前浇透水一次。2.科学施肥。遵守“前促后控”原则,生长后期要少施氮肥,多施磷、钾肥,叶面喷施稀土、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确保树体健壮充实,提高防冻能力。3.病害防治。及时防治干腐病和早期落叶病,保护好...

    2422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管理
  • 杨梅低产树的改造技术
    杨梅低产树的改造技术

    杨梅低产树主要包括:小老树、旺长树、衰老树、混交林低产树和劣质品种树等,它们低产的原因各不相同,应根据具体实际进行改造。 1. 小老树:由于幼苗定植时基肥数量少,甚至没有,定植穴小,因而根系生长不好;或由于病虫的危害以及自然灾害的气候影响,使树体生长衰弱,树冠矮小,发枝能力极差,因而开花结果数量少,...

    2516 种植知识 种植常识
  • 中国最红红香梨
    中国最红红香梨

    中国最红红香梨是新西兰红色梨品种“满天红”的芽变种。2004年获第三届中国梨王擂台赛优质奖,2006年获国家专利。该梨品种表现出优秀 的着色性能,集大、红、香,甜于一体,且具有以下特点:⑴树势强健:自花结实率高,丰产性好。⑵果大:平均单果重650克左右,大果可达1100克。果实硬度高,耐贮藏和运输。...

    2585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方法
  • 如何种植管理秋季大白菜
    如何种植管理秋季大白菜

    一、品种大白菜是冬春的主要食用蔬菜,同时也是大白菜的主要茬次。因此,种好秋季大白菜关系重大。生产上影响大白菜高产的主要原因是生长季节灾害性天气多,病害(主要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严重发生。因此,生产上要围绕防治三大病害来提高大白菜的高产稳产。大白菜品种很多,可分为直筒型、原头型和卵圆型三个基本生态...

    926 种植知识 种植科普
  • 覆盖地膜四忌
    覆盖地膜四忌

    蔬菜地膜覆盖增产增收效益好,已被大多数菜农认同,但切记不要采取以下4种不正确的做法,以免劳民伤财,影响产值。忌盲目选膜膜大体分为工业用膜和农业用膜,在蔬菜生产上一定要选择农业用膜,千万不能选用工业用膜,因为一些工业用膜含有一些有毒物质,对作物有伤害,甚至造成绝产绝收。农业用膜又分为透明膜、黑色膜、银...

    381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教程
  • 2010年河北小麦灌浆期管理要点
    2010年河北小麦灌浆期管理要点

    推广“一喷多防”技术灌浆期是小麦争取千粒重的关键时期,要大力推广“一喷多防”技术,继续加强对吸浆虫成虫、麦蚜、小麦纹枯病、白粉病、条锈病、赤霉病和叶枯病等的防治。防治吸浆虫和蚜虫,可选用4.5%高效氯氰菊酯、50%锌硫磷、或3%啶虫脒(10%吡虫啉)1...

    1930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方法
  • 中稻旱育稀植技术
    中稻旱育稀植技术

    一、苗床选择及整理旱育苗床要求选择在地势较高、排水畅、土层厚、土壤肥沃且偏酸性的田块;菜田地应用草木灰用量少、耕种2-3年的新菜地。苗床培育以有机肥为主,在播种前20-30天前施肥并耕翻2-3次,除农家肥外,一般亩施磷肥40-50公斤,钾肥15-20公斤。播种前3-4天进行沟厢整理,开厢宽1.2米左...

    2680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禁忌
  • 如何避免萝卜分叉
    如何避免萝卜分叉

    分叉萝卜仍可食用,品质不会变差,但外观畸形,极为影响商品美观。每一块田地多少都会有分叉的萝卜出现。造成萝卜分叉的原因较多(胡萝卜、大头菜也常有分叉的现象,造成的原因也与萝卜的情况相同)。萝卜分叉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种:1、土质及耕作方面:土壤犁翻太浅,底层土壤过硬性。同时在深耕过程中没有将石头、树...

    1801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管理
  • 春栽小果番茄是时候
    春栽小果番茄是时候

    近两年,本地市场上的小果番茄种类比较少,以“圣女”居多,偶尔有一些金黄色的小果番茄销售,但是其糖度和风味都比红色小番茄差很多。在红色小番茄中,“翠红”、“龙女”算得上好品,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品质都比市面上的“圣女”果好,生长过程中株型好,对消费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它的糖度很高,风味也好!在四川平原这两年的...

    643 农业种植禁忌 农作物种植
  • 凤仙花栽培技术
    凤仙花栽培技术

    凤仙花作为一年生草本花卉,尽管其喜暖热、好光照,对土壤适应性很强,地不择干湿、移栽不论时序,但其原产于温暖湿润的印度、马来西亚和我国南部,对夏季高温和土壤干燥、空气湿度过低等不良环境,也会产生比较大的负面反应,甚至会出现叶片卷缩、枯尖、落叶以至植株死亡。究其原因是春末夏初,气温突然大幅度抬升,猛地由...

    2220 种植科普 种植指南
  • 露地西红柿越夏管理要点
    露地西红柿越夏管理要点

    我省安丘市,露地西红柿的种植面积比较大,在夏季高温季节,露地西红柿的管理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笔者采访了部分当地种植户,总结了以下几点:选择抗病耐热品种根据种植季节,选择抗病、耐热、贮存期长的的高产优质品种。实施轮作选择前茬没种过茄科蔬菜的生茬地块,最好与大田作物实行轮作,在无病区栽培,是西红柿越夏栽...

    224 种植科普 种植指南
  • 黑木耳增产新法
    黑木耳增产新法

    黑木耳吊袋栽培出2-3潮耳后,由于袋内营养,水分缺乏不再出耳,一般就作废料扔掉。在实践中我们采取覆沙处理,经多次试验仍可出3-4潮耳,具体办法如下: 将菌袋脱掉,菌料置营养液中浸泡一天,让其吸足水分(营养液为:100公斤水中加入磷酸二氢钾100克、硫酸镁180克、硫酸锌60克、高锰酸钾100克)。然...

    1257 种植常识 种植方法
  • 白灵菇不同出菇方式对比试验
    白灵菇不同出菇方式对比试验

    白灵菇驯化栽培历史较短,生产中多种出菇方式并存,栽培经济效益差别很大。为此,笔者就近几年当地白灵菇生产中常用的6种出菇方式进行了对比试验,以筛选出适于我市出菇管理方式,提高白灵菇栽培的经济效益。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①供试菌株:白灵2号,引自江苏高邮食用菌研究所。母种培养采...

    293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
  • 人造耳木的栽培黑木耳
    人造耳木的栽培黑木耳

    1、培养基配方:杂木屑77%、棉籽壳5%、麦麸8%、米糠8%、蔗糖1%、硫酸钙0.5%、碳酸钙0.5%。2、“人造耳木”制作:先将棉籽壳倒入池中加水浸泡8小时,捞出沥干表面水备用,再将木屑、麦麸、米糠、硫酸钙、碳酸钙与棉籽壳混和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糖水继续搅拌,使培养料混合均匀,含水量55%,然后用装...

    323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
  • 栀子花的种植方法
    栀子花的种植方法

    摘要【栀子花的种植方法:家养栀子花,要掌握好其生理特性,才能使叶、花、果都美,提高观赏价值。因此注意其喜酸土,阴凉,潮湿的特性,并且需要适时修剪,防治黄化病】1.喜酸土:土壤、水肥含碱,均使植株不能吸收铁元素,而影响叶绿素的形成,使枝枯,叶焦,甚至死亡。要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如将松树锯...

    945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