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茱苓草 |
---|---|
门类 | 中药材·《中药大辞典》 |
中文名 | 茱苓草 |
拉丁名 | Zhū Línɡ Cǎo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摘录:《中药大辞典》;出处 《陕西中草药》 |
更多 | 为龙胆科植物秦岭龙胆的全草。夏、秋花期采收。 |
《中药大辞典》:茱苓草
拼音注音
Zhū Línɡ Cǎo
出处
《陕西中草药》
来源
为龙胆科植物秦岭龙胆的全草。夏、秋花期采收。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厘米左右。茎直立,细瘦,圆柱形,黄绿色。单叶对生,4~5对,疏生茎上;叶片线状披针形,长约3厘米,宽约3毫米,先端钝尖,基部略狭而抱茎,叶面绿色,主脉明显。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常2~3花,稀单生;花萼基部连成筒状,先端5浅裂,裂片披针形,略反曲;花冠黄色,杂有绿色小点,钟状折叠,先端5齿裂,裂片间只1浅齿副裂片;雄蕊5;子房上位。蒴果卵形,开裂为2果瓣。种子细小,多数,浅棕色,密生毛茸。花期夏季。
性味
苦,平。
功能主治
调经活血,清热明目,利小便。治月经不调,痛经,头晕失眠,小便不利,淋症,崩漏,白带,痢疾,腹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或研末。
复方
①治痢疾,腹痛,小便不利:茱苓草、红石耳各二钱,朱砂七三钱,太羌活一钱。将药煎好,加香油一两及红白糖少许,稍凉后冲服太白米五至六分。
②治月经不调,痛经:茱苓草二两。研末。每次二钱,每日二次,黄酒冲服。
摘录
《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