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棉花枯黄萎病 当下以控为主

时间 : 2023-01-21 投稿人 : 传卓 点击 :

一、发病规律河北中部一般在5月中下旬开始发现枯萎病,6月为发病盛期。黄萎病常在6月中下旬和8月中下旬出现两个发病高峰,发病适温为25~28℃,低于25℃或高于30℃发病缓慢;多雨年份或夏季大雨过后,往往有利于发生。重茬地块多年病菌的积累,土壤带菌量大,为枯、黄萎病的发生提供了充足的菌源,多雨的气候条件也适合枯、黄萎病发生。

二、防治对策到目前防治枯、黄萎病还没有彻底有效的方法,但采取适当的药剂防治和农事操作对枯、黄萎病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㈠农业防治

1.轮作倒茬。发现病株或病点的地块最好整块地换茬,同小麦、玉米、谷子等禾本科作物轮作(不要种豆类),5年后再种棉花。

2.栽培管理。棉田深耕、加强管理平衡施肥、清除田间的残枝落叶等,能减轻病害发生。

3.清除零星病株。发现零星病株后要马上拔除带出田外,连同枯枝落叶集中烧毁,并用含氮16%农用氨水稀释10倍处理病株根际土壤,每平方米灌90公斤。

㈡药物治疗

降雨前后立即用药,控制病情。对已染病的棉田,应在发病初期及时选用药剂防治。

1.亩用棉枯净30克对水45公斤加棉伯乐或绿风95等叶面肥灌根和喷雾(三氯异氰尿酸类杀菌剂遇有机磷农药易产生化学反应,引起燃烧和爆炸,使用时一定要单用)。

2.用3%秀苗加50%多菌灵500倍或敌克松1500倍液加棉伯乐或芸苔素等叶面肥,喷灌结合,每株用药液100~150毫升,间隔3~5天,连续用药2~3次。

3.80%乙蒜素加72%农用链霉素3000倍或50%多菌灵600倍混合液,再配合磷酸二氢钾或赤霉素等,连续喷施2~3次,每隔5~7天喷一次。或克黄枯和青链霉素在发病初期防治效果好。

4.亩用160万单位农用青霉素(或10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5克)加70%甲基托布津20克加植保素1包对水50公斤喷雾或灌根。

5.用25%亚氯硝基苯粉剂加增效剂在发病初期用600倍药液浓度灌根。

6.用60%速克菌可湿性粉剂加80%炭疽福美800~1000倍液喷雾。

7.黄枯净拌种和灌根在发病高峰配600~1200倍液(6月中旬、8~9月)喷叶效果好。用3%秀苗500倍+80%乙蒜素2000倍混合液喷雾或灌根,每隔5~7天喷一次,连喷2~3次。

8.对发病严重的棉株可用针刺疗法,即离地面3~5厘米处用锥子纵向插入植株茎秆内,然后斜插一根牙签,将棉球在上述杀菌剂中浸泡4小时后放在牙签的上端,让杀菌剂慢慢浸入棉株体内。同一配方一般连续用2次,然后不同配方交替使用,间隔5~7天。

相关文章

  • 小麦“两病三虫”防治技术
    小麦“两病三虫”防治技术

    小麦两病三虫是指锈病、赤霉病、麦蜘蛛、麦蚜虫、吸浆虫,它们对小麦的危害较大,应重视防治。锈病:在秋季和早春,田间发现病中心,及时进行喷药控制。如果病叶率达到5%,严重度在10%以下,每667平方米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克或20%粉锈宁乳油每667平方米40毫升,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每667...

