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石硫黄 |
---|---|
门类 | 中药材·《本草备要》·金石水土部 |
中文名 | 石硫黄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汪昂(讱庵)·清(公元 1694 年)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石硫黄·《本草备要》·汪昂 |
更多 | (公元 1694 年)清.汪昂(讱庵)着。四卷。 选择临床常用药 460 种,以药性病情互相阐发,论述扼要。 |
燥,补阳,杀虫
味酸有毒。大热纯阳(硫黄阳精极热,与大黄极寒,并号将军),补命门真火不足。性虽热而疏利大肠,与燥涩者不同(热药多秘,惟硫黄暖而能通;寒药多泄,惟黄连肥汤而止泻),若阳气暴绝,阳毒伤寒,久患寒泻,脾胃虚寒,命欲垂尽者用之,亦救危妙药也。治寒痹冷癖,足寒无力,老人虚秘(《局方》用半硫丸),妇人阴蚀,小儿慢惊。暖精壮阳,杀虫疗疮,辟鬼魅,化五金,能干汞(王好古曰∶太白丹、来复丹皆用硫黄佐以硝石∶至阳佐以至阳,与仲景白通汤佐以人尿、猪胆汁意同。所以治内伤生冷,外冒暑湿、霍乱诸病。能除扦格之寒,兼有伏阳,不得不尔。如无伏阳,只是阴虚,更不必以阴药佐之。《夷坚志》云∶唐与正亦知医,能以意治病。吴巡检病不得溲,卧则微通,立则不能涓滴,遍用通药不效。唐问其平日自制黑锡丹常服,因悟曰∶此必结砂时,硫飞去,铅不死,铅砂入膀胱,卧则偏重犹可溲,立则正塞水道故不通。取金液丹三百粒,分十服,瞿麦汤下,铅得硫则化,水道遂通。家母舅童时亦病溺涩,服通淋药罔效,老医黄五聚视之曰∶此乃外皮窍小,故溺时艰难,非淋症也。以牛骨作楔,塞于皮端,窍渐展开,勿药而愈。使重服通利药,得不更变他证乎?乃知医理非一端也。硫能化铅为水,修炼家尊之为金液丹)。番舶者良(难得)。
取色黄坚如石者,以莱菔剜空,入硫合定,糠火煨熟,去其臭气,以紫背浮萍煮过,消其火毒,以皂荚汤淘其黑浆。一法绢袋盛,酒煮三日夜。一法入猪大肠烂煮三时用。畏细辛、诸血、醋。
土硫黄辛热、腥臭,只可入疮药,不可服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