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几种常见兰花病毒及其传播途径

时间 : 2023-06-01 投稿人 : 元鸣 点击 :

一、常见的兰花病毒

几种常见兰花病毒及其传播途径 | 植物病虫害

1.蕙兰嵌纹病毒

CymbidiumMosaicVirus简称CyMV(1)病症受蕙兰嵌纹病毒感染的兰花植株经常有产生坏疽病症的倾向,如黑色坏疽斑点、坏疽条纹等。感病植株除叶部、茎部产生坏疽外,花部也会产生坏疽,这是蕙兰嵌纹病毒特有的病症。容易感病的兰花品种有报岁兰、嘉得利亚兰、文心兰、虎头兰、万代兰及蝴蝶兰。坏疽斑有时只出现于叶片下表面而不发生于上表面,此种现象在文心兰、石斛兰、万代兰及蝴蝶兰上均有发生,因此常被栽培者误认为真菌感染所致。部分感染蕙兰嵌纹病毒的兰属植物,如虎头兰、报岁兰、文心兰及蝴蝶兰也会产生黄绿斑驳的嵌纹或黄化条斑形病症。另外也有部分兰花种类感染后并不表现任何可辨认的病症。

(2)病毒特性及传播方式蕙兰嵌纹病毒为马铃薯X病毒属(potexvirus)的一种。此属病毒在细胞外的稳定性虽然不及烟草嵌纹病毒属的病毒,但也是已知病毒中性质极为稳定的一属。其颗粒体稍可弯曲,长度约为450纳米,细胞外耐热温度为60℃至70℃,在室温条件下可存活25天。

目前尚未发现可以传播蕙兰嵌纹病毒的媒介昆虫,其传播途径与齿舌兰环斑病毒完全相同,病毒均由根系机械性伤口入侵及感染。

2.齿舌兰环斑病毒

OdontoglossumRingSpotVirus

简称ORSV(1)病症根据报告,可以感染齿舌兰环斑病毒的兰花种类超过20个属以上。不同的兰属或兰种所产生的病症会有所差异。蝴蝶兰、文心兰、卡特兰、报岁兰、四季兰及素心兰等兰种经常容易被齿舌兰环斑病毒感染,尤其是蝴蝶兰。齿舌兰环斑病毒最早在文献上记载的病症是环斑,另外嵌纹、斑纹、黄化条纹、花色条斑,甚至坏疽病症均有记载。在这些病症中以嵌纹与斑纹最为常见。另外有部分兰花品种感染齿舌兰环斑病毒后并不表现病症,此现象在蝴蝶兰及文心兰的幼苗期特别常见,染病植株通常要等到第一次开花后才会逐渐显现出病症。另外,人工栽培的兰园中蕙兰嵌纹病毒与齿舌兰环斑病毒复合感染同一兰株的现象极为普遍,对兰株的影响有加成效果,病症会远比单一病毒感染时严重许多。

(2)病毒特性及传播方式齿舌兰环斑病毒为烟草嵌纹病毒属(Tobamovirus)的一种。颗粒体为短硬杆状,长度约300纳米。该属病毒的共同特性是性质极其稳定,在寄主细胞外耐热性强,在高达95℃的温度下,仍可存活相当时日。根据日本学者报告,齿舌兰环斑病毒在20℃下,在细胞外可存活10年以上,为稳定性极高的传染性病毒。本病毒只能经由机械性伤口入侵植物体内,因此在组织培养或温室栽培管理过程中,所有可能造成表面伤口的操作,包括切花梗、修剪,甚至植株叶片间的磨擦,都可能成为病毒入侵感染的途径。截止目前为止,尚未证实齿舌兰环斑病毒可被任何专一性的媒介昆虫传播。但是任何可能在兰株上造成机械性损伤的昆虫或小型动物,如蟑螂、蜗牛等都会增加齿舌兰环斑病毒感染的可能性,应该注意防范。

3.胡瓜嵌纹病毒

CucumberMosaicVirus简称CMV(1)病症最早有关胡瓜嵌纹病毒感染兰花的记录是在蝴蝶兰上发现的。当时所记载的病症是植株叶片上出现与叶脉平行的黄化条纹。胡瓜嵌纹病毒也可使红花品系蝴蝶兰的花瓣产生褪色或条纹病症。另外,曾在文心兰标本中发现过胡瓜嵌纹病毒感染的情况。标本叶片呈现不明显的斑纹病症,隐约可见与叶脉平行的黄色条纹,但是该植株大小与正常的植株大小无差别。

