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金针菇的覆土高产栽培技术

时间 : 06-03 投稿人 : 紫馨园艺 点击 :

一、培养料配方新鲜无霉变的棉子壳是生产金针菇的理想原料。一般可采用棉子壳90%、玉米粉3%、麦麸5%、石膏粉1%和糖1%,或棉子壳93%、麦麸5%、石膏粉1%和糖1%,或棉子壳87%、麦麸10%、石膏粉1%、糖1%、碳酸1%和钙1%的配方。

金针菇的覆土高产栽培技术 | 植物科普

二、栽培种配制菌种可选用金针菇81号、金杂19号等。将培养料加水(培养料的1.3倍左右)拌匀后装入17厘米×33厘米的聚丙烯塑料袋中,每袋约装培养料0.4公斤,套上塑料颈圈,并用棉塞封口,于100℃温度中常压灭菌8~10小时,或每平方厘米1.5公斤压力下灭菌2小时。灭菌后移入接种室,待培养料温度降至30℃时,进行无菌操作接种,再将接好种的菌袋移入培养室内。在20℃~30℃的干燥环境中培养,30~40天菌丝即长满菌袋。

三、菌袋覆土栽培种发好菌后,除去棉塞和塑料颈圈,用剪刀剪去菌袋底部塑料(5~8厘米高),使底部菌丝裸露。将菇房用石灰水或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灭菌,然后铺一层5~10厘米厚的细土,使裸露部分全部埋于土中,菌袋排列长度不限,宽度以7~8袋为宜。

四、出菇管理除去接入的少量原种,拉直菌袋口,盖一层报纸,并向菇床(菌袋)上喷施稀土溶液,以促进菌丝生长,提高金针菇的产量和品质。一般情况下,每3天用稀土溶液喷1次,每次每平方米菇床喷施0.5升。同时每天喷1~2次清水保持菌袋底部土壤湿润,并加强通风。室内温度控制在7℃~15℃,3~7天即可现蕾。一般可出菇3~4茬,当菇体长到符合标准时即可采收。生产实践表明,稀土溶液的浓度以每升含稀土0.2克效果最好,使用后菌丝生长整齐、粗壮,生物学效率可达88.3%,金针菇的蛋白质含量高达30.3%。但是,如浓度大于每升溶液含稀土0.2毫克,对金针菇生长反而不利。由于菌袋底部埋在细土中,水分可源源不断地从袋底部进入袋内,只要定期向土中补充水分,即可满足菌丝对水分的需求。金针菇覆土栽培可比常规法栽培多出菇1~2茬,增产25%左右。

相关文章

  • 作物老叶条纹是缺何养分?
    作物老叶条纹是缺何养分?

    由于镁是叶绿素的组成部分,所以作物缺镁时通常表现为叶片失绿,一般叶脉间褪绿,而叶脉仍保持绿色。对于平行叶脉的作物(如玉米)叶片失绿呈条纹状,而网状叶脉的作物,叶片失绿则呈斑点状,这是缺镁的典型症状。如玉米缺镁,下部叶片脉间出现淡黄色条纹,呈现条纹花叶,有时隐约可见念珠状条纹。严重缺镁时脉间组织干枯死...

    2254 种植技术 种植常识
  • 大雨过后荷花叶片腐烂怎么办
    大雨过后荷花叶片腐烂怎么办

    吉林长春读者李小姐问:大雨过后荷花叶片腐烂怎么办?最近一段时间,我们这里连续下了好几场大雨,很多雨水都流进了养荷花的池塘里。雨后一周之内,荷叶就出现了叶片发黄、腐烂的现象。这种腐烂从幼小的嫩叶开始,后来大点的叶片也被感染了,大苗小苗都有。此外,池塘里的其他植物如芦苇、蒲棒等也出现了叶片焦边的情况。请...

    514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方法
  • 枣树秋季管理技术要点
    枣树秋季管理技术要点

    1、根外追肥:8-9月喷0.3%尿素加0.5%的磷酸二氢钾,提高后期叶片的光合效能,有利于树体的营养积累。2、防裂果:8月浇水1-2次,使枣树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以减轻裂果。在雨季结束前,树下覆盖地膜保墒,可防止白熟期遇旱引发日烧痕,避免果实着色期雨露由伤痕处渗入果肉,造成裂果。果实生长后期喷氮肥,使...

    863 农业种植教程 农作物种植
  • 如何挽救受淹水稻
    如何挽救受淹水稻

    特大暴雨袭击我市后,东白湖镇小东村汪章根家的4亩多水稻全被水淹了。眼下,还能不能挽救?要不要换种别的作物?这一切都让他心急如焚。日前,市农业局农技专家黄铁军在仔细查看了水稻的长势后,为他开出了“方子”:“这片稻除了小部分受损外,大部分可以挽救。接下来首先要清沟排水...

    2021 种植科普 种植方法
  • 大豆密植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
    大豆密植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

    大豆密植机械化综合高产栽培技术是在大豆三垄栽培技术的基础上,继续保持深松,分层深施肥,精量点播,吸取国外窄行密植、半矮秆品种等增产经验,与配套机具相结合,组装起来的一项机械化综合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平播密植技术、小垄密植技术。一、技术优点1、合理密植,提高产量。技术特点是合理密植,作物分布均匀,增加作...

