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氨基酸液肥在苹果树上的正确使用

时间 : 12-21 投稿人 : 海汉 点击 :

生草法,是一项新兴的园果土壤管理方式。果园生草就是在果园播种豆科或禾本科植物,并定期刈割,用割下的茎杆覆盖地面,让其自然腐烂分解,从而改善果园的土壤和果树的生态环境。

氨基酸液肥在苹果树上的正确使用 | 植物肥料

果园生草的作用

果园生草,草根分泌物及残根,可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助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土壤容重下降,土壤孔隙度增加,使土壤理化性状及肥力发生相应变化。

果园生草,能提高土壤保水、保肥和通气的能力;吸收养分明显增加;有助于培肥地力,促进树体生长发育及提高果品产量和质量。

果园生草,形成地面被覆盖,地面和表层土壤温度的变化幅度小,早春土温上生缓慢,根系开始活动迟,可使果树避过晚霜为害;夏季地表温度比果园清耕低4~8℃,可避免表层根系因土壤温度高而老化甚至死亡;晚秋时又能提高地温,可使树延长生长期,增加“贮藏营养”。

果园生草后,可以提高果树对钾、磷营养元素的吸收,防止树发生缺铁、缺钾症,降低纹羽病发病率。此外,能相应提高产量和果实品质,节省除草用工。

山地果园种草,更能有效防止土、肥、水流失,防止园地土壤被侵蚀。

果园生草配套措施

1.草种的选择。 选多年生的,覆盖时间长的草种。要选草长的低矮(50厘米以下),旺盛生长期相对较短,生物量较大,覆盖率高,覆盖时间长;草要根系须根多,主根在土壤中分布不深;与果树没有共同的病虫害的草种。适宜草种有白三叶草、百脉根、节缕草、草木樨、苕子等。

2.土层厚,土壤肥沃的果园、成龄大树果园,宜全园生草;土层薄,土壤瘠薄或幼树园,宜在行间生草,株间可清耕。

3果树栽植不要太密,要行距大、株距小,有利草生长。

4.在3~4月份和8~9月份均可播种。施足基肥,进行条播,播种量宜大些。

5.雨量少或雨量分布不均地方,应灌溉,喷灌和滴灌为好。

6.待草根扎深草长大时再刈割,割下草就地覆盖果园或盖树盘。不宜进行收草或放牧。

7.多年连续生草的果园,生草效果渐差,应及早更新。深翻灭草,休闲1~2年后重新种草。

8.防止生草后土壤变酸,适当增施石灰性肥料。

相关文章

  • 绿豆施肥应变技术
    绿豆施肥应变技术

    为了使绿豆获得较好的产量,特提出绿豆施肥适宜时期和建议施肥量。即在绿豆初花期(肥料最大效应期)追肥,肥料种类以氮磷配合施用为好,亩施氮磷复合肥10~15公斤;或每亩喷施尿素1.5公斤加磷酸二氢钾1公斤,分2~3次进行,每次0.5~1.0公斤的尿素和400~500克磷酸二氢钾,对水60~65公斤喷施。...

    1949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
  • 油菜缺肥早补救
    油菜缺肥早补救

    油菜是需肥量较大的作物,常因施肥不足或施肥不当,导致植株生长发育缓慢,造成严重减产。因此平时应注意观察油菜叶片的颜色变化,掌握其发生原因,及时对症下药,挽回损失。一、缺氮 油菜缺氮的主要症状为甘蓝型油菜叶片边红,叶绿素消失,新的叶绿素无法形成,呈现红紫色;白菜型油菜叶片呈淡黄色;芥菜型油菜全叶呈紫色...

    2170 种植知识 种植科普
  • 水稻分蘖期咋追肥
    水稻分蘖期咋追肥

    水稻需氮素较多,一般每形成100公斤水稻籽实,需氮2千克左右,对氮的吸收是从返青后开始逐渐增加的,分蘖盛期达到需肥高峰期,为促进早生快发,提高有效分蘖力,应早施重施分蘖肥,促进分蘖。水稻追肥的原则是少吃多餐,即追施分蘖肥和穗粒肥。分蘖肥的追施时间是在插秧后7~10天,每公顷追施硫酸铵230公斤左右,...

    1111 种植技术大全 种植方法
  • 多种作物最佳追肥期
    多种作物最佳追肥期

    多种农作物都应在平衡施肥的原则下合理施肥;农作物都有最佳追肥期,这时追肥效果最好;追肥是施肥方案中重要的一环,基肥也不能忽视。水稻最佳追肥期:水稻对氮肥的吸收是从返青后开始逐渐增加的,分蘖盛期才达到吸肥最高峰。为了促进水稻早发棵、早分蘖,应早施和重施分蘖肥。一般可在插秧后7~10天,每亩追肥尿素10...

    1032 农作物种植管理 农业种植教程
  • 菜用马铃薯施肥技术
    菜用马铃薯施肥技术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优化,马铃薯已成为我市冬种主要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在5万亩左右,总产值近亿元,亩纯收入在700—800元,是农民增收的又一亮点。龙海市冬季栽培马铃薯有着优越的条件:稻田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冬季温度适宜,天气冷凉,基本无霜,光照充足,雨量较少,为马铃薯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我市...

