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种植课堂:玉米施肥方法和用量

时间 : 03-01 投稿人 : 御科 点击 :

种植课堂:玉米施肥方法和用量

施肥对于农作物实现高产非常重要,就玉米来说,施肥的方法和肥料的用量都需要自己把控好,不然就很难让玉米实现高产。下面一起来简单学习了解。

1.施有机肥

玉米是高产作物,其产量水平与土壤肥力水平密切相关。在玉米高产高效施肥措施中,首先是要广泛施用有机肥料,以提高土壤肥力,一般每亩有机肥投入量应不低于4000千克。

2.稳施氮肥

夏玉米要施好追肥。在单产500千克以上的高产田,每亩施氮肥量应稳定在9~12千克;单产300~500千克的中产田,每亩施氮肥量应稳定在7~10千克;单产小于300千克的低产田,每亩施氮肥量应稳定在6~8千克。同时,合理调整施用时期和方法,以提高氮肥利用效果。

3.控施磷肥

当前,磷肥的作用已得到人们的共识,但施用磷肥要根据土壤有效磷含量合理确定和控制用量。在高、中、低3种产量水平的田块中,每亩磷肥施用量应分别控制在7千克、6千克和5千克的范围内。春玉米磷肥一般作基肥施用,夏玉米可以随施氮肥时施用。磷肥施用应强调深施、早施。

4.增施钾肥

当前我国很多地区的土壤中速效钾肥含量逐年下降,缺钾面积不断扩大。为满足玉米生长对钾素的需求,必须全面增施钾肥。在高产田,适宜的钾肥施用量为每亩8千克左右,中产田为7千克左右,低产田为6千克左右,氮、磷、钾施用的比例应为1∶0.5∶0.6。

5.补充微肥

目前玉米品种改良、耕作制度改革及施肥结构变化,土壤中微量元素缺乏症状越来越明显,尤其是玉米缺锌症状已大面积出现。补施玉米锌肥,可在玉米浸种、包衣时候进行,也可在玉米播种或苗期追肥时,普遍施用1~2千克的硫酸锌,还可在玉米专用肥中或玉米苗期叶面喷药、喷肥中添加锌肥。

综上就是玉米施肥的要点,大家看过了那么多知识,觉得哪一种最适合自己呢?欢迎你将更好的经验分享出来。

关于玉米施肥技术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植物资料网其他农业内容。

推荐管理:玉米地里的地老虎如何防治?老农说这三种方法最常用!

相关文章

  • 棉花水肥后死苗的原因和对策
    棉花水肥后死苗的原因和对策

    水肥是棉花生产措施中两个最活跃的因素,水肥的调节促控对决定棉花产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有些棉农不切实际,为了追求较高的棉花单产及较高的植棉效益,盲目地灌水施肥,造成棉花单产下降,甚至有些棉田水肥后大面积死亡,轻者达10%,重者达50%,经济损失非常严重。死苗的原因:盐害。化学肥料大都是由各种不同...

    1665 农业种植禁忌 种植指南
  • 如何做好龙眼树采后施肥
    如何做好龙眼树采后施肥

    龙眼树采果前后的施肥(秋梢肥)是培养强壮秋梢结果母枝最重要的栽培措施之一,直接关系到次年龙眼的产量。生产上应十分重视做好此次施肥工作,对挂果较多、树势较差的植株,秋稍肥可在采果前15―20天施入,挂果适中的植株,可在采果后施入。秋稍肥以高质量的有机肥(鸡屎、猪牛粪、麸类等)加适量的速效肥为好。为节省...

    427 农业种植教程 果树种植方法
  • 大葱开沟追肥是错误的
    大葱开沟追肥是错误的

    长期以来,许多菜农习惯于开沟为大葱一次性追肥,这是不科学的。因为,这样做不仅容易划断大葱的根须,还会因施肥过于集中而烧坏大葱幼嫩须根,导致干尖和枯叶现象的发生,影响大葱品质,减少产量。正确的施肥方法应该是:遵循“少吃多餐”的原则,从大葱定植到收获分3~4次追施,防止大葱生长后...

    237 果树种植知识 果树种植教学
  • 施用化肥的几种错误做法
    施用化肥的几种错误做法

    1.地表撒施尿素和碳酸氢铵 尿素含氮量虽高,但施入土壤后要转化成铵态氮才能被农作物吸收利用。同时,尿素在转化时呈分子状态,不被土壤吸附,易随水土流失,使作物难以利用。尿素作追肥,应开沟条施并盖土。作叶面肥喷施,应掌握好施用浓度,喷施小麦、水稻、棉花、玉米,浓度以0.8%~1.0%为宜,蔬菜以0.3%...

    1252 种植技术 种植科普
  • 农作物施肥掌握好“五个技巧”
    农作物施肥掌握好“五个技巧”

    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施肥方法,是提高施肥效益、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途径。但长期以来这点往往被忽视,从而导致成本增加,效益降低。因此,在给农作物施肥时,要针对以下五种因素,分别掌握好施肥的技巧。一、因茬口施肥1、热茬。如小麦、马铃薯茬,由于收获早,有充分的休闲晒垡时间,宜施含水较多的猪粪、牛粪等冷性...

