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猪苓 |
---|---|
门类 | 中药材·《神农本草经赞》·卷二中经 |
中文名 | 猪苓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叶志诜·清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猪苓·《神农本草经赞》·叶志诜 |
更多 | 《神农本草经赞》,三卷。清代叶志诜撰,刊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本书系取孙星衍所辑《神农本草经》原文,再加赞、注而成。每药编为四言四韵,共八句。赞语古奥,又自引诗赋本草释其出典。赞、注内容涉及药物释名、性味、效用等。书末附《月令七十二候 |
味甘平。主疟。解毒蛊蛀不祥。利水道。久服轻身耐老。一名猪屎。生山谷。
气感木余。枫根采掇。采苞零。琼腴囊括。圆比竹丸。拳如松拨。升降咸宜。涤烦疗渴。
李时珍曰。亦是木之余气所结。他木皆有。枫树为多。其块零落而下。陶弘景曰。其皮黑色肉白。而实者佳。陆龟蒙诗。更赋锦苞零。易。括囊无咎。李时珍曰。雷丸竹之余气所结。一曰竹苓。群芳谱。古松枯槎不复上生者。谓之茯苓。拨有大如拳者。李时珍曰。猪苓淡渗。升而能降。国史补。涤烦疗渴。所谓茶也。