    2004 植物杀虫药有哪些 农药
  • 怎样防治甜瓜霜霉病
    怎样防治甜瓜霜霉病

    怎样防治甜瓜霜霉病?甜瓜霜霉病是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叶片受害,病斑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或不规律形,淡褐色或黄褐色,通常从植株下部赂上蔓延。多雨高湿条件下,病斑迅速啬、扩大、汇合,叶片逐渐干枯脱落,甚至全株死亡。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喷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

    267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
  • 水稻霜霉病与除草剂药害的区别
    水稻霜霉病与除草剂药害的区别

    水稻霜霉病症状与除草剂药害有许多相似之处。初期容易混淆,不利于对症下药。根据多年实践,对二者如何区分及如何进行防治,初步进行归纳,现简介如下:水稻霜霉病病原菌为真菌鞭毛菌亚门指疫霉属的大孢指疫霉。秧田后期开始表现症状,分蘖盛期症状明显。病株矮缩,叶色淡绿,呈斑驳花叶状,心叶发黄,常卷曲或捻转,不易抽...

    504 农药使用教学 病虫害原因
  • 甘薯茎线虫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
    甘薯茎线虫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

    1.危害症状甘薯茎线虫病谷称“糠心病”“空心病”“空梆子”,是一种危险性、毁灭性的病害。主要危害薯块,其次是薯苗和薯蔓,还可以在窖藏期引起烂窖,育苗时导致烂床,一般对薯蔓伸长和薯块发育无明显影响。病薯症状分为糠心型和裂皮型。糠心型由薯苗和种薯带病,由薯块顶部发病逐渐向下部或四周发展,先是块根纵剖面内...

    2268 农药名字 植物病虫害原因
  • 怎样识别和防治枣锈病
    怎样识别和防治枣锈病

    (1)症状:枣锈病只危害叶片。初期在叶背散生淡绿色小点,后渐凸起呈暗黄色,即病菌夏孢子堆。夏孢子堆形状不规则,多发生在中脉两侧、叶尖端和基部。病斑表面破裂后散生黄色夏孢子。在叶正面与夏孢子堆相对应处发生绿色小点,边缘不规则,叶面呈花叶状。最后叶片干枯早落,以致削弱树势,降低产量和品质。(2)发病规律...

    2234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
  • 桂花繁育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桂花繁育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桂花是我国特有的园林树种,园林应用常与建筑物、山、石相配,以丛生灌木植于亭台、楼榭附近,宅院、公园或园路转角也宜散植或丛植。一、桂花壮苗繁育技术。桂花繁殖育苗方法有扦插、压条、嫁接和播种等,常以扦插繁殖为主。1、扦插:扦插时间一般在6-7月或9-10月,扦插地以沙质壤土为宜。插穗选用当年生半成熟的枝...

    2546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教程
  • 冬小麦播种期病虫鼠害防治要点
    冬小麦播种期病虫鼠害防治要点

    我县冬小麦病虫鼠害种类多,变化大、为害重,有些病虫害在小麦生长期无法防治。因此,认真做好播种期病虫鼠害防治工作,是确保冬小麦高产优质的一项重要措施。1、病害。主要是锈病、白粉病、黄矮病;其次是全蚀病、叶枯病,黑穗病等。1.1 因地制宜,选种抗耐病品种,如兰天13号、兰天14号,...

    2225 种植常识 种植指南
  • 玉米草害防治技术
    玉米草害防治技术

    玉米地主要的杂草有:一年生的野稗、牛筋草、绿狗尾草、画眉草、苍耳、藜、马齿苋、越年生的黄蒿;多年生的车前草、刺儿菜、苣荬菜、小旋花和莎草等。玉米不同的生育期化学除草应采用不同的方法。一般在玉米播种后出苗前在土壤表面喷施除草剂,可用72%的2,4-滴丁酯150~200克;或用50%的西玛津可湿粉剂、5...

    1817 农药 种植病虫害原因
  • 种葡萄如何防治褐斑病
    种葡萄如何防治褐斑病

    病状:褐斑病是由葡萄假尾孢菌侵染引起的,主要为害葡萄叶片,侵染点发病初期呈淡褐色、不规则的角状斑点,病斑逐渐扩展,直径可达1厘米,病斑由淡褐变褐,进而变赤褐色,周缘黄绿色,严重时数斑连结成大斑,边缘清晰,叶背面周边模糊,后期病部枯死,多雨或湿度大时发生灰褐色霉状物。防治方法:①彻底清除枯枝落叶减少病...

