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牡蛎 |
---|---|
门类 | 中药材·《神农本草经读》·上品 |
中文名 | 牡蛎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陈修园·清(公元1644-1911年)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牡蛎·《神农本草经读》·陈修园 |
更多 | 《神农本草经读》清(公元1644-1911年) 陈修园 著 |
气味咸、平、微寒,无毒。主伤寒寒热,温疟洒洒,惊恚怒气,除拘缓,鼠,女子带下赤白,久服强骨节,杀邪鬼,延年。(按∶补阴则生捣用,若过则成灰,不能补阴矣。方书注云∶用者皆取粉,外治之法。荒经者误收,遂相沿不改矣。)陈修园曰∶牡蛎气平者,金气也,入手太阴肺经;微寒者,寒水之气也,入膀胱经;味咸者,真水之味也,入足少阴肾经。此物得金水之性。凡病起于太阳,皆名曰伤寒;传入少阳之经,则为寒热往来;其主之者,借其得秋金之气,以平木火之游行也。温疟者,但热不寒之疟疾,为阳明经之热病;洒洒者,即阳明白虎证中背微寒恶寒之义,火欲发而不能径达也;主以牡蛎者,取其得金之气,以解炎暑之苛;白虎汤命名,亦同此意也。惊恚怒气,其主在心,其发在肝;牡蛎气平,得金之用以制木。味咸,得水之用以济火也。拘者筋急,缓者筋缓为肝之病。鼠即瘰之别名,为三焦胆经火郁之病,牡蛎之平以制风,寒以胜火,咸以坚,所以咸主之。止带下赤白与强骨节二句,其义互见于龟板注中,不赘。杀鬼邪者,补肺而申其清肃之威。能延年者,补肾而得其益精之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