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农药喷雾方法多 掌握要点讲科学

时间 : 2023-05-23 投稿人 : 一语花香 点击 :

常用的农药施用方法有喷雾法、喷粉法、撒施法、浇洒法、滴施法、注入法、涂抹法、浸蘸法、拌种法、毒饵法、熏蒸法等十多种。 这里重点介绍喷雾方法。

农药喷雾方法多 掌握要点讲科学 | 植物病虫害

喷雾法是最常见的施药方法,即以一定量的农药与适量的水配成药液,用喷雾器械将药液喷洒成雾滴。此法适用于乳油、水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和胶悬剂等农药剂型,既可作茎叶处理,也可做土壤处理。

一、常用的喷雾方法

按每亩(667平方米)喷洒药液量的多少,喷雾法常分为高容量喷雾、中容量喷雾、低容量喷雾、很低容量喷雾和超低容量喷雾等几大类。

1、高容量喷雾

高容量喷雾又称粗喷雾,大多采用16型背包式手动喷雾器和36型机动喷雾器施药,每亩(667平方米)喷洒药液量超过40升,多为50~75升,农药以水稀释,药液浓度小于1000毫克/千克,雾滴中值直径为400~1000微米,是一种针对性喷雾法。高容量喷雾适宜于水源丰富的农区防治植物基部病虫和用于土壤处理防除杂草,对叶面病虫也有较好的防效,但雾滴容易发生弹跳现象,滚落叶面,农药的流失较多,以致引起土壤和水源污染。

2、中容量喷雾

中容量喷雾,又称常量喷雾,是采用工农16型背包式手动喷雾器和552-丙型肩挂式手动喷雾器施药,喷头的喷片孔径为1.3~1.6毫米,药液以水稀释,浓度在1000毫克/千克以上,每亩(667平方米)喷液量在12.5~50升,雾滴中值直径为250~400微米,也是一种针对性喷雾。中容量喷雾亦用于多水地区,农药的利用率比高容量喷雾高。

3、低容量喷雾

低容量喷雾,又称细喷雾或弥雾。用工农16型和552-丙型喷雾器、喷头装有0.7~1.0毫米喷片孔径的为细喷雾。用东方红18型机动喷雾器利用高速气流把药液喷散成雾的常称为弥雾。低容量喷雾以水稀释,药液浓度在0.8~3%,每亩(667平方米)喷洒药液量2.5~12.5升,雾滴中值直径为150~250微米,是一种针对性喷雾和飘移性喷雾相结合的喷雾方式,可以避免大雾滴所产生的弹跳滚落现象,且雾滴在植株间的分散性好,能达到防治病虫的有效雾滴覆盖密度标准。并通过植物对农药的内吸传导、渗透以及植物本身的呼吸、蒸腾、生理吐水等功能,使农药起到再分布的作用。低容量喷雾适用于防治农作物叶面病虫害,具有防治效果好、节省农药的优点,但不宜用于化学除草。由于农药使用浓度较高,对高毒农药不能采用这种喷雾方法。

4、很低容量喷雾

很低容量喷雾,又称微量喷雾,是采用东方红18型机动喷雾器,以水或油为载体,农药浓度在3~10%,每亩(667平方米)喷液量为0.5~2.5升,雾滴直径在80~150微米,是一种飘移累积性喷雾。适用于少水地区大面积防治病虫害,不适用于农田化学除草。微量喷雾具有耐雨水冲刷,持效期长的优点,但受气候影响大,雾滴飘移损失大,施药技术比较严格,易造成作物药害和人畜中毒,在病虫防治中不常用。

5、超低容量喷雾

超低容量喷雾,又称微量喷雾,是采用东方红18型机动喷雾器加上超低容量喷头喷雾,以油或水为载体,农药浓度达10~60%,每亩(667平方米)喷液量 0.15~0.5升,雾滴中值直径为15~75微米,也是一种飘移积累性喷雾。适用于少水地区,防治爆发性病虫害,不能用于农田化学除草。具有工效高、节省农药、防治及时、不用水的优点,但操作技术严格、雾滴受气流影响大,施用不当会产生药害。

二、喷雾时注意的问题

1、注意提高药液的湿展性能。在喷洒农药时,乳油、油剂在植株上的粘附力较强,而水剂、可湿性粉剂的粘附力较差。从提高药效出发,在喷施杀虫双、二甲四氯、草甘膦等农药时,可加少量中性洗衣粉作展着剂,提高药剂的湿展能力。在一些除草剂中,加入适量的硫酸铵,可提高展着能力,如二甲四氯加0.5%硫酸铵后,吸收时间从24小时减少到10分钟。