(2)病毒特性及传播方式胡瓜嵌纹病毒为胡瓜嵌纹病毒属(Cucumovirus)的一种。颗粒体为球形颗粒体,直径28纳米。此病毒的寄主范围极为广泛,可以感染85科365属高达800种以上的植物。我国许多地区的大部分重要经济作物均有胡瓜嵌纹病毒感染的记录,其族群在田间分布极为普遍。此病毒可以由机械磨擦所致的伤口传染。在田间主要由蚜虫以非永续型方式媒介传播,由于可以传播胡瓜嵌纹病毒的蚜虫种类众多,所以此病毒族群分布十分广泛。

防治兰花病毒病最好的方法是在病害发生前预防其传入,也就是要彻底了解病毒所有可能的传播途径与来源,然后予以全面地封杀,从而杜绝病毒传入的机会。

1.兰花生产过程中感染病毒的途径。

(1)如果感染病毒的植株被利用作为授粉的亲本,采取果荚进行无菌播种以繁殖实生苗,感病的果荚组织与绒毛中含有高浓度的病毒,在播种过程中会污染种子与培养基。由于齿舌兰环斑病毒与蕙兰嵌纹病毒均为极其稳定的病毒,因此在细胞外可以长期存活。待兰花种子发芽后,病毒由人为移植操作过程所造成的伤口入侵而感染部分幼苗。这些幼苗又成为病毒感染源,在继代培养中继续污染其他植株,甚至在实生苗成熟出瓶定植过程中,再次成为病毒污染源,传染给其他兰花幼苗。

(2)已经感染病毒的植株由于品种符合市场需求,操作者未经病毒检验便进行分生组织培养,大量繁殖分生克隆苗,结果造成所繁殖的种苗全部携带病毒。

(3)操作者虽然筛选出优良性状的亲本进行病毒检验,但这些亲本刚好处于感染时期,所以组织内的病毒浓度低或分布不均匀,检验结果误认为这些亲本无病毒感染。用这些亲本进行分生组织克隆,结果造成种苗携带病毒。

(4)优良性状的亲本并未感染病毒,但在组织培养过程中遭到病毒污染。若分生苗在母瓶期被病毒污染,则后续繁殖的种苗会全部携带病毒。据调查,操作过程中所惯用的流程与技巧无法完全避免病毒污染,有可能导致不同批号的兰花种苗之间发生相互传染。

2.可能造成病毒传染的操作方式。

(1)不正确的工具消毒方式:组培所使用的操作工具,如镊子、解剖刀等均须经过灭菌程序,才能避免细菌与真菌的感染,因此操作者可根据自己的习惯采用不同的灭菌方法。传统上多数采用高温灭菌法,例如利用高温烘箱的干热灭菌法、利用高压杀菌锅的湿热灭菌法及无菌操作台上使用的火焰消毒法。

由于齿舌兰环斑病毒与蕙兰嵌纹病毒的性质极其稳定,因此若缺乏适当有效的灭除方法,此病毒极有可能长期存留污染无菌操作台的台面或工具,甚至包括污染操作人员的手部及衣物,从而有机会间接感染到组培苗。

(2)传接培养皿被污染:除了利用无菌操作台进行组培苗的传接外,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也大都会应用培养皿或支撑物来隔绝组培苗与无菌操作台台面的直接接触。可如果使用不当,则会造成不同批号种苗间的污染。严格来说,培养皿必须随不同批号的种苗更换。因为如果上一批的种苗感染了病毒,可能会污染培养皿表面,而再次使用被污染的培养皿就会导致下一批种苗也受到病毒感染。

(3)工作人员的疏忽与不良习惯: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的疏忽或有不良习惯可能会提高组培苗感染病毒的几率。例如,使用火焰消毒工具时草率而不完全,或该换培养皿时没有及时更换等都是组培苗难以避免病毒感染的关键因素。

管理者可以采取训练员工,培养其敬业精神,加强品质监控等措施来降低种苗的病毒感染几率。

3.组培苗并未感染病毒,但在移出瓶外定植过程中被病毒感染。

据调查,即使分生苗在瓶中无病毒感染,但若在移出瓶栽培过程中未能采取严格的预防病毒感染的措拖,仍然会有感染病毒的情况发生。

这些常犯错误包括:(1)操作者将种苗从瓶内移出后,置于容器内洗涤残余培养基或用保护性药剂处理,此时若使用同一容器处理不同批号的种苗,有些批号的种苗携带病毒,则残留病毒会污染容器表面,导致再处理下一批种苗时发生病毒感染。

