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黄栌根的功效与作用_中华本草_黄栌根图片_中药材
- 导读:本文摘自《中华本草》,中药材【黄栌根】,别名:;功效与作用:清热利湿;散瘀;解毒。主黄疸;肝炎;跌打瘀痛;皮肤瘙痒;赤眼;丹毒;烫火伤;漆疮;分布区域: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700-1620m的向阳山坡林中。2.生于海拔800-1500m的向阳山坡林中...
-
- 鼠胆的功效与作用_中华本草_鼠胆图片_中药材
- 导读:本文摘自《中华本草》,中药材【鼠胆】,别名:;功效与作用:清肝利胆;明目聪耳。主青盲;雀目;聤耳;耳聋;分布区域:生态环境:1.栖息于住宅、阴沟、草堆、田埂、作物地及河溪堤岸等处。 杂食性。好啃咬衣物、家具和雏禽。活动多在...
-
- 黄唇鱼鳃的功效与作用_中华本草_黄唇鱼鳃图片_中药材
- 导读:本文摘自《中华本草》,中药材【黄唇鱼鳃】,别名:;功效与作用:滋补肝肾;活血调经。主肾虚腰痛;崩漏;分布区域:生态环境:为近海大型底层鱼类,栖息于水深50-60m海区,幼鱼栖息于沿岸及河口附近,以虾、蟹等甲壳动物及小鱼为食。资源...
-
- 黍根的功效与作用_中华本草_黍根图片_中药材
- 导读:本文摘自《中华本草》,中药材【黍根】,别名:;功效与作用:利尿消肿;止血。主小便不利;脚气;水肿;妊娠尿血;分布区域:生态环境: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华南、西南以及华东等地山区都有栽培。资源分布: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华南...
-
- 黄羊角的功效与作用_中华本草_黄羊角图片_中药材
- 导读:本文摘自《中华本草》,中药材【黄羊角】,别名:;功效与作用:平肝熄风;清热解毒。主温热病高热神昏痉厥;小儿感冒发热;小儿惊风;中风;青盲内障;分布区域:生态环境:栖息于草原丘陵和半荒地带。具集群性,奔跑甚速。以禾本科植物及豆...
-
- 黄楝树的功效与作用_中华本草_黄楝树图片_中药材
- 导读:本文摘自《中华本草》,中药材【黄楝树】,别名:;功效与作用:清暑;生津;解毒;利湿。主暑热口渴;咽喉肿痛;口舌糜烂;吐泻;痢疾;淋证;无名肿毒;疮疹;分布区域: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40-3550m的低山、丘陵、石山林或平原。资源分布:分布于华...
-
- 龙头草(鲤鱼草)的功效与作用_中华本草_龙头草图片_中药材
- 导读:本文摘自《中华本草》,中药材【龙头草】,别名:鲤鱼草;功效与作用:补气血;祛风湿;消肿毒。主劳伤气血亏虚;脘腹疼痛;咽喉肿痛;蛇伤;分布区域:生态环境:生于低海拔地区的常绿林或常绿与落叶混交林下。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北西部、湖...
-
- 黄唇鱼鳞的功效与作用_中华本草_黄唇鱼鳞图片_中药材
- 导读:本文摘自《中华本草》,中药材【黄唇鱼鳞】,别名:;功效与作用:生肌敛疮。主伤口溃烂;分布区域:生态环境:为近海大型底层鱼类,栖息于水深50-60m海区,幼鱼栖息于沿岸及河口附近,以虾、蟹等甲壳动物及小鱼为食。资源分布:我国分布...
-
- 黄菀的功效与作用_中华本草_黄菀图片_中药材
- 导读:本文摘自《中华本草》,中药材【黄菀】,别名:;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主痢疾;肠炎;肝炎;结膜炎;中耳炎;痈疗毒;分布区域:生态环境:生于河谷草甸子、林缘、林下阴湿地。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及台湾等地。...
-
- 黑头草(小毛叶子草)的功效与作用_中华本草_黑头草图片_中药材
- 导读:本文摘自《中华本草》,中药材【黑头草】,别名:小毛叶子草;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祛风止痒。主口疮;丹毒;风疹;湿疹;脚气;分布区域: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00-2500m的河谷干热地区的山坡、路旁、灌丛或林中。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