2、应重视稀释药液的水质。水的硬度、碱度和混浊度对药效有很大的影响。当水中含钙盐、镁盐过量时,可使离子型乳化剂所配成的乳液和悬液的稳定性受到破坏。

有的药剂因转化为非水溶性或难溶性物质而丧失药效,在一些盐碱地区,水质pH值偏高,会与药剂产生中和反应,使药效下降或失效。水质混浊会降低农药的活性,也会使草甘膦、百草枯等除草剂加速钝化失效。因此,药液用水应选择pH值呈中性的清洁水为宜。

3、要防止农药中毒。在喷雾过程中,雾滴常随风飘移,污染施药人员的皮肤和呼吸道,因此,施药人员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对高毒农药如甲基1605、甲安磷等不能细喷雾。有些农药毒性高,如杀虫双、杀虫环、杀虫脒等,在人口密集地区使用时要格外注意。

4、注意提高喷雾质量。喷雾法一般要求药液雾滴分布均匀,覆盖率高,药液量适当,以湿润目标物表面不产生流失为宜。防治某些害虫和螨类时,要进行特殊部位的喷雾。如蚜虫和螨类喜欢在植物叶片背面危害,防治时,要进行叶背面针对性喷雾,才能收到理想的防治效果。(冯国民)

相关文章

  • 根肿病与根结线虫病识别与防治
    根肿病与根结线虫病识别与防治

    一、病害识别1、病状特点:①根肿病只发生在十字花科蔬菜,根部发病后肿大,呈肿瘤状,也有些发病后,主根上部发生许多新的须根,这些须根有时一直发生到茎基部。一般主根被害后呈块状,细根(侧根、须根),被害后多局部肿大畸形。②根结线虫病不仅发生在十字花科蔬菜的根部上,还发生在胡萝卜、茄子、番茄、莴苣、生菜等...

    2559 植物病虫害原因 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 蘑菇夏季病害防治
    蘑菇夏季病害防治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杂菌基数高,针对该特点,应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一、栽培发菌阶段防病措施由于高湿度的影响,使得栽培发菌成功率大为降低,主要表现为发菌缓慢、菌丝无力、污染率高等。主要措施:1.菌种脱毒、调配基料:脱毒菌种可确保自身不携带病毒病菌,并有效提高抗性,这是生产的基础。研...

    1315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知识
  • 病虫抗药性产生原因
    病虫抗药性产生原因

    一种农药在同一种病虫上反复使用、经过一定时间后,药效就明显减退,甚至几乎无效,这种现象,就称病虫产生了抗药性。抗药性的产生,迫使菜农不得不增加药量和用药次数,这样又恰好形成了一种恶性升级现象。1、有害生物方面。当受到一定剂量农药作用后,有的死亡,其中不敏感的个体就存活下来,并繁殖后代,这样的后代抗药...

    2063 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病虫害图片
  • 玉米田化学除草“双增一混”效果好
    玉米田化学除草“双增一混”效果好

    近几年,玉米田除草剂应用的效果不太理想。实践证明“双增一混”的方法,效果显著。   “双增”即增加用水量(每亩药液量2~3喷雾器)、增加用药量30%~50%(以此来抵消田间覆盖物对除草剂的截留及其蒸发、散失)。“一混”是为了提高防除效果,又避免除草剂过量可能对玉米或下茬小麦产生药害,采用两种不同品牌...

    1684 农药使用说明 病虫害防治
  • 防治叶菜类病虫害怎样使用农药
    防治叶菜类病虫害怎样使用农药

    化学防治就是利用化学农药进行病虫草害防治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有其优点,即化学农药可大规模地生产,大面积推广应用,防治范围广、收效快,已成为农业生产中防治病虫草害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但是,化学防治又有缺点,即长期单纯的使用化学农药,产生了不少副作用。例如害虫、病菌产生了抗药性,结果防治效果越来越差;在...

    1181 农药使用技术 病虫害图片
  • 桂花种植的病害防治
    桂花种植的病害防治

    桂花是一种集绿化、美化、香化于一身,观赏和实用兼备的优良园林树种,同时也是中国传统的常绿芳香植物,在很多地区广泛种植。但近年来,桂花病虫害危害上升,致使观赏价值下降。现将其主要病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经验简介如下。炭疽病 在高温多湿的环境条件下易发生,发病初期,茎、叶上产生近圆形紫褐色病斑,并在其上生有...

    1732 桂花 农作物种植技术 桂花栽培技术
  • 一品红的病害及防治方法
    一品红的病害及防治方法

    一品红病害主要有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及原生质病害四大类。一、真菌性病害病原为真菌,通过伤口、天然孔口如气孔或表面接触侵染致病。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一)根茎腐病:主要由以下几种真菌侵染而引起:1.丝核菌引起的根茎腐病 ①症状与介质表面接触的茎部最易被浸染,尤其是茎部受伤或介 质表面有肥料盐分等...