    2556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
  • 合理选用种肥
    合理选用种肥

    1、不选有腐蚀性作用的肥料例如,碳酸氢铵、氨水具有挥发性和腐蚀性,易熏伤种子和幼苗,过磷酸钙含有游离态的硫酸和磷酸,对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会造成伤害,一般不宜做种肥。可将这类肥料施在播种沟之下或与种子相隔一定的土层,或将过磷酸钙与土杂肥混合施用。2、不选有毒害作用的肥料如尿素中常含有少量的缩二脲成分,...

    2754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常识
  • 生物肥料保证蔬菜安全
    生物肥料保证蔬菜安全

    一种新型的生物肥料已得到四川省农业厅和四川省技术监督管理局的新型肥料认证。连续使用这种肥料可以逐步解决化肥、农药的残留超标问题,有效抑制和避免病虫害的发生,消除化肥、农药对农产品品质和地下水源的污染。据农业专家认定,该肥料的使用将实现“从土地到餐桌”的生产全过程质量安全的有效控制,让广大消费者真正吃...

    2743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 茄子施肥综合技术
    茄子施肥综合技术

    茄子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在热带为多年生灌木。茄子根系发达,成株根系深达1.5米以上,根系横向直径超过1米,保护地栽培的茄子根系主要分布在0-30厘米的耕层内。茄子根系的再生能力较差,木质化较早,不宜多次移植。茄子对温度要求比较严格,17℃以下生年缓慢,10℃以下引起生理代谢失调,15℃以下落花。花芽分...

    490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管理
  • 绿色食品生产怎样施肥
    绿色食品生产怎样施肥

    在种植业生产中,人们通过施肥来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产品品质,增加经济效益,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众多肥料中,有机肥料是生产绿色食品的理想肥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1.有机肥料对提高食品质量有重要作用首先是提高土壤肥力。土壤肥力指标是绿色食品生产中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施用有机肥料是保持和提高土壤...

    1819 农业种植禁忌 种植指南
  • 早稻施足基肥增产
    早稻施足基肥增产

    早造水稻由于前期气温低,后期气温高,在插秧时必须施足基肥,才能夺得高产。因为早造水稻前期气温低,肥料和土壤的有效养分分解慢,水稻前期在低温的气候中生长,根系吸肥能力弱,从而使前期生长缓慢。若基肥不足,肥料供应不上,会使禾苗前期生长得更加缓慢。前期禾苗因缺肥生长纤弱搭不起禾架,人们势必会在中耕和中耕后...

    408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禁忌
  • 农作物喷用叶面施肥的技术
    农作物喷用叶面施肥的技术

    将植物需要的营养物质的水溶液,喷施在叶片上,使植物直接通过叶子吸收有效养分,这一技术称谓蔬菜叶面施肥技术。此技术较土壤施肥具有转化的快、肥料利用率高、促进根系对养分的吸收等优点。叶面肥大致可分为大量元素肥料、微肥、有机肥、微生物肥、或光合作用促进剂或农药的叶面肥等等。生产上常用的有尿素、硫酸钾、过磷...

    483 农业种植教程 农作物种植
  • 花卉的需肥规律
    花卉的需肥规律

    催芽、催长肥是在植株萌芽前半个月或新叶初展时施用的肥料,要平衡施用氮、磷、钾肥。为了快速催长,可在仲春,用0.01%的赤霉素加0.1%磷酸二氢钾溶液作根外追肥。如需控制生长,可用0.5%矮壮素浇根。催蕾、催花肥是在植株花芽分化前10天左右施用的肥料,主要是施用磷肥。通常喷施2%过磷酸钙浸出液加0.2...

    1776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知识
  • 施用化肥不会造成土壤板结
    施用化肥不会造成土壤板结

    中化化肥农大研发中心高级顾问陈伦寿教授、专家提示:施用磷酸钙在石灰性土壤上会形成硫酸钙,堵塞土壤孔隙,因而造成土壤板结,这是上世纪50年代的事实。现在氮肥品种主要是尿素和碳铵,他们不含副成分不会使土壤板结。只要实行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单产提高的同时也增加了根茬数量也不至于使土壤板结。记者:陈教授,...

    261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
  • 施用微肥:小投入大产出
    施用微肥:小投入大产出

    “给植物吃好,让人体健康。”日前,在中国农科院举行的全国首届“肥料与食物链营养高层论坛”上,全国20多位知名植物营养专家道出了一致的心声。目前,我国存在着大量的不合理施肥现象,如单纯施用单质肥料或大量元素肥料,而不补充植物从土壤中带走的中微量元素,加上土地过度耕作致使土壤中的矿物质逐年减少,土地供给...

    1434 种植知识 种植科普
  • 红富士苹果肥水管理技术
    红富士苹果肥水管理技术

    一、土肥管理红富士果园,一般以9月下旬施基肥最好,以土杂肥为主,亩产2000公斤以下幼树园以公斤果2~3公斤肥为准,亩产2000~3000公斤丰产园以公斤果公斤肥为准,亩产3000公斤以上的高产园以公斤果公斤半肥为准。施肥时,幼树结果前施肥比例为氮∶磷∶钾=2∶1∶0,在结果期施肥比例为氮∶磷∶钾=...

    2153 农业种植方法 种植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