若同一批种苗内有部分个体为病毒感染者,当所有种苗放在同一容器内处理时,也会造成其他个体受感染。

(2)进行种苗定植操作所使用的工作台台面、工具或工作人员手部均有可能在移植的过程中接触到带病毒的种苗而遭受病毒感染,进而成为传播病毒的媒介。

相关文章

  • 冬季施用农药六注意
    冬季施用农药六注意

    冬季用农药,要注意如下六点一是选择晴天高温时段用药。因为害虫在冬季温度高时,其取食量与呼吸强度大于阴冷天气,药液喷洒到虫体上,被带到体内的药物也多,有利于发挥毒杀作用。二是适当增加药量。害虫的农药致死中量不是恒定的。在常温下的温度越低,害虫的致死中量越低,所以在冬季适当增加用药量是必要的,可防害虫食...

    657 农药使用方法 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 莲藕病虫害防治办法
    莲藕病虫害防治办法

    一、莲藕褐斑病。荷叶部常见的一种病害,叶上产生淡褐色病斑,引起病叶局部干枯。防治:合理密植,确保藕田通风透光;适当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性,及时清除病株残体。发病初期用25%多菌灵600倍液,或75%百菌清1000倍液喷雾。二、莲藕黑斑病。又称褐纹病,仅发生在叶片上,严重时病斑汇合,叶片枯黄。防治:...

    2318 农药使用指南 植物病害与病因
  • 储存剩余农药须“九防”
    储存剩余农药须“九防”

    农民朋友购买的农药一次用不完是常有的事,那么剩下的农药应如何妥善存放才能避免挥发失效和人、畜中毒事故的发生呢?笔者认为,农家储存剩余农药要做到以下“九防”,才能确保人畜安全和农药质量。一防事故凡是农药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因此,存放农药要注意防止发生事故。从安全角度考虑应注意四点:一是在保管时最好存放...

    2196 农药肥料品牌 农药使用指南
  • 月季常见三大病害防治
    月季常见三大病害防治

    1、白粉病:叶背病斑处着生一层白色粉状物,严重时全叶披上白粉层。防治方法:⑴加强栽培管理,适当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力。改善植株间通风、透光条件。⑵减少侵染来源,剪除病枝、病芽和病叶。⑶发病初期可喷粉剂3500倍液,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7天喷一次,连喷3-4次,治疗效果比较好。2...

    2447 月季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月季病害防治
  • 水稻条纹叶枯病无公害防控技术
    水稻条纹叶枯病无公害防控技术

    水稻条纹叶枯病连年暴发,已成为当前水稻生产上非常严重的问题。近年来,水稻条纹叶枯病在我国云南、辽宁、河南、山东、江苏等地发生十分普遍,已成为当前水稻生产上最主要的病害问题,造成水稻大量减产甚至绝收。2000-2001年,该病在江苏全省范围内暴发成灾。2000年,江苏全省发病面积66.7万hm2,20...

    516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知识
  • 右下角专题
    右下角专题

    中国苹果20强县(市)山东省栖霞市山西省临猗县河南省灵宝市陕西省礼泉县陕西省洛川县陕西省淳化县江苏省丰县陕西省白水县陕西省旬邑县陕西省乾县山东省蓬莱市辽宁省瓦房店市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山西省万荣县 陕西省富县陕西省彬县甘肃省静宁县河南省虞城县山东省沂源县专题:中国苹果年会暨陕西苹果品推介会专题:第八届...

    1649 农药使用禁忌 农药
  • 春节到 如何降低蔬菜残留的农药
    春节到 如何降低蔬菜残留的农药

    春节到,享受美食的时候来了。从年三十的团圆饭到大大小小的聚会,丰盛的大餐绝对少不了。时值冬春换季时节,气温变化无常。怎样才能吃的更健康?生活家小编为您精选适合节日期间的各式饮食养生信息,您和家人度过健康快乐的春节!蔬菜中的农药残留是食品安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尤其春夏季,既是蔬菜消费的高峰期,也是害虫...

