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生姜生长期施肥技巧

时间 : 12-18 投稿人 : 铭善 点击 :

生姜的施肥分为基肥和追肥。基肥分有机肥、饼肥和化肥。有机肥在播种前结合整地撒施,一般每亩施高品质腐熟鸡粪5~8方,施后旋耕;饼肥、化肥集中沟施,即在播种前将粉碎的饼肥和化肥集中施入播种沟中,一般每亩施饼肥75~100公斤,氮、磷、钾复合肥50公斤或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各25公斤。

生姜生长期施肥技巧 | 植物肥料

除施足基肥外,一般进行三次追肥.第一次追“壮苗肥”:在苗高30厘米左右,具有1~2个分枝时进行第一次追肥。这次追肥以氮肥为主,每亩可施硫酸铵20公斤。若播期过早,苗期较长,可随浇水进行2~3次施肥,施肥数量同上。

第二次追“转折肥”:在立秋前后,此时是生姜生长的转折时期,也是吸收养分的转折期,自此以后,植株生长加快,并大量积累养分形成产品器官,因此,对肥水需求量增大。为确保生姜高产量,于立秋前后结合姜田除草,进行第二次追肥。每亩用粉碎的饼肥70~80公斤、腐熟的鸡粪3~4方、复合肥50~100公斤,或尿素20公斤、磷酸二铵30公斤、硫酸钾50公斤,在姜苗的一侧距植株基部15厘米处开一条施肥沟,将肥料撒入沟中、并与土壤混匀,然后覆土封沟、培土,最后浇透水。

第三次追“壮姜肥”:在9月上旬,当姜苗具有6~8个分枝时,也正是根茎迅速膨大时期,可根据植株长势进行第三次追肥,称“壮姜肥”。一般每亩施复合肥25~30公斤或硫酸铵、硫酸钾各2.5公斤。土壤肥力高,植株生长旺盛的姜田,则应少施或不施氮肥,防止茎叶徒长而影响养分积累。

锌肥和硼肥通常可作基肥或根外追肥。缺锌缺硼的姜田在施基肥时,一般每亩施1~2公斤硫酸锌、0.5~1公斤硼砂,与细土或有机肥均匀混合,播种时施在播种沟内与土混匀;如作追肥和叶面喷施,可用0.05%~0.1%硼砂每亩50~70升,分别于幼苗期、发棵期、根茎膨大期喷施,或每亩随水冲施锌家家800克、迈科丰大粒硼200克、联邦钾4000克,既增产又可以防治姜瘟病。

相关文章

  • 苹果施肥要减氮增钾
    苹果施肥要减氮增钾

    过去我们在红富士果园施肥中,提出氮、磷、钾比例为2:2:1或1:1:1的数值,经过十多年生产实践证明,这种比值中氮肥过多,红富士生长偏旺,花芽形成困难,着色也差。在去年召开的全国果园标准化管理舍议上,专家们提出了减氮增钾的新观点。认为每生产100公斤苹果需吸收纯氮0.3公斤,纯磷0.08公斤,纯钾0...

    2429 种植常识 种植方法
  • 马铃薯的吸肥特点
    马铃薯的吸肥特点

    马铃薯的整个生育期间,因生育阶段不同,其所需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也不相同。幼苗期吸肥很少,发棵期吸收量迅速增加,到结薯初期达到最高峰,而后吸肥量急剧下降。各生育期吸收氮(N)、磷(P2O5)、钾(K2O)三要素,按总吸肥量的百分数计,发芽到出苗期分别为6.0%、8.0%和9.0%,发棵期为38.0%...

    2794 农业种植禁忌 种植指南
  • 吊兰施肥技术
    吊兰施肥技术

    吊兰,人们称之为“空中花卉”,将花盆置于阳台、栏杆之上,则与其它盆花可上下相映成趣,非常漂亮。吊兰还是天然的清道夫,可以清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有研究表明,吊兰可吸收室内80%以上的有害气体,吸收甲醛的能力超强。中国装饰协会室内环境监测中心工程师认为,吊兰是最适合在居室内放置的植物之一。 吊兰是较耐...

    1160 农业种植禁忌 种植指南
  • 兑药时怎样搭配叶面肥
    兑药时怎样搭配叶面肥

    棚室蔬菜病害多发,喷药是必不可少的。很多菜农在喷药时,往往配合叶面肥一起使用。叶面肥与农药混配使用,不仅省工省力,还能增加植株营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植株抗性,起到辅助防治病害的作用。然而,很多菜农因为农药与叶面肥混配使用不当,引起药害等问题,结果是事与愿违。那么,喷药混配叶面肥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首...

    692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科普
  • 桃树重茬解决方法,选择合适肥料,注意浇水方法
    桃树重茬解决方法,选择合适肥料,注意浇水方法

    在种植的地方重新种上同一类的果树,一般果树的长势都不好,严重的还会造成大量的死苗现象,即便是停止几年不进行种植,结果还是很不好。一、桃树重茬地死苗的原因1、桃树种植的时间越长,再次进行种植发病率会变高,各种毒素会严重影响抑制根系的萌发与生长。2、在起苗的过程中,会破坏苗的根系,栽种后一般都是利用贮藏...