    740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方法
  • 茶树幼苗防旱抗旱措施
    茶树幼苗防旱抗旱措施

    新发展的良种茶园能否全苗齐苗长好成园,首要关键在于能否安全度过夏秋干旱关。今年的气候相当特殊,梅雨刚过便酷日当空,7月上旬以来一直处于高温,部分区县连续7-8日处于38℃-39℃,严重威胁着茶树幼苗的生长发育和生存。我市七八月份茶苗最易被晒死,因此如何做好幼苗防旱抗旱至关重要。要做到"遮"、"盖"、...

    1193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
  • 山西省小麦春管抗旱主要技术措施
    山西省小麦春管抗旱主要技术措施

    水地冬麦区(一)及时灌水补墒1.没有浇越冬水,土壤翘墟、表墒差的麦田,应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在3℃,白天浇水后能较快下渗时,及时浇水,塌实土壤、保苗促壮。浇水应采取小水灌溉,切忌大水漫灌。2.冬浇较早,苗情较好,亩总茎数60~80万,表墒较差的麦田,应顶凌划锄、耙耱,适时镇压,保墒增温、促进根系发育,并...

    1019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
  • 红豆杉黄叶原因及解决方法
    红豆杉黄叶原因及解决方法

    红豆杉是我国特有的植物,在我国南北方都适合养殖,用它制作的高档盆景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而在养殖过程中因为操作不但常常会导致其叶片发黄,那么红豆杉黄叶了该怎么办?下面就为带来解决方法。1、浇水不当在红豆杉的养殖过程中,如果浇水过多就会导致红豆杉叶子黯淡无光,长时间积水还有可能导致沤根,造成红豆杉死亡。...

    1513 植物肥料配方
  • 雪莲果在麻江县引种成功
    雪莲果在麻江县引种成功

    日前,由经纪人姜清敏引种的40余亩雪莲果在麻江县杏山镇靛冲村引种成功,长势良好,按1元/斤的回收价计,农户种植1亩可获1500元。 雪莲果原产南美州安第斯山脉,是印第安人的食品。其果型为块根,似红薯,味脆、甜,口感好,富含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降脂、降压、控制胆固醇减肥作用,雪莲果所含糖为寡...

    2442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知识
  • 鸡蛋花
    鸡蛋花

    学名:Plumeria rubra var.acutifolia 别名:缅栀子、蛋黄花 科属:夹竹桃科、鸡蛋花属原产美洲。我国已引种栽培。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小枝肥厚多肉。叶大,厚纸质,多聚生于枝顶,叶脉在近叶缘处连成一边脉。花数朵聚生于枝顶,花冠筒状,径约5-6厘米,5裂,外面乳白色,中心鲜黄色,...

    759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
  • 杨树秋冬季栽植-园林工程苗木种植技术
    杨树秋冬季栽植-园林工程苗木种植技术

    长期以来,杨树大多在春季栽植,经常出现部分品种成活率低,生长缓慢的现象。我们对杨树进行了不同季节的栽植对比实验,结果发现,部分杨树秋冬季栽植效果较好。 在秋季“霜降”以后,杨树苗木叶子发黄,部分脱落时便可进行秋季栽植。这时苗木地上部分已停止生长,生命活动转入低耗状态,而根系在遭受创伤之后(即栽植以后...

    2291 种植知识 种植科普
  • 持续低温花卉简易防冻措施
    持续低温花卉简易防冻措施

    为应对本地持续的低温天气,确保大棚花卉及盆栽花卉安全防冻。可采取以下简易防冻措施:1、在棚内四周空闲畦面及操作通道上覆盖双层无纺布。由于无纺布具有透气、透水、透光、吸湿和保温的作用,可提高气温2-3℃,地温1-2℃。2、在棚内两头各放一炉火,火上各放一壶水,利用产生的蒸汽加热,可迅速提高室温。3、盆...

    781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知识
  • 香椿矮化密植
    香椿矮化密植

    所谓短化密植,是指香椿苗木经过技术处理后,养成多侧枝的矮化幼树,树冠枝条密集,形成棚状,大密度栽植,加强肥水管理,分期采芽,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上的产量。这种栽培技术,使香椿传统的粗放栽培变为精耕细作的栽培,提高了香椿的产量和品质。这种栽培方法的主要技术措施如下:(1)配置和密度:集中成片的香椿矮化密...

    2889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管理
  • 两个新审定的棉花品种
    两个新审定的棉花品种

    一、苏杂棉22B审定编号:苏审棉200801。来源与类型:原名“垦棉022B”,由江苏省农垦集团公司农业发展部以泗棉3号和H89-27杂交后代99149为母本,太仓121选系01-147为父本,于1999年配组,2002年育成,属中熟陆地棉杂交一代种。适应范围:适宜江苏省枯、黄萎病发病较轻的地区种植...

    865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教程
  • 安哥拉山羊
    安哥拉山羊

    一、产地毛用山羊品种。原产土耳其首都安卡拉(旧称安哥拉)周围﹐主要分布于气候干燥﹑土层瘠薄﹑牧草稀疏的安纳托利亚高原。历史悠久。产毛量高。毛长而有光泽﹐弹性大﹐且结实﹐国际市场上称马海毛。“马海”为阿拉伯语mohair的音译﹐系非常漂亮的意思。土耳其语称“狄福的克”(tiftic)﹐意谓柔软如丝。用...

    2783 种植科普 种植指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