    1407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管理
  • 化肥对粮食的增产作用
    化肥对粮食的增产作用

    问:化肥会导致粮食质量下降吗?农业大学王兴仁教授:化肥不是农药,它提供给作物的是养分,它在化学成分上与有机肥分解后释放出的有效养分没有什么两样,而且作物在吸收时并不能区分这些养分是来自土壤,还是来自肥料,是有机肥提供的,还是化肥提供的。因此不管是有机肥还是化肥,只要养分搭配合理,用量合适都能达到优质...

    2862 农业种植教程 农作物种植
  • 如何用沼液施肥?
    如何用沼液施肥?

    沼液是一种优质、高效的无公害有机肥料,是人畜粪便等生物质经沼气池厌氧发酵的产物,它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腐殖酸、微量营养元素、多种氨基酸、酶类和有益微生物,极宜作根外施肥,其效果比化肥好。 沼液作肥的技术要点是,沼液:取正常产气1个月以上的沼气池,澄清、纱布过滤。频率:7- 10天一次。时间:作物生长...

    1992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方法
  • 冲施颗粒复合肥效果不会好
    冲施颗粒复合肥效果不会好

    广东省茂名市的一位菜农种了6亩青菜。在菜苗出齐后,她分两次间苗。在苗期她少浇水、不施肥实行控水控肥,让菜苗根系下扎,也就是常说的“蹲苗”。过了蹲苗期,她就准备“大水大肥”催青菜快长,保证1个月后鲜菜上市赶上叶菜类的淡季,菜好卖、价钱又高一点。她认为这个“大水大肥”的措施是关键。前些年,她对青菜追肥施...

    546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禁忌
  • 花木施肥攻略
    花木施肥攻略

    每个花卉莳养者都希望自己培养的花卉枝繁叶茂,蕾多花艳。要达到这一目的,关键看合理施肥技术的掌握和运用,合理施肥就是以最小用肥量发挥最大的作用,既满足植物对营养的需要,又避免营养损失、肥料浪费和污染环境,从而使花卉健康成长。因此,如何正确合理施肥很关键,合理施肥主要坚持看天、看地、看花木、看长势、看肥...

    2344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
  • 南瓜如何施肥浇水
    南瓜如何施肥浇水

    (1)浇水 南瓜根系强大,具有较强的吸水力和抗旱力。南瓜叶片大而多,蒸腾作用旺盛,所以必须适时灌溉,才能获得高产。(2)施肥要根据南瓜的需肥特点进行。南瓜生长时期不同,对养分的吸收量也不同。幼苗期南瓜生长量很小,需肥量也较少,进入果实膨大期对氮的吸收量急剧增加,钾与氮的吸收规律基本一致。而磷的吸收量...

    1582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 玉米根外追肥方法
    玉米根外追肥方法

    玉米根外追肥,是将矿质养分喷洒在叶片上,经过气孔和角质层进入叶片内部,供玉米吸收利用。其优点是:用肥量少,见效快。据试验,在玉米扬花,灌浆期叶面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1~3次,千粒重增加2~12g,每亩增产3.5~50kg;对表现缺氮的玉米喷2~4%的尿素2~3次,千粒重增加2~40克...

    844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
  • 有机蔬菜生产施肥注意事项
    有机蔬菜生产施肥注意事项

    一、施肥原则即在培养土壤的基础上,通过土壤微生物的作用来供给作物养分,要求以有机肥为主,辅以生物肥料,并适当种植绿肥作物培肥土壤。二、可选的肥料种类1、农家肥,如堆肥、厩肥、沼气肥、绿肥、作物秸秆、泥肥、饼肥等。2、生物菌肥,包括腐殖酸类肥料、根瘤菌肥料、磷细菌肥料、复合微生物肥料等。3、绿肥作物,...

    2607 农业种植教程 种植方法
  • 肥药混用须知
    肥药混用须知

    (1)碱性肥料,如氨水、碳铵,草木灰等不能与敌百虫、乐果、甲胺磷、速灭威、托布津、井岗霉素、多菌、叶蝉散、菊酯类杀虫剂等农药混用,否则会降低药效。(2)碱性农药,如石硫合剂、波尔多液、松脂合剂等,不能与碳酸氢铵、硫酸铵、硝酸铵、氯化铵等铵态氮肥和过磷酸钙等化肥混用,否则会使氨挥发损失。降低肥效。(3...

    856 蔬菜种植知识 种植指南
  • 果树发生肥害咋预防
    果树发生肥害咋预防

    果树肥害一般是指因施肥不当使树体发生的灼伤及损害,肥害不仅损害树体,也会因此给当年及以后的产量带来损失。1、常见的肥害:在深翻土壤和深开沟施肥时,有机肥的肥块过大或有机肥施用过于集中,或有机肥没有经过发酵腐熟,造成烧灼树根;过多、过量或过于集中地施用尿素、硝酸钾、硫酸铵、碳酸氢铵等速效化肥,造成灼烧...

    2752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科普
  • 棉花施肥七要点
    棉花施肥七要点

    1.以有机肥为主,施足底肥。整地时,亩施2000~3000公斤农家肥,能全面平衡棉花营养,提高根系吸收养肥能力,活化土壤,防止板结,维持根际生态平衡。2.减少磷酸二铵的施用。应使用氮、磷、钾三元复混肥料,或选用当地棉花专用配方肥,也可选用三个15的氮、磷、钾复混肥40公斤做底肥即可。在施用其他复混肥...

    2053 种植常识 种植指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