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诃梨勒 |
---|---|
门类 | 中药材·《雷公炮制药性解》·木部 |
中文名 | 诃梨勒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明·李士材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诃梨勒·《雷公炮制药性解》·李士材 |
更多 | 本书共分六卷,收载了335种常用中药的性味、归经、有毒无毒、功效主治、使反畏恶、使用宜忌,真伪辨别及炮制方法等内容。 |
味苦酸涩,性温无毒,入肺肝脾肾大肠五经。主冷气心腹胀满,久泻痢,霍乱喘急,肠风泻血。崩中带下,奔豚肾气,开胃消食,生津止渴,治嗽开音,酒浸蒸熟用。未熟时风飘坠者,谓之随风子。肺因火伤,郁退胀满,痰嗽咽喉不利者,含三四枚殊胜。
按∶诃梨勒,酸以泻肝收肺,苦以坚肾泻脾,涩以浓大肠,五经之入所由来也。终是酸涩之剂,久泻痢者宜之,若积初而用之,与丹溪痢无止法意相左矣!《衍义》曰∶气虚人亦宜缓缓煨熟少服,虽能涩肠,又能泄气故也。丹溪云∶诃梨勒纹只有六路,或多或少,此是毗梨勒、罨梨勒、榔精勒、杂路勒,并不宜用。
雷公云∶凡使勿用毗梨勒,罨梨勒,榔精勒、杂路勒。若诃梨,纹只是六路,或多或少,并是杂路勒,毗路勒,个个毗杂,路皆圆露。又或八路至十三路,号曰榔精勒,多涩,不入用。凡修事先于酒内浸,后蒸一伏时,以刀削路,细锉,路干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