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酱油 |
---|---|
门类 | 中药材·《本草纲目拾遗》·卷八 诸谷部 |
中文名 | 酱油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赵学敏·清(公元1765年)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酱油·《本草纲目拾遗》·赵学敏 |
更多 | 《玉楸药解》清 黄元御 著 |
糟油
以面豆拌罨成黄,盐水渍成之。伏造者味浓,秋油则味薄,陈久者入药良。
味咸性冷,杀一切鱼肉菜蔬蕈毒,涂汤火伤,多食发嗽作渴。
解食作胀,以陈年酱油饮少许,即消。
中轻粉毒,以三年陈酱油化水频漱之(集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