    1168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根系 桃树 方法 重茬
  • 农家有机肥如何堆制
    农家有机肥如何堆制

    首先把原料秸秆(也可用杂草、落叶、垃圾等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物质)铡成6—7厘米左右长,按秸秆500公斤、骡马粪300公斤(或猪粪牛粪)、人粪尿100公斤的比例混合拌匀,堆成高1.7—2米,宽5—6.7米的长方形大堆,最后浇上700—800公斤...

    1000 种植科普 种植指南
  • 生物有机肥可以和化肥混用吗?
    生物有机肥可以和化肥混用吗?

    有机肥和化肥是我们在种植中常用到的肥料,为了有效保证作物生长,很多种植户会使用各种方法,如肥料混合使用可以有效保证营养补充,那么生物有机肥能否与化肥混用?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一、生物有机肥能否与化肥混用 生物有机肥里面不仅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而且还添加了大量的有益微生物活性菌。化学肥料不仅消耗土壤里面...

    2518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
  • 复混肥料的施用技术
    复混肥料的施用技术

    问:复混肥料的施用技术有哪些要点?答:复混肥料施用技术的要点之一是应该作基肥。理由是:①做基肥可以深施,有利于中后期作物根系对养分的吸收。②复混肥料都是含氮、磷、钾的三元复混肥料,做基肥可以满足作物中后期对磷、钾养分的最大需要。③做基肥施用可以克服中后期追施磷、钾肥的困难。问:如果基肥中没用复混肥,...

    768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管理
  • 荷兰豆的栽培管理:浇水与施肥
    荷兰豆的栽培管理:浇水与施肥

    (1)浇水荷兰豆在整个生育期中,都要求较湿润的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苗期适当控水可促进根系的生长发育,但以采食幼苗为主的,若湿度低会降低产品的品质和质量。开花期空气过分干燥,往往会引起落花落荚。土壤水分过大时,容易烂根并引发病害。豆荚生长期若遇干旱,会导致荚果纤维提早硬化,过早成熟,降低品质和产量。(...

    1287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技术
  • 活性生物有机肥
    活性生物有机肥

    现在人们对生活质量和食品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了。渴望得到口感好、营养好的食品。因此追求纯天然、无污染的健康食品成了一种时尚。但是由于我国农业的过度开发尤其是长期使用单质化肥,没有适当给土壤补充有机质,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农产品的优质标准化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在对外出口贸易中遭遇了绿色壁垒。采访:张贵锋博士...

    1449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方法
  • 主要大田作物的基本施肥量
    主要大田作物的基本施肥量

    对小麦、玉米、水稻等大田作物来说,在多数情况下,亩施肥总量,氮8-15千克,其中一半左右作基肥,其余作追肥;磷不到氮的一半,为4-6千克;钾多介于氮、磷之间,因地区而异:沿海和南方地区10-15千克,西北和东北地区0-4千克,黄淮海地区5-10千克;蔬菜基本施肥量,大棚和露地不同,以大棚茄果类蔬菜为...

    420 农业种植禁忌 农作物种植
  • 施肥也要防“相克”
    施肥也要防“相克”

    施用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和对缺乏微量元素的土壤使用微肥,有利于农作物高产优质。但同时施用或混合使用几种肥料,要防某些营养元素之间的“相克”。2005年湖南新邵县酿溪镇芭蕉村一农户认为既然早稻田土壤缺磷,“不妨”多施些磷肥,于是以基肥的形式多施了几倍磷肥,原指望禾苗早生快发,不料出现了严重的僵苗现象,据诊...

    1656 农业种植教程 农作物种植
  • 水稻如何进行标准化施肥
    水稻如何进行标准化施肥

    一、施肥原则1.实行平衡施肥根据各作物需肥规律,土壤养分供应状况和肥料效应,确定相应的施肥量和施肥方法。以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基肥与追肥相结合为原则,实现平衡施肥。2.实行有机肥无害化农民自产自用的有机肥料必须经过腐熟发酵,进行无害化处理,杀灭病原微生物、虫卵以及杂草种子。禁止使用工业废弃物、城市...

    1813 农业种植教程 种植方法
  • 温室西瓜栽培为什么不宜多施基肥
    温室西瓜栽培为什么不宜多施基肥

    这是由于西瓜的需肥规律和生长发育特性所决定的。西瓜全生育期中对氮、磷、钾三要素的吸收量,以钾最多,氮次之,磷较少。据河南农科院土肥所 1987-1988年研究,每生产1000千克西瓜,需吸收氮2.46千克,五氧化二磷0.9千克,氧化钾3.02千克,三者的吸收比例大约为 2.73:1:3.36。西瓜不...

    222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教程
  • 水肥一体化应用的主要技术及方法
    水肥一体化应用的主要技术及方法

    要问水肥一体化应用的主要技术及方法,据悉水肥一体化应用的主要技术:就是通过传感器来自动控制灌溉和施肥,土壤湿度传感器来监测土壤中水分,低于标准时便会自动开启灌溉设备,施肥的原理也是如此,利用土壤氮磷钾传感器来监测土壤。水肥一体化应用的方法:可以给果树的养分临界期提供充足的养分,利用水肥一体化进行水溶...

    1130 农药使用禁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