    2879 葡萄 农作物种植水肥管理 褐斑病 褐斑 代森锰
  • 防治唐菖蒲褐斑病的办法
    防治唐菖蒲褐斑病的办法

    识别要点:叶片受害,先在叶片上呈现黄色或黄褐色小点,逐渐扩大为圆形或椭圆形病斑,红褐色。花瓣受害,初呈水渍状褐色斑点,逐渐扩展,整个花瓣发粘,枯萎下垂。球茎受害,外表发生不规则形黑斑,其中心局部腐烂或全部腐烂,只留下外皮。湿润条件下,感病茎叶上发生一层灰色霉层;叶鞘、球茎外表或土壤中发生黑色菌核。发...

    465 种植技术 种植常识
  • 香蕉黑星病防治方法
    香蕉黑星病防治方法

    又名黑斑病、雀斑或黑恙斑,是华南香蕉产区常见的病害。此病的为害性并不严重,但由于损坏果实外观,降低果实质量,又容易引起炭疽病发生,常使香蕉商品价值大大降低,此病主要为害香蕉类。本病为害叶片和青果,较少为害熟果。在叶片和中脉上产生许多散生或群生的小黑点,后期小黑点周缘呈淡黄色,最后叶片变黄而凋萎。在青...

    1655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
  • 冬季农药贮藏要点
    冬季农药贮藏要点

    冬用农药施用的机会不多,或基本停止。有些农户购买的农药尚未用完,那么应如何妥善保存好农药、避免农药失效和人、畜中毒事故的发生呢?一、农药要集中存放在一个地方,做好标记。瓶装农药如若破裂,要换好包装,贴上标签,以防误用。二、发挥性强的农药要注意密封,防止挥发。三、存放农药的地方,温度应不超过25摄氏度...

    997 农药种类 病虫害图片
  • 如何防治油菜病毒病
    如何防治油菜病毒病

    症状全国各油菜产区均有发生,华北、西南、华中冬油菜区发病尤重。该病症状因油菜类型不同略有差异。白菜型油菜、芥菜型油菜 主要产生沿叶脉两侧褪绿,叶片呈黄绿相间的花叶,明脉或叶脉呈半透明状,严重时叶片皱缩卷曲或畸形,病株明显矮缩,多在抽薹前或抽薹时枯死。染病轻和发病晚的虽能抽薹,但花薹弯曲或矮缩、花荚密...

    607 种植科普 种植指南
  • 麦茬玉米苗枯病发生与防治
    麦茬玉米苗枯病发生与防治

    麦茬直播夏玉米,苗期与当地雨季相吻合,易引起玉米苗枯病发生危害。近几年发生危害呈上升趋势逐渐加重,特别是2003年降雨频繁、雨量大,我区夏玉米苗枯病普遍发生,且发病更严重,轻者减产20%~30%,严重的减产50%左右,甚至绝产。现将夏玉米苗枯病的发生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发病症状 病原菌在种子萌动期...

    1331 农药英文 种植病虫害原因
  • 大豆顶枯病的发生及防治
    大豆顶枯病的发生及防治

    症状大豆顶枯病属病毒性病害,病原为SMV。此病今年在五大连池地区的发生时间持续较长,从苗期开始到鼓粒期都有发生,以花期后发病最重。症状表现为幼苗子叶上产生褐色环班、生长点坏死,有的苗随即枯死。在田间以点块发生为主。开花前期感染的植株,病株节间延长,其茎的顶端延长,顶芽变褐,弯曲成钩状,植株开始变脆、...

    1274 农药肥料品牌 农药使用教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