    1627 农药使用技术 病虫害防治
  • 芒果白粉病防治方法
    芒果白粉病防治方法

    芒果白粉病在海南、广东、广西和云南均有发生。多发生于开花结果期,感病后先出现白粉状病斑,继而病斑逐渐扩大,融合,形成一层白粉色粉状特,花序受害后,花蕾停止发育,花朵停止开放,花梗枯死;幼果受害后果实畸形,褪色,脱落。也为害嫩梢而导致嫩叶皱缩,脱落。其孢子萌发对温度和湿度适应范围很广。但以22℃和80...

    314 果树种植科普 蔬菜种植指南
  • 白菜3大病害防治技术
    白菜3大病害防治技术

    白菜3大病害是指白菜霜霉病、软腐病和病毒病。这些病害的发病时间长、发病率高、抗药性强。认清其发病症状,并做到及时防治,是夺取白菜优质高产的关键。一、3种病害的发生特点1、霜霉病从苗期到开花期、结荚期都有发病,但以成株叶片受害最重。幼苗受害叶片,初期为水渍状小斑,以后逐渐扩大,色泽由淡绿色渐转为黄色或...

    726 农作物种植管理 蔬菜种植科普
  • 如何防治唐菖蒲条斑病
    如何防治唐菖蒲条斑病

    症状感病植株最初在叶片上形成褪绿斑点,斑点被叶脉包围呈多角形,植株变矮,叶片皱缩扭曲,花朵变小,在粉红色花品种上花瓣呈碎色状。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为菜豆黄花叶病毒(Bean yellow mosaic virus)。病毒在病球茎及病植物体内越冬,成为次年的初浸染源,病毒由汁液、蚜虫传播,用带毒的小球作...

    954 农作物种植管理 农业种植教程
  • 辣椒病毒病及茶黄螨的防治
    辣椒病毒病及茶黄螨的防治

    二者均是危害植株的幼嫩部位,使叶片变小畸形、叶片变褐、植株矮小等,严重时落叶、落花、落果等。病毒病初期由心叶叶脉退绿,逐渐变为花叶皱缩,以后病叶增厚,叶缘向正面卷曲形成上扣斗,而茶黄螨危害是整片叶褪绿,叶缘向背面卷曲形成下扣斗。病毒病危害果实时出现深绿和浅绿相间的花斑,有疣状突起,而茶黄螨危害果实时...

    284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禁忌
  • 苦瓜蔓枯病防治方法
    苦瓜蔓枯病防治方法

    蔓枯病是苦瓜的主要病害,各地均有分布,主要在春、秋发生。病株率一般10%-40%,产量损失5%-10%,发病严重可损失30%-60%。此病还为害多种瓜类作物。[症状]蔓枯病为害叶片、茎蔓和瓜条。叶斑较大,初为水浸状小点,以后变成圆形至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斑,灰褐至黄褐色,有轮纹,其上产生黑色小点。茎蔓病...

    2693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
  • 苹果树缺锌病及其防治
    苹果树缺锌病及其防治

    1 症状苹果树缺锌主要表现在新梢和叶片上,而树冠外围的顶梢表现最为明显。病枝常表现为发芽晚、叶片狭小而细长、叶缘向上卷、质硬而脆、叶色淡黄绿色或浓淡不匀;病枝节间缩短。由于这种病梢生长停滞,故病梢下部可发新梢,但仍表现出相同的症状。病枝上不易成花;即使有也会表现为花小、色淡,不易坐果;即使坐果,也表...

    2122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科普
  • 胡萝卜主要病害与防治技术
    胡萝卜主要病害与防治技术

    近年来各地胡萝卜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由于生产管理不善等因素,胡萝卜病害逐渐加重,据调查一般田块发病率在10%~30%。常见的病害主要有黑斑病、黑腐病、根结线虫病、软腐病、花叶病。1、黑斑病识别要点: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和茎秆。叶片多从叶尖或叶缘发病,产生褐色小病斑,有黄色晕圈,扩大后呈不规则形黑褐色、内...

    1203 种植常识 种植方法
  • 貂狐中毒病的诊断及防治技术
    貂狐中毒病的诊断及防治技术

    购买《人工养狐技术》光盘请点击这里一)肉毒中毒病本病是由肉毒梭菌外毒素中毒而引起的中毒病。此毒素是在肉类饲料的肉毒梭菌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本病的特征是病兽运动系统麻痹,咀嚼和吞咽功能丧失,一些养貂场曾因肉毒中毒引起大批水貂死亡,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对此病的防治应予重视。1.病原肉毒梭菌属厌氧菌,为两...

    1811 种植科普 种植指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