    1231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技术大全
  • 科学施肥防治西瓜重茬地病害
    科学施肥防治西瓜重茬地病害

    西瓜重茬地发生西瓜枯萎病和炭疽病较普遍,尤其是在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氮肥施用过多、通风不良的重茬地块发病严重。而目前一些瓜农施肥盲目性较大,瓜农存在“粪大水勤,不用问人”的错误认识和重施氮肥、磷肥,忽视钾肥、无视微肥的思想。由于钾肥和某些微量元素的不足而导致西瓜对氮、磷元素的...

    634 农作物种植管理 农业种植教程
  • 蘑菇白腐病的防治
    蘑菇白腐病的防治

    一、发病症状:被害蘑菇最初在菌盖及菌柄的表面发生褐色瘤肿,后逐渐增多,并在病菇表面形成一层白色霉。受害严重的蘑菇开始长出就呈畸形,成为一个不定形的白色团块。有些病菇的菌柄极粗,菌盖畸形,最后病菇皱缩、软化,病部常有褐色的粘液流出,具恶臭。二、防治方法:1、及时铲除病菇,将病菇及10厘米深处的培养料一...

    1993 农药使用禁忌 农药
  • 春季油菜菌核病防治方法
    春季油菜菌核病防治方法

    春季是油菜菌核病的盛发期,尤以春雨多的年份易流行,更要精心治好该病。根据经验,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清沟排渍春季雨水增多,油菜田易遭受渍害,轻则影响油菜根系的呼吸作用与吸收能力,重则造成油菜烂根烂茎,影响产量,且因田间湿度大,易发病流行,要及早清沟降渍。二、中耕松土在油菜现蕾至开花期中耕培可切断菌...

    1494 病虫害原因 农药使用技术
  • 唐菖蒲的红斑病
    唐菖蒲的红斑病

    症状:发病初期,感病叶片上产生半透明斑点,病斑圆形,淡黄色,中央红褐色。发病后期,病斑可相互连接成不规则形大斑,斑块上仍保留着许多红斑。潮湿条件下,引起叶枯和地上部死亡。病原:病原为匍柄霉菌(Stemphyliumsp.),隶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真菌。发病规律:病原菌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中越冬,...

    1400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管理
  • 怎样使苏铁新叶长得短?
    怎样使苏铁新叶长得短?

    苏铁又名铁树,每年春末夏初或秋季抽出一轮新叶,若此期间缺乏充足的光照或盆土含水量过高,则新叶长得又瘦又长,观赏价值大打折扣。要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控制水分 春末夏初,从苏铁顶端毛茸新叶即将萌发至新叶抽出期间,应保持盆土偏干,同时停止施肥,等新叶基本停止生长再进行正常水肥管理。...

    2789 农药使用禁忌 农药使用技术
  • 芝麻病害发生的特点及防治
    芝麻病害发生的特点及防治

    一、主要病害发生特点。芝麻主要病害有芝麻茎点枯病、芝麻枯萎病、芝麻青枯病、芝麻疫病等。1、芝麻茎点枯病。芝麻茎点枯病又称芝麻茎枯病、芝麻黑根疯等。主要为害芝麻茎杆、根部及幼苗。苗期发病,病苗地上部萎蔫枯死,根部变褐死亡。茎部受害后,病茎初呈黄褐色水渍状斑点,并迅速发展,变成环绕状斑点,至晚期病斑呈黑...

    910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知识
  • 如何减少农药的喷施量
    如何减少农药的喷施量

    为提高果品产量和品质,减少农药的喷施次数,增强树体生长年限,可在低毒农药中混入新高脂膜增强药效,隔离病虫害。同时在病虫害防治上主要掌握好以下几个关键时期。一是芽明显膨大期,即光杆药。此期喷施高浓度的杀菌剂、杀虫剂,,树上、树下都要喷透。主要防治多种越冬病菌和害虫。二是花现蕾期喷较高浓度的杀菌剂加杀虫...

    1277 农药使用技巧 种植病虫害原因
  • 水稻病虫严峻发生
    水稻病虫严峻发生

    截至8月9日,水稻病虫全国累计发生6.9亿亩,比上周增加9.8%,同比增加13.5%。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累计发生面积分别为2.2亿亩次、1.3亿亩次,分别较上年同期增加51.4%、16.4%。稻飞虱在西南大部、江南西部、长江中游稻区偏重至大发生,发生程度明显重于上年。本周广西、西南大部、江南和长江中...

    1784 植物病害